<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正考慮關閉某些城市中心展廳?特斯拉:謠言

    現實的復雜,很難有一刀切的答案。

    9月15日,據外媒報道,特斯拉正考慮關閉中國某些城市中心的展廳,里面提及了北京。4天后,這家外媒重新刊發了一篇報道,里面提及了官方回應:特斯拉稱在中國的銷售終端拓展工作正常進行。

    就這一消息,汽車商業評論也與特斯拉官方進行了核實,對方稱:沒有(撤店),是謠言,(這類消息)過一段時間就有一批。

    關于城市展廳是否可持續一直是業內尤其是渠道端的熱議話題。有些業內人士甚至預測“因為成本太高,城市展廳將在兩年內消失。”也有人不這么看,認為城市展廳“還會存在較長的時間,因為那是品牌宣傳的觸點,有些初創公司需要這個窗口。”

    城市展廳的運作主體目前主要有兩類,一種是由車企直接投資;另一類是由經銷商集團投資,整車廠給予相應的補貼,比如在租金以及人員薪資上進行補貼。

    新勢力傾向于自己建城市展廳,但也有少數品牌選擇同時與經銷商合作。而傳統車企,基于自己既有龐大的經銷商網絡,他們大部分還是選擇讓經銷商建展廳自己補貼的模式。

    目前,各企業都在這幾種方式中探索,至于哪一種更有效,尚未見分曉。

    近期,汽車商業評論走訪了數家經銷商、特斯拉門店、各品牌的城市展廳以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除了特斯拉之外,大部分傳統經銷店的受訪對象都認為城市展廳的銷售轉化率比4S經銷店要低,對銷售線索的積累不如4S店精準度高。“很多人還是習慣去4S店買車,在商超店買,他們有點不放心。”上汽大眾ID店的一位負責人說。

    而中國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說:“企業和市場的發展階段不同,車企選擇的策略也會不一樣。城市展廳是很好的品牌宣傳點,對于還沒有知名度的廠家來說,是很好的觸點。特斯拉最早選擇城市展廳,就是要打開知名度。如果還像以前一樣,把店建在偏僻的地方,知名度很難建立起來。如果特斯拉真的撤出商場,并不能說城市展廳就失效了,只能說這些觸點對特斯拉新增客戶幫助不大,但仍會有其他新品牌進入商場,進行宣傳和傳播,所以這種形式不會這么快就沒了。”

    銷售終端VS品牌宣傳

    如果要衡量城市展廳是否有效,得先看車企如何定位城市展廳。

    如果廠家把城市展廳看作是賣車的渠道,并施加銷量壓力的話,短期內,這注定是一個無法回收成本的投資。

    “傳統4S店規劃時,投資回收期一般是按5年計算,建店5年才能收回,也有快的可能3年左右回收。”某一家經銷商負責人說。

    城市展廳目前的成本主要是租金和人員。

    以北京藍色港灣某品牌的展廳店來舉例,這家店位置相對較好,面積400平米左右,年租金在400萬元上下,店內有12位工作人員,按月平均薪水8000元計算,每年的人員支出大概在120萬元左右,其中不包括稅收保險公積金等支出。另外,加上用電、折舊、相關設備、經營費用等一系列的成本,這家店的每年總運營成本在700萬元-800萬元之間。

    相比之下,這家店的月銷量大部分時候低于50輛,新能源車的利潤空間并不大。對于展廳來說,如果銷量一直得不到提升,展廳店就一直虧損下去。

    4S店的建店成本總體雖然比城市展廳高,但兩者的性質不同,4S店面積大,功能除了車輛展示外,還包括了維修保養、配件庫存等功能。

    “我北京的一家4S店,面積2000平米左右,年租金也不過500萬元,和藍色港灣差不了太多,加上人力、設備、經營費用、折舊等成本,一年下來大概1800萬元左右,這里面主要是人員成本高,占的比例很高。”這位藍色港灣某品牌城市展廳的負責人說。

    4S店的營收模式不僅僅依賴新車銷售,還包括了維修保養以及其他渠道的費用,另外,還有年底的廠家返點。而城市展廳,目前的收入來源僅僅是新車銷售。

    但換個角度,如果把城市展廳定位成品牌宣傳的觸點,就像是車企在機場投放的一個廣告牌、某平臺播放的電視廣告,把展廳的支出看作是品牌推廣費,目的是增加品牌知名度、增加與用戶的互動與體驗頻率,這樣分攤成本的話,就不存在虧損的概念。

    很多車企正在以這種角度來定位自己的城市展廳。知名度還沒起來的品牌,對城市展廳的要求,更多是增強客戶的體驗,傳播品牌美譽度,而不是以銷售為導向。

    即便特斯拉關閉展廳,也合理

    城市展廳并不是起源于特斯拉,在國內2010年前后甚至更早,傳統品牌尤其是高端豪華品牌在城市中心都有過自己的城市展廳,但與今天不同之處是,當時大部分都是商圈或寫字樓的底商。業內很多人當年形容這種展廳叫“2S店”,指展示和銷售功能。

    后來,這些品牌有了一定的客戶量以及知名度后,城市展廳的存在就變成了雞肋,之后慢慢減少,直到特斯拉進駐了商場內部,蔚小理跟進這一模式,城市展廳又被重新激活。

    “特斯拉如果真的要停掉城市展廳也可以理解。他們現在的知名度已經不再需要城市展廳來繼續推廣了,展廳更多可以用來賣車,但如果商超成本太高的話,他們也不需要依賴展廳了。”一位業內人士說。

    事實上,特斯拉在2020年疫情期間,就開始在北京和天津兩地,陸續接盤經營不下去的4S店。“這些店主也愿意租給特斯拉,至少他們覺得特斯拉營收穩定,不會干了一兩天就倒的那種,而且也給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大概是從那一年開始,部分媒體開始報道特斯拉的展廳直營模式回歸到4S店模式了。

    “這完全與特斯拉的發展階段有關。早期的推廣階段,特斯拉沒有硬廣,只有城市展廳和馬斯克這塊招牌。當時城市展廳能直接觸達消費者以及為他們提供體驗式服務,但特斯拉現在已經過了這個階段。”這位業內人士說。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有了一定的保有量后,開始在城市的某一個區域接手傳統4S店,這些店的租金據說比展廳的租金還低,前店后場,可以更好的服務用戶,因為之前,他們的服務很多都是外包的。

    展廳之困

    城市展廳目前面臨的困境是投入產出比,即投入大,可量化的收益小,但背后的本質是激烈競爭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沒有一家車企能長期承受上億元的虧損,即便是那些把展廳當作品牌宣傳費用的車企。

    蔚小理三家目前面臨著急速增量的挑戰,一年多來,即便蔚來和小鵬有新車型推出,他們的銷量始終徘徊在1萬輛左右。蔚來的ET5、小鵬剛上市的G9以及很快要上市的理想L8,都是試圖沖量的爆款。而蔚小理之間,本身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

    對銷量的追求,這種壓力已經傳遞給了城市展廳的店端。也就是說,這些展廳,尤其是已經算新勢力中老大哥的幾個品牌,他們的首要目標是賣車,而不再僅僅是追求客戶體驗以及相關服務了。這樣的壓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將會回到原來4S店所面臨的困境,就是降價以及店與店之間的價格戰。這與當初建立城市展廳、與客戶直聯、統一售價、提升客戶體驗的初心似乎有所相悖。

    而實際上,降價與價格戰已經出現在造車新勢力中。

    城市展廳只是品牌的一個終端觸點,它能不能長久的存在,這完全要看車企的發展階段以及如何定位這個終端。如果最后變成一個單純的銷售渠道,那每家企業將會有自己量化的評估標準來決定是否撤除這一終端。【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汽車商業評論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特斯拉變相降價8000元? 特斯拉門店銷售人員:臨時做的一個活動
    美媒:馬斯克或后悔選德國建特斯拉歐洲首座工廠
    正考慮關閉某些城市中心展廳?特斯拉:謠言
    競爭對手忙著發新車,而特斯拉正全力提高產能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