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財報季,并沒有影響馬斯克在外度假的好心情。冷白皮大肚腩輕松登上娛樂版頭條,而特斯拉這個Q2卻不“肥美”。
特斯拉的賺錢能力在業內依然是佼佼者,但和過往的自己相比,退步也顯而易見。危險的信號是,交付量、毛利率等多項數據指標下滑。
神話不再,投資者慢慢適應了“中規中矩”的財報。在過去的三年中,特斯拉股價暴漲。但進入2022年,增長神話卻慢慢暗淡。
芯片、電池、上海工廠受到疫情沖擊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特斯拉上半年不僅未能完成交付量同比增長50%的目標,還丟掉了全球電動車銷冠寶座。
無論是得州還是柏林的新廠,都還沒有到達給力的時候。如果這些新工廠能夠一邊解決產能完成交付,同時也就解決了毛利率抬升問題,才能成為特斯拉真正的生產力。
聰明的馬斯克自然比誰都清楚,增量指望不上的形勢下,只能動刀存量。為了對沖眼下這些棘手的問題,特斯拉只能想盡辦法輕裝上陣。
銷售研發省省省,股權激勵越發保守,相關部門“減減肥”。裁員的重災區,指向了燒錢嚴重,且一時無法產生實際經濟效益的自動駕駛。
在大規模裁員消息傳出后,特斯拉的經營難題也從幕后走到了臺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過去幾年類似的情景。那時候特斯拉艱難爬坡涉險,但裁員比例未及10%。
沒有了神話,現實比想象中殘酷。6月的裁員發生后,有人將此形容為業績爆發期之后第一次猛踩剎車。
一年前,不斷降價的特斯拉一直攪動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行業格局。特斯拉國產Model3恰好填補了市場空白,還是它的到來釋放了鯰魚效應。
這條來自海外的“魚”,成長于不同的市場環境,基因不同,有獨特的品牌和產品優勢。這讓中國的消費者興奮,卻讓中國企業感到緊張,他們擔心特斯拉來的太快,而自己還沒準備好。
如今,無論是中國市場的表現,還是中國工廠的表現,也反作用于特斯拉業績的起起伏伏。
特斯拉的光環慢慢散去,追隨特斯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新能源車初創企業雖各有所困,但也更有所長。
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都在銷量上創下歷史新高。蔚來市值甚至一度超過了美國通用汽車。而這一切,就在特斯拉剛來的時候都還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即便蔚來、小鵬和理想同樣受到供應鏈的困擾,仍有比亞迪一路向上,特斯拉的對手越來越強了。曾經特斯拉的故事沒有人不動心,隨后一股“造車”熱潮襲來。再反觀特斯拉自己,在告別增長神話之后,或許真的需要換個活法。【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北京商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