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業績失速股價回落 泡泡瑪特拆開了自己的“潮玩茅”盲盒

    截至7月19日收盤,泡泡瑪特股價繼續下跌至22.25港元,創上市以來新低。進入7月,泡泡瑪特股價下跌明顯,短短十多個交易日即已腰斬;拉長時間看,其股價自去年2月創下106元高點后,至今已跌去八成,市值從1500億港元跌至300億港元。

    7月15日,泡泡瑪特發布的中報業績預警,上半年預期收入增速下滑至30%,凈利潤同比負增長接近35%,為其首次負增長。17日,泡泡瑪特召開業績交流會,將利潤下滑歸于疫情影響。

    在拆開自己的商業盲盒后,市場并未看到預期中的“潮玩茅”邏輯兌現,取而代之的或是一個以普通玩具為載體、以“輕賭博”式消費為賣點的“類游戲”業務。

    銷售不振 成本上升

    針對上半年收入增長未達預期,泡泡瑪特給出的解釋是:疫情反復致線下門店關停、物流受限。

    這確是事實,但或只是部分。泡泡瑪特中報業績交流紀要顯示,4至5月疫情嚴重,各渠道確實銷售承壓;但6月疫情已大幅緩解,泡泡瑪特的銷量卻仍是負增長;至7月部分渠道降幅才有收窄。更直接的原因,或在于消費端:泡泡瑪特盲盒在年輕人心中已經“不香了”。

    在小紅書上,“泡泡瑪特退坑”的筆記已經突破10000篇;在二手市場上,一度被瘋炒至15000元的高端產品MEGA,價格已經腰斬,而普通產品在閑魚兩折價就能包郵帶走。

    在泡泡瑪特線上銷售平臺的回復中,有消費者感慨:“紅的IP就那么幾個,現在誰還買這些東西?”

    一面是渠道不暢、銷售下滑,一面則是成本剛性增長。據業績交流會披露,泡泡瑪特上半年采購成本上升、模具成本增加,同時包括品牌推廣、廣告宣傳、物流倉儲、甚至人力資源等費用也在增長。這導致了公司上半年利潤下滑。

    泡泡瑪特作為內地潮玩文化開拓者和潮玩行業領先企業,于2010年11月成立,2020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發展成為內地規模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2018年和2019年,泡泡瑪特的增長極為迅猛——營收增速均達到了200%以上。2019年至2021年,公司增速略有放緩但仍亮麗,分別實現營收為16.83億元、25.13億元、44.91億元,增長約227.19%、49.31%、78.66%;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1億元、5.24億元、8.54億元,增長353.29%、16.05%、63.20%。

    為應對業績下滑,泡泡瑪特開始“出國”。

    今年7月初,泡泡瑪特在韓國首爾開設首家國外旗艦店,7月16日,日本的首店又落地東京澀谷。今年以來,泡泡瑪特歐洲首店、大洋洲首店、美國快閃店相繼開業。據管理層在17日交流會上透露,目前泡泡瑪特國外已開業門店有26家,其中12家是固定的長期門店,14家是租期為一年左右的快閃店。

    根據紀要,預計到今年年底,泡泡瑪特國外門店將開到42家。

    “潮玩茅”本質是玩具

    對于投資者而言,最想一問的是:影響泡泡瑪特的不利因素會消除嗎?“潮玩茅”還能回來嗎?

    研究機構給出了悲觀的看法,暗合其股價的瀑布式下跌。

    高盛發布研究報告,將泡泡瑪特2022年至2024年凈利潤預測下調24%至37%,以反映其收入和利潤波動的可見性較低。公司表現不佳是由于激烈競爭和擴張投資導致毛利率的不確定性,利潤率狀況波動超過預期。

    券商的措辭是含蓄的。在記者采訪的多位消費品投資人士看來,疫情帶給泡泡瑪特最大的影響,是證偽其“潮玩茅”的商業邏輯。如天圖資本一位長期跟蹤潮玩的投資經理表示,資本市場不看好泡泡瑪特,更多是對其商業模式與產品本質存在疑惑,過去泡泡瑪特顯然被大幅高估了價值。

    拋開模式,本質上泡泡瑪特做的依然是傳統玩具生意。只要是玩具,縱觀全球市場,若要帶來面向用戶的需求剛性與面向供應商的成本議價力,IP及IP運營能力是最核心競爭力。

    基于此,在2019年泡泡瑪特CEO王寧的規劃中,他也提及:再過5年,泡泡瑪特會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

    但現實是,拆解泡泡瑪特的主要產品會發現,目前的8個系列中,僅小甜豆、小野兩個IP出自內部設計,其他均為與口碑藝術家的合作,主導權并不在企業。且僅有的兩個內部設計IP,收入占比只有4%。同時,泡泡瑪特頭部老IP Molly和Pocky營收增速明顯下滑,占總體營收比也逐漸降低。

    此外,更多持有IP的企業開始進入潮玩市場,加劇競爭。2020年至今,內地潮玩新增企業多達572家,融資事件11起,總披露金額超11.5億元。

    玩具版“抽卡游戲”不可持續

    點石成金的“盲盒”模式,未來能否繼續俘獲用戶?

    “本質上,盲盒就是輕賭博,用不確定性的激勵機制令用戶分泌多巴胺,刺激持續購買。”一家游戲公司負責人向記者分析,“這種模式在網絡游戲很常見,就是抽卡。”

    游戲的抽卡已有諸多監管,盲盒的監管才剛起步。2022年初,泡泡瑪特和肯德基聯名推出6個普通款和1個隱藏款盲盒,引發消費者搶購,但隨后陷入浪費糧食輿論質疑中,被中消協點名,泡泡瑪特也在被點名后全部暫停定制盲盒業務。有關部門也加強了對盲盒銷售的監管。1月14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劃出盲盒經營紅線,并提出單個盲盒售價一般不超200元、禁止向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盲盒等建議。

    同時,監管部門還就盲盒經營者建立保底機制,通過設定抽取金額上限和次數上限,避免二手市場過度炒作,并在盲盒銷售不能開展饑餓營銷或誘導炒作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以此來看,泡泡瑪特的長期盈利前景將愈發不確定。【責任編輯/安寧】

    來源:上海證券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觀點】盲盒模式陷入窘境,泡泡瑪特應加速轉型
    泡泡瑪特7天市值蒸發210億港元!國內賣不動,出海前途未卜
    業績失速股價回落 泡泡瑪特拆開了自己的“潮玩茅”盲盒
    縮水1160億,泡泡瑪特怎么續命?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