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估值3億的社群是這樣形成的:和女人建立超越交易的關系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擁有共同價值觀和愛好的人聚集起來就是一個社群,現在專門準對社群的垂直細分電商市場很多,做得成功的也不在少數,之所以能夠玩兒轉社群電商,還是要了解用戶心理,“只要把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本身自然而然就會有化學反應。”

    一個估值3億的社群是怎么樣的?

    “其實有時候,群里的討論的東西,我都不太敢看——因為尺度很大。” 成立不到一年,估值卻已從2000萬飆升至3億的瘋蜜FM創始人張桓笑言,“她們都是已經結婚的人,遇到的很多事情是有共通性的,因此說開了就百無禁忌。”

    如果我們從某個角度去細細琢磨這句笑話,或許可以看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社群形態的映射——你必須具備相應的密碼,否則你將對其一無所知。我們越來越趨向于一種小眾的圈層生態,在與自己的思維、習性、喜好契合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只要把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本身自然而然就會有化學反應。”因此,設置準入門檻,打造一個用戶畫像清晰的社群,在張桓看來是做好社群電商的前提。如今,張桓所創建的社群瘋蜜FM,已經聚集了20萬用戶,其中核心付費會員2000人,她們每一個都必須是資產過千萬的已婚美少婦。

    瘋蜜創始人張桓

    如何為這樣一群“有錢有閑有顏還很任性”的女人打造電商產品,并且大獲成功?張桓與我們分享了三個“要”點。

    你要解決的,是信任問題

    張桓將傳統電商和社群電商不同歸結為兩個字——信任。傳統電商就像是網絡版的百貨商店,東西擺在每一個柜臺里,用戶像逛街一樣買完就走。但是社群電商的用戶是停留在群里的,所以商品是可以在用戶參與的情況下不斷地改進、完善,不斷地去貼合用戶的需求。

    張桓和他的團隊曾經做過“法國女人不會老”的巴黎時裝周瘋蜜之旅,8天7夜的極致體驗只要5萬8千元,除了“時裝秀”“采購”等標配,還可以參加晚宴,更有一位法國攝影師隨行跟拍。這款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瘋搶。而在拍下訂單后,這些有錢任性的瘋蜜全部要求升級至商務艙,參觀香奈兒、愛馬仕、迪奧等奢侈品設計工坊和旗艦店。

    私人直升飛機體驗活動 

    如此一來,商品的基礎配置是超性價比,而用戶在消費過程中主動參與到商品最終成形的過程,一切均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將利潤分拆至手續辦理、購物退稅辦理等服務方面。

    除此之外,張桓還喜歡為用戶設置一些驚喜點,他的秘密武器是:絕對不要先告訴你的用戶。等她們支付后,發現原來還有明星同行、下午茶,這樣的驚喜會瞬間引爆她們的消費體驗,在之后的消費活動中就會突破懷疑、不信任的心理障礙,你一發起號召她們就會立刻支付,這就是基于信任的社群電商產品。

    你要考察的,是轉化率

    社群最明顯的特征屬性就是分享。張桓和他的團隊每天都蹲在群里看瘋蜜們聊天,通過社群里的“大數據”就會知道大家對什么感興趣,可以接受什么價位的產品等等信息,揣摩、發掘出用戶的深層需求。

    像瘋蜜的用戶,普通的理財產品無法吸引他們的興趣,房子、股市這一類金融產品又足夠多了,所以張桓團隊為瘋蜜們推出了一個特別產品。

    前不久,春節檔的熱門電影《葉問3》的制片方面向欲拿出10%的票房收益成立一個私募基金,計劃籌得2億以作宣傳費用。張桓注意到,如果將之打造為一款金融產品,那么不僅有10%的收益,還可以讓投資人享受到一些特殊福利:如與主演明星一起走紅毯、參加慶功晚宴等等,這就為該產品注入了娛樂化和社交化的基因,而不再是一個普通的金融產品。

    于是,張桓立即行動,組織瘋蜜們報名,最低從100萬起投。這個產品甫一公布,就有六七十位瘋蜜報名,三天內簽約打款最終成交的有十幾個, 3天賣了1400萬,轉化率達到20%。

    瘋蜜們的線下聚會

    所以,社群電商一定要注重轉化率。普通電商,即便在規模上做到業內第一第二,如京東的轉化率也不到1%,但是對于社群電商而言,如果你的轉化率低于10個點,就說明你們對社群群體的需求把握不準。

    你要把客戶當做大節點

    想做社群電商,你必須明白:用戶,不再是最終的用戶。每一個人都是入口,所以你要把他們當做節點去服務,從說辭、客服、性價比各個方面去促成分享。如果沒有裂變的機制,這個社群就肯定不行。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滴滴的打車紅包,瘋蜜也從產品設計上做過類似的成功案例。例如他們曾經做過一款面膜內測,當時制定如下三條“游戲規則”:

    1. 如果使用后,你覺得這款面膜不能PK掉之前使用過的所有面膜,就可以申請全額退款;

    2.如果使用后,你很想尖叫,你可以再申請3份2片裝的使用面膜,去邀請你的3個閨蜜來領;

    3.神秘禮物(驚喜點):收到面膜的時候,用戶會發現自己同時拿到一張券,可以在正式版上架后,免費獲得一份。

    這三個游戲規則,從用戶的消費欲望被激發的那一剎那起,就開始啟動被設置好的社群裂變機制。“用戶信任買家后下單購買,會獲得一張免費券的驚喜,使用后,只要覺得是真的好,就會推薦給自己的閨蜜,因為是免費的。你的閨蜜當然不覺得是做廣告,她還會感激你,同時還顯示出你的可以申請免費禮品的‘特權’,讓你覺得倍兒有面子”——這簡直就是在“逼”著用戶去分享。所以,不到72小時,這款內測面膜就賣了9000多盒,共500萬銷售額。

    瘋蜜們自己組織的旗袍趴

    在訪談的最后,張桓認為:當我們談起電商,想到的只有實物電商——這樣想象力太過平乏。其實,實物電商很難,京東到現在都還沒有盈利,因為在中國,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所以依靠價格差沒有未來。

    想要做社群電商,那么對于電商就必須更有想象力。社群打破了地域和行業的限制,讓傳統行業大量積累卻毫無生命力的會員制度得以被激活,能夠去開拓金融、服務等更多種類的電商領域。

    所以,歸根結底,張桓認為:“我們做的其實一直都是社群,而電商,只不過是商業變現的一部分。馬云和女人們做交易,而我要和女人們玩親‘蜜’。”因此在他看來,如何建立起一個活躍的社群,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入口——這才是一切起點和終點。【責任編輯/閆紅玉】

    此文章已獲得吳曉波頻道授權,推薦關注財經第一自媒體—吳曉波頻道。


    來源:吳曉波頻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估值3億的社群是這樣形成的:和女人建立超越交易的關系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