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我國每萬人5G基站數超過12個 網絡建設與應用場景雙管齊下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我國5G網絡規模化部署及應用場景開發取得良好進展。

    近日,工信部官網消息稱,截至2022年5月底,全國建成開通5G基站170萬個,平均每萬人5G基站數超過12個。5G應用覆蓋國民經濟40個大類,在全國200余家智慧礦山、1000余家智慧工廠、180余個智慧電網、89個港口、超過600個三甲醫院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加快5G應用規模化發展,更好賦能千行百業。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A股5G概念板塊已有47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2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其中34家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3家預計增幅超過100%。

    有分析人士表示,以5G作為基礎設施的眾多下游應用領域,如航空航天、汽車電子、醫療器械等,正處上升期,前景廣闊。

    5G建設速度將進一步提高

    截至2022年5月底,國內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縣城城區和92%的鄉鎮鎮區,5G流量占移動流量比重達到27.2%,較去年同期增長19.1個百分點。

    工信部高質量發展高層次咨詢專家項立剛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現在的5G基站數量已經占到了全世界的70%左右,遠遠領先其他國家,甚至超出了預期。預計到2022年底,我國5G基站會增加到200萬個左右。

    項立剛介紹,中國移動700兆的網絡年底基本可以做到覆蓋全國,之后會花1年到2年時間做更多的縱深覆蓋,屆時中國的5G網絡建設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

    淳石集團合伙人楊如意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5G網絡建設工作作為“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運營商集采也實現了量價齊升,因此,預計5G的滲透速度比4G還要快。

    目前,全國正掀起5G產業的建設熱潮。例如《北京市數字消費能級提升工作方案》提出,2022年,力爭實現全市5G基站新增6000個,千兆光網用戶新增10萬戶;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于6月份發布消息稱,將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加快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

    楊如意認為,目前我國5G建設正處于加速期,預計未來5G基站建設會繼續提速。“雖然5G網絡建設在持續推進,但也要注意產業鏈和供應鏈所面臨的全球市場風險。目前相關商業模式尚不夠成熟,半導體芯片和關鍵電子元器件等方面還存在‘卡脖子’問題,要時刻關注國際市場變化,政策的支持要持續跟上,鼓勵企業進行5G改造,解決企業在5G網絡建設方面的資金壓力。同時,不同企業的差異化導致對5G應用規模化推廣難,要加大5G產業生態持續協同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5G建設方面依然存在區域之間不均衡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

    “現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城區5G覆蓋率比較高,但是在大量的中西部地區、鄉鎮地區覆蓋率仍然不高。同時,5G的帶寬資費也有進一步優化空間。”王鵬說。

    5G助力各行各業提速發展

    隨著5G基站建設的推進,我國各行各業深入開展5G商用探索。

    受益5G技術速度快、高容量、低延遲的網絡特性,包括車聯網、工業物聯網、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能電網、智慧生活、VR/AR產業等領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很多傳統行業迎來了向更深層次數字化轉型的契機。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信息化和數字化領域專家袁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5G將以人為中心的通信擴展到了同時以人和物為中心的通信,為社會生活與生產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據袁帥介紹,例如在“5G+自動駕駛汽車”方面,數據傳輸速度達到新的量級,在5G技術的加持下,智能交通逐漸具備了進入大規模應用的前提;“5G+醫療”方面,利用5G底層的技術支持,將會進一步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跨地域就醫難等問題;“5G+工業互聯網”方面,5G大帶寬、高可靠低時延及大連接的特性,讓工業互聯網成為現實,助力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5G連接了人和萬物,甚至可以說4G改變生活,5G將改變社會。5G網絡的特性將給幾乎所有行業帶來一定程度的創新和顛覆,對汽車、大健康、金融快銷、文娛等行業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5G時代萬物互聯,不僅商品體驗智能化,沉浸式視覺技術也將廣泛應用,體驗經濟將會無處不在。”袁帥說。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雖然目前大多數行業的5G應用仍處于技術驗證和場景摸索階段,但也有部分行業已經較為成功地結合了5G技術,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同時,5G的應用正在各個行業慢慢試驗和推廣開來。

    例如中國移動與某制造企業聯合打造的基于5G的汽輪機缺陷檢測項目;中國移動與某家具制造企業打造的基于5G的生產線云化控制項目。

    對此,楊如意表示,智能制造、醫療、車聯網對于5G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的需求非常迫切。這些領域當前都迫切要求自身的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而5G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同時,它們也對5G提出了一些訴求,如網絡性能好、可靠性高、具備移動性和靈活性。

    5G概念企業“碩果累累”

    隨著5G建設推進,如今A股5G概念板塊上市公司已是碩果累累。

    智慧芽方面獨家提供的數據顯示,隨著我國5G產業持續高速發展,截至目前,A股5G概念板塊298家上市公司2022年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6項,2021年這一數字為11310項,略大于2020年的10580項,可以看出,相關上市公司正在創新上持續發力。

    盈利方面,上述298家上市公司當中,有47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2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從預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來看,有13家預計增幅超過100%,其中銘普光磁(16.500,0.57,3.58%)預計同比增長1001.56%至1316.3%,暫列第一;安潔科技(14.630,0.13,0.90%)和云海金屬(25.090,1.11,4.63%)分別暫列第二名和第三名。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收盤,5G概念板塊指數自4月27日隨大盤反彈以來,已累計上漲25.47%,超過了同期滬指的13.78%和深證成指的22.56%。【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證券日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我國每萬人5G基站數超過12個 網絡建設與應用場景雙管齊下
    【兩會】肖亞慶:5G基站有望突破200萬個 部署6G演進方向技術研究
    工信部:今年新建5G基建60萬個 到年底總數達到200萬個
    人民日報:我國5G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