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上半年經濟形勢媒體吹風會
金賢東: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媒體吹風會。回首剛剛過去的上半年經濟運行軌跡,前2個月我國經濟開局良好,3月下旬受疫情反彈和烏克蘭危機等超預期因素沖擊,經濟下行壓力陡然增大。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經濟要穩住、疫情要防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實施穩經濟大盤各項政策,取得了積極成效。5月下旬以來,我國經濟運行持續企穩回升,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近期,上半年及二季度經濟數據正在陸續發布,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我國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為積極回應媒體等方面對經濟形勢有關問題的關切,今天我們舉辦吹風會,解讀有關情況,回答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今天吹風會的主題包括3個方面:一是二季度及上半年宏觀經濟和重點地區經濟運行情況;二是保障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有關情況;三是價格形勢及走勢。圍繞這3個方面,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司長袁達先生、運行局局長李云卿先生、價格司司長萬勁松先生、產業司副司長霍福鵬先生、高技術司副司長趙志丹先生、經貿司副司長張國華先生,共同出席今天的吹風會,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歡迎媒體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代表的媒體。
新華社記者:
今年以來,疫情反復、外部環境超預期變化給中國經濟帶來較大沖擊影響,請問如何評價二季度以來的中國經濟形勢以及下一步走勢?各地區特別是重點省份經濟恢復發展態勢如何?
袁達: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顯現,國內疫情反彈、烏克蘭危機等超預期因素沖擊影響陡然增加,經濟運行在3月下旬到5月中旬出現波動。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力有效推進,重點區域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穩經濟政策效應逐步釋放,6月份經濟實現較快企穩回升。
從產業運行看,夏糧再獲豐收,工業、服務業明顯好轉。夏糧總產量2948億斤,增產29億斤。工業運行在經歷了4月份的短暫下降后,5月份重回正增長,6月份生產繼續加快,全國統調發電量同比增長4%,明顯快于上月;制造業PMI為50.2%,比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服務業經營好轉,6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3%,比上月回升7.2個百分點,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上升5.8個百分點至61%。
從市場需求看,投資、出口帶動作用明顯,居民消費持續回升。從投資先行指標看,前5個月新開工項目數同比增長26.1%,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23.3%。近期又新增政策性銀行信貸額度8000億元,創設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3000億元,項目建設保障力度加大,投資關鍵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外貿增速有所加快,6月份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比分別增長14.3%、22%、4.8%,增速比上月分別加快4.7個、6.7個、2個百分點。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消費穩步恢復,端午節期間市場消費明顯回暖,網絡零售較快增長,6月份全國電影票房比上月大幅增長1.7倍。
從重點地區看,積極變化不斷增多,經濟大盤保持穩定。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專項督查的12個省份,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2/3,目前看大多數省份保持正增長、增速有望快于全國,比如福建、山東、湖北、湖南等省份較好發揮支撐拉動作用。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好于全國整體水平,江西、重慶、貴州、甘肅、寧夏等省份經濟保持較快增勢。受疫情沖擊影響較大的省份經濟明顯好轉,上海、吉林等地區企業更是“鉚足了勁”,加速回補前期“缺口”,上海重點企業用電量是去年同期的1倍多。山西、陜西、內蒙古、新疆等省份,在采礦業及部分原材料行業生產較快增長等因素帶動下,經濟增速明顯高于全國水平。
從經濟走勢看,穩經濟各項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回升勢頭。面對內外部階段性、突發性因素沖擊,我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展現出了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這充分說明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宏觀政策效應進一步釋放,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回升、運行在合理區間。
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入夏以來全國持續升溫,各地也在加速復工達產,對電力等能源需求攀升。請問今年圍繞能源安全穩定供應采取了哪些措施?能源迎峰度夏保障情況如何?
李云卿:
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對于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至關重要。今年以來能源供需總體平穩,受重點行業用電增長、氣溫升高等因素影響,入夏以來全國日發電量快速攀升,7月13日全國調度發電量達到278.54億千瓦時,最高調度負荷達到12.22億千瓦,均創歷史新高,用能需求明顯回升。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各有關方面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綜合協調,強化調度平衡,狠抓措施落實,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
一是持續提升資源保障能力。組織各產煤省區在確保安全清潔高效利用的前提下積極挖掘增產潛力,有效釋放先進產能。1-5月,全國煤炭產量18.1億噸,同比增長10.4%,6月份以來保持較高產量水平。進一步提升發電能力,截至目前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4.4億千瓦,煤電非計劃停運和出力受阻規模降至多年來最低水平,燃氣發電頂峰出力明顯增加。油氣增儲上產成效顯著,1-5月全國原油產量8569萬噸,同比增長4.1%;天然氣產量92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8%。
二是多措并舉強化供需銜接。組織開展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和履約監管,確保電煤穩定供應和價格平穩。統籌做好運力安排,運輸平穩有序,上半年國鐵電煤運輸6.9億噸,同比增長9.1%。目前,統調電廠存煤1.7億噸,同比增加近6000萬噸,可用26天。逐企制定成品油增產保供方案,組織供氣企業和各地基本完成全年和供暖季合同簽訂,為持續穩定供應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優化電網調度,多發水電減少電煤消耗,保持核電安全滿發,促進風電、太陽能(8.590,0.06,0.70%)發電多發滿發、能用盡用。1-5月,全國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22.4%,遠高于近12年7.6%的平均增速。大力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目前第一批項目已開工超過9500萬千瓦。
四是加快推進能源儲備能力建設。加快推進儲煤設施建設,穩步提升存煤能力,保障高峰期用煤需求。加強油氣儲備能力建設,做好生產運行調度,保障成品油供應充足穩定、天然氣供需平穩,目前地下儲氣庫已完成全年注氣計劃進度的60%。大力推動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建設,鼓勵發展新型儲能設施。
通過綜合采取上述措施,能源保障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入夏以來能源供應總體平穩有序,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得到有效滿足。下一步,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持續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緊扣保供穩價目標,抓好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做好能源保供各項工作,確保迎峰度夏能源供應安全穩定,確保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中國日報記者:
上半年,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通脹居高不下,請問我國物價形勢如何?
萬勁松:
今年以來,國際能源、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通脹居高不下,最近幾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達到8%以上,創近40年或有紀錄以來新高,昨晚美國發布的6月份CPI漲幅更是高達9.1%,再創新高。而我國物價持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上半年CPI平均上漲1.7%,漲幅明顯低于其他主要經濟體,與國際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穩物價工作。今年以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加強糧食、煤炭等重要商品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以國內保供穩價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有力地保障了物價基本穩定。糧食等重要民生商品方面,全力穩定糧食生產,加強調控穩定生豬產能,強化蔬菜產銷銜接,千方百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烏克蘭危機以來,我國食品價格平均上漲1.4%左右,遠低于美歐國家7.5%—9.5%的漲幅。能源方面,我國持續加大煤炭增產增供力度,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通過穩煤價來穩電價、穩定用能成本,居民用電、用氣價格始終保持基本穩定。而美歐等主要經濟體居民用電、用氣價格大幅上漲,比如5月份歐元區電力價格同比上漲30%左右、燃氣價格同比漲幅高達50%左右。
總的看,上半年穩物價工作成績來之不易,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也反映出我國重要民生商品、重點大宗商品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成效顯著,保供穩價工作體系更加健全。
中國證券報記者:
請問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如何?我們知道,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長較快,是工業經濟運行的一個亮點,能否重點介紹一下汽車產業運行的有關情況?
霍福鵬:
感謝您對工業經濟的關注。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工業穩則經濟穩。今年以來,受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工業經濟平穩增長面臨新的挑戰。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委會同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努力保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一是著力加強政策供給。經國務院同意,我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聚焦解決企業普遍面臨的困難問題,推出18項政策措施。文件出臺后,我委會同有關部門圍繞財政稅費、金融信貸、保供穩價、投資外資外貿、用地用能和環境等方面,不斷細化實化政策舉措,加快推動政策落地見效。
二是指導地方抓好落實。指導各地加強組織領導,結合實際出臺實施方案,千方百計穩定大企業生產經營、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活力、穩定傳統產業外需市場,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市場信心、提振發展預期。目前,31個省份均已出臺振作工業經濟運行的綜合性政策文件。
三是推動企業復工達產。認真落實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針對部分區域、部分企業階段性停工停產的新問題新挑戰,加強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運行態勢的調度分析,著力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的堵點卡點,協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復工達產,努力保持疫情防控中制造業企業和工業園區生產經營秩序,盡量減少疫情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
在各地方、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工業穩增長系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據我們向重點地區初步了解,工業生產、投資、預期均趨于改善,工業經濟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為下半年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
特別是您剛才提到的汽車產業,產銷量在上半年也實現了較快恢復。6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49.9萬輛與250.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9.7%和34.4%,同比分別增長28.2%和23.8%。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銷分別為1211.7萬輛與1205.7萬輛。上半年累計出口121.8萬輛,同比增長47.1%。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上半年銷售260萬輛,同比增長120%,占新車銷售比例達到21.7%。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約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7%,汽車零售額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其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帶動社會就業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委會同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舉措,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增加限購指標、發放購車補貼等配套措施。我國汽車產業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全產業鏈優勢,汽車產業具有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基礎。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全年汽車銷量將有望超過2700萬輛,同比增長3%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創歷史新高。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抓好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統籌疫情防控和制造業企業生產,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擴大有效需求,強化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協調解決工業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問題,鞏固工業經濟恢復勢頭,努力保持工業基本盤穩定,為穩住經濟大盤提供堅實支撐。
澎湃新聞記者:
今年以來國際糧食市場大幅波動,我國能否有效應對外部沖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張國華:
感謝您的提問。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全面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水平,促進糧食市場平穩運行。
近年來,受疫情沖擊、異常天氣、主要發達經濟體寬松貨幣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國際糧價快速上漲、高位運行,今年又疊加烏克蘭危機、近期主要發達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等影響,全球糧食市場劇烈波動,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總體看,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較好,有能力、有底氣、有條件應對外部沖擊,端穩端牢“中國飯碗”。具體來看,一是糧食生產穩步發展。2021年糧食產量達到6.8億噸,比10年前增加了近1億噸,連續7年保持在6.5億噸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的高位。二是今年夏糧再獲豐收。而且小麥質量好于常年。夏糧收購總體呈現進度快、質量好、價格穩、市場活的特點,截至7月10日,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3433萬噸,同比增加160萬噸。三是國內糧食市場總體平穩。我們先看國際糧食市場,今年3月7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麥期貨收盤價漲到了475美元/噸,同比漲了一倍;7月12日又大幅回落至298美元/噸,比3月7日的高點下跌37%。玉米的情況也是類似的。與國際糧價“過山車”式的劇烈波動相比,國內糧食市場運行平穩,價格波動的幅度遠遠低于國際市場。四是糧食物流和應急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國糧食流通體系安全可靠,糧食倉儲設施總體達到世界較先進水平,應急供應網點布局逐步完善,應急響應能力進一步增強,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的實踐檢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相關部門統籌加強糧食安全保障,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謝謝!
東方衛視記者:
今年以來,內外部因素對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造成一定影響。請問當前保鏈穩鏈工作有什么成效?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形勢如何?
趙志丹:
今年以來,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和明顯增多的風險挑戰,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力疏通卡點堵點,著力提升產業韌性,著力暢通經濟循環,推動我國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總體安全穩定。
一是重點領域保持平穩運行。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重點行業穩健發展,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9.9%。有序有力推動大宗商品、關鍵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等保供穩價,有效防范了供給和價格過度波動可能對產業鏈供應鏈帶來的系統性沖擊。
二是關鍵環節支撐持續增強。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取得突破,多個領域實現從無到有、從不可用到好用的重大跨越。一批大國重器成為國家名片,頭部企業產品暢銷全球,中小企業加快專精特新發展。同時,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成為創新發展新高地、區域經濟新引擎、保鏈穩鏈新載體。
三是轉型升級勢能加快積聚。高技術產業、技術改造等成為投資新增長點。1—5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0.5%,制造業企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5.7%,分別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4.3、9.5個百分點。隨著投入效益逐步顯現,將為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四是國際競爭優勢持續提升。5月,工業出口大幅回升,規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1.1%。5G網絡設施和應用全球領先。顯示器件出貨面積全球占比超過50%,產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一。光伏組件產量全球占比超過3/4,累計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輸變電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技術水平國際先進。我國長板產業優勢不斷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位勢持續攀升。
今年3月份以來,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影響,部分地區出現人員流動受限、跨區域物流受阻、疏港運輸不暢等問題,對部分地區、重點領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造成一定沖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切實加強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統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進一步強化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監測體系建設,落實風險報告制度,強化風險預警處置;督導有關地方建設和啟用物資中轉站,著力暢通運輸通道保障生產物資通達;建立并動態調整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著力推動重點產業鏈和重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達產。經過各部門各地方和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實現總體穩定運行,成績來之不易,充分彰顯了我國的制度優勢、市場優勢、產業體系優勢。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加強統籌協調,會同有關方面繼續扎實推進保鏈穩鏈工作,持續補齊短板弱項,持續破除瓶頸制約,持續強化風險防范,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目前來看,下半年國際糧價仍可能高位運行,豬肉價格可能繼續上漲,請問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如何做好穩物價工作?
萬勁松:
今年下半年,受國際通脹高企、烏克蘭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物價運行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但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年3%左右的CPI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第一,做好下半年穩物價工作,我們有底氣。我國商品和服務市場供給能力總體充裕,煤炭優質產能持續釋放,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今年夏收小麥產量高、品質好,生豬產能總體合理充裕,近期能繁母豬存欄還在進一步增加,牛羊禽蛋和蔬菜水果生產正常、供給充足,保供穩價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二,做好下半年穩物價工作,我們有信心。大家可以感受到,近幾年,經過應對疫情做好生活必需品供應的實踐、應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沖擊的實踐,各地保供穩價工作體系逐漸完善,預案逐步成熟,調控手段更加豐富,部門間、地區間的協調協作效率進一步提升,應急調控能力明顯增強。
第三,做好下半年穩物價工作,我們有能力。我們將繼續密切跟蹤物價總水平和重要商品價格走勢,持續加強市場調控,抓好各項保供穩價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全力穩定糧食生產,進一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必要時適時投放中央豬肉儲備,指導地方聯動投放儲備,充分發揮豬肉儲備對穩肉價、穩物價的作用。以煤炭為“錨”繼續抓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通過完善煤炭產供儲銷體系、強化市場預期管理等措施,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同時,指導各地認真執行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及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牢牢兜住民生底線。
金賢東:
謝謝六位司長!今天的吹風會到此結束。大家后續如果還有關注的問題,可以與我委新聞辦聯系。謝謝大家!【責任編輯/安寧】
來源:發改委網站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