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日美在芯片的大動作,既防大陸又防臺灣?!

    一方面為擺脫對臺灣的依賴,一方面以中國大陸為假想對手防止技術外流,日美進一步強化在半導體上的合作。

    《日本經濟新聞》5月3日報道稱,在中美對立背景之下,半導體在經濟安全保障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出于半導體采購依賴臺灣企業的危機感,日美將強化合作。報道說,兩國政府將合作構建最尖端半導體供應鏈,近期將就在比2納米技術更領先的領域進行合作,以及以中國大陸為假想對手建立防止技術外流的框架等達成一致。

    疫情以來,全球發生芯片荒,在半導體制造上落后的日美不斷加大投入,并開始探索在日美之間展開合作。報道稱,日本經濟產業相萩生田光一自5月2日起訪美。他將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舉行會談,并公布關于推進兩國半導體領域合作的聲明。《日本經濟新聞》透露說,雙方合作的核心內容是在尖端領域的實用化和量產上開展合作,候選技術是比現在的最尖端技術提前2代的“2納米產品”之后的技術及美國英特爾所擁有的“小芯片(chiplet)”技術。

    報道分析說,日本之所以與美國加強合作,是因為對日本國內的半導體開發和生產體制存在擔憂。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在全球約5萬億日元左右的全球半導體市場上的份額曾一度達到5成,但是現在已增長到50萬億日元的全球市場上,日本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卻下降到了只有1成左右。其中,在應用更為廣泛的智能手機市場上,日本半導體企業幾無建樹。

    美國遭遇了同樣的尷尬,據波士頓咨詢公司2021年的數據,美國全球芯片制造業份額也只有12%,較1990年的37%大幅下降。

    近年來,全球半導體尤其是先進半導體的產能越來越集中到中國臺灣地區,《日本經濟新聞》此前曾指出,在尖端半導體領域,包括人脈在內,資源都被吸引到臺灣,臺積電成了其中的主角。全球尖端半導體“臺灣一極化風險提升”,今后,這種趨勢將進一步加劇。原因是臺積電今后在臺灣陸續建設并啟動最尖端半導體新工廠,而不是在海外。

    此前,日本為了強化國內生產,在九州引進了臺積電的工廠,但生產的半導體產品的電路線寬為10-20納米左右,性能較低。

    而日美展開的合作定位是“引進臺積電之后的下一步動作”。雖然日本半導體廠商的競爭力下降,但在半導體制造設備、用于硅晶圓和電路形成的光刻膠(感光劑)及半導體表面研磨劑等關鍵技術方面仍掌握優勢。雙方將利用日美的技術和材料,建立可以穩定生產和采購最尖端半導體的體制。

    據了解,臺積電準備量產的2納米芯片上,美國企業IBM也已于2021年試制成功。且在日本的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IBM也參加了東京電子及佳能等設備廠商正在開發的面向尖端生產線的制造技術。報道說,日本強化與美國合作的目標是在2納米產品方面追趕臺灣和韓國企業,爭取在更高性能的產品開發上實現領先。【責任編輯/賈琪】

    來源:環球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1.8nm工藝量產領先 專家稱英特爾要戰勝臺積電了
    研究人員發現蘋果Silicon芯片漏洞“Augury”
    日美在芯片的大動作,既防大陸又防臺灣?!
    外媒專訪蘋果芯片團隊負責人 疫情時代如何“遠程”研發芯片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