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東家還愿意投資支持,這已經成為創投圈的一番別樣風景。國外的大廠谷歌、Intel,國內的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都有過不少這樣的事例。
但放在10年前,這事還很敏感:大廠離職員工和公司之間往往有著一種微妙的關聯,他們曾經是“利益共同體”,轉身便可能成為“敵人”。馬云還曾把離職的阿里員工戲稱為“敵后的外援”。
這一情況是如何改變的?阿里在近10年內又投資了哪些自己的前員工?投資成績怎樣?
在投資前員工創業這件事上,馬云從「忌諱」到「不吝嗇」
馬云為什么會忌諱投資前員工創業,還得從口碑網說起——這個項目是阿里系第46號員工李治國在2004年創辦的,當時獲得阿里投資,沒過幾年還被阿里收購了。事后,馬云開始擔心——這會變成變相鼓勵員工(尤其是老員工)出去創業。因此,在內部員工大會上,馬云曾放狠話說,“投阿里人創業只此一例,不會有第二例。”
時過境遷。到2013年,從阿里出來創業的程維帶著滴滴投入了騰訊投資的懷抱;淘寶對淘系前員工聯合創辦的導購電商項目“蘑菇街”由支持逐漸轉變為打壓;如此種種,阿里在外界的風評頗為不好。阿里可能也在試圖改變這種局面,扭轉媒體和觀眾對阿里的看法。
2014年感恩節那天,阿里巴巴舉辦了“離職員工大會”。根據統計,當時的阿里離職員工數量已經累計達到了五萬人,到場的有2000多人。那天,馬云從印度趕回杭州發表演講,表示前員工去競爭對手那“也不會生氣”。彭蕾還就當時的 “阿里封殺前員工創業”的言論表態:
很多阿里人出來創業做的事情和阿里密切相關,有些離開的同事創業,通過走捷徑,拿到本來拿不到的資源。這讓我很難過。平臺上有很多界限好像要劃清,但無法劃清,所以我們干脆采取了相對保守的態度。前些年我們說過,在一段時間內對離開的同事不會投資。不過,未來可能會改變。
這已經是阿里層面釋放的明確、積極的信號了。其實,改變已在悄然發生。根據公開資料,在2014年3月,阿里重新投資了一位前員工張涓創辦的生活方式美圖分享社區平臺堆糖,該項目和現在的“小紅書”風格比較類似。
在這之后,阿里又陸陸續續地投資了一些前員工創辦的公司,涉及領域包括電商、零售、人工智能、旅游、餐飲等。就在2021年Q1,阿里還密集地投資了4家前員工的創業公司,包括前淘寶天下事業部總經理趙興斌聯合創辦的智能機器人/認知智能解決方案服務商“樂言科技”,張天澤創辦的醫療AI大數據公司零氪科技LinkDoc等。
投資 25 位「前員工」創業,阿里收獲了 5 家獨角獸
根據IT桔子信息,目前已有25位從阿里巴巴體系內出來的創業者獲得了阿里系資本的投資。和騰訊投資支持的前員工創業者數量相比略少,但比百度要多一些。
從這些公司的后續發展情況來看,僅個別項目已經倒閉,以旅游項目的丸子地球最為典型。
另有探探和奇點云2家公司走向了被收購、合并的結局。曾在淘寶工作6年任技術總監的楊二寶于2016年9月加入探探擔任CTO。2017年6月,阿里參與了探探的7000萬美元D輪融資。2018年Q1,陌陌公布了收購探探的計劃。此后,經過了一個過渡期,到2020年9月,楊二寶從探探離職;不久后探探創始人王宇也相繼離開了探探。
奇點云由前阿里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數加創始人張金銀(花名行在)創立于2016年11月。2017年,阿里作為早期LP之一的湖畔山南資本就連續參與投資了奇點云的天使輪、Pre-A輪融資。2022年4月11日,奇點云和GrowingIO宣布兩家企業并購重組,重組后,雙方將保持品牌層面的獨立運營。
其余項目中,還有一些在阿里投資后獲得了新融資,比如,AI認知智能解決方案公司樂言科技后續獲得了D輪數億元融資;跨境支付服務商XTransfer 在阿里投資B輪后,又連續獲得了C輪、C+輪、D輪融資。
總體來看,阿里投資“阿里人”創業的領域比較集中于電商零售及解決方案類型。一方面,阿里集團的強勢業務主要是“淘系”和阿里云,這兩類阿里系創業者所代表的典型職業背景偏向于技術、KA銷售,這種特長在“2B”企業服務領域得以更好地施展。
另一方面這些創業者身上刻畫的阿里基因比較顯著,同時行業經驗也比較匹配,使得他們更能吸引“老東家”阿里的投資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集團通過投資阿里系員工創業這種形式,已經跑出了至少5家獨角獸公司,包括零氪科技、千尋位置、e簽寶和斑馬智行、XTransfer。
值得一提的是,e簽寶創始人何一兵是資深創業大佬,也是馬云的第一位合伙人——1995年他和馬云聯合創建了“中國黃頁”,2003年之后他先后創辦了浙江匯信科技、企博網、杭州一渡網絡。
2019年10月,e簽寶獲得螞蟻集團領投的C輪1億美元融資。2021年9月e簽寶獲得E輪融資,投后估值12.9億美元,此后和金格科技完成戰略合并。合并后,e簽寶面向大眾領域,金格科技以專業品牌服務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及政務市場。
另外,原支付寶和螞蟻跨境支付早期核心團隊創辦的XTransfer在2019年獲得阿里eWTP基金領投的B輪1500萬美元基金。IT桔子記錄到該公司最新融資是在2021年9月,投后估值達到12億美金。
曾在雅虎中國(后被阿里收購)工作過的張天澤創辦的零氪科技在2021年3月獲得阿里健康的戰略投資,投后估值達到20億美金。
這幾家獨角獸多數是創始團隊離職后創業,而千尋位置和斑馬智行則是由阿里巴巴發起的、重度參與的創業項目,這兩個項目的CEO或聯席CEO也均是阿里系員工。
2004年,陳金培進入阿里巴巴,歷任收費產品部資深經理、平臺及產品發展總監、網站運營資深總監等多個管理崗。期間,他帶領團隊創建和運營了阿里巴巴中文網站競價廣告平臺和阿里B2B在線交易平臺,還輪崗做過銷售。
2012年,通過阿里巴巴內部高管輪崗方式,他出任阿里巴巴云計算業務首任總經理。
2015年8月,陳金培帶隊創辦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提供厘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納秒級授時服務。
陳金培提出將精準時空定位能力變成“全國一張網”的公共服務,將互聯網思維帶入北斗應用服務領域,打破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的傳統服務模式,解決不同區域服務不兼容,省際邊界不覆蓋等問題。
千尋位置背后站著的兩個創始股東是阿里巴巴集團和中國兵器集團。陳金培說,兩個股東一是出于家國情懷,希望肩負保護國家時空基礎設施的國安使命;二是出于行業判斷,隨著IoT時代的到來,未來產業發展對精準的時空獲取需求會越來越高,符合大方向。
通過逐步摸索,千尋位置將北斗高精度應用由傳統測繪領域集成/擴展至手機、汽車、共享單車、無人機、城市管理等領域;賦能自主飛行無人機在植保、航測、巡檢、安防、物流等行業的創新應用。
2019年10月,千尋位置完成了A輪10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工商銀行、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等。
根據天眼查數據,即便有了最新10億融資之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中兵北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仍舊分別持股千尋位置45.45%的股份。
斑馬智行的聯席CEO張春暉于2010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歷任YunOS事業部總經理,OS事業群總裁,菜鳥網絡ET實驗室主任。
2014年他帶領團隊投入智能汽車操作系統AliOS研發。2015年,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了斑馬智行,并在次年推出了搭載斑馬智行系統的互聯網汽車榮威RX5。斑馬智行的發展是基于AliOS的研發。張春暉出任斑馬智行聯席CEO。
2018 年,國投創新、尚頎資本、云鋒基金聯合向斑馬智行投資了16億元。2021年7月,斑馬智行公布了新一輪增資,四家老股東阿里巴巴集團、上汽集團、國投招商、云鋒基金聯合為斑馬智行再次注入30億元資金。
據悉,阿里巴巴仍舊是斑馬智行大股東,占比超過50%。
從能力層面來看,阿里投資的不少前員工是屬于高管、VP級別的;他們本身在阿里體系內能力得到了認可,價值觀也被訓練得趨同。那么,相比普通的阿里員工和非阿里背景的創業者,他們的確有更多的資源和可能獲得阿里的注資。
從文化層面來看,和阿里“氣味相投”的阿里系創業者也能吸引阿里的注意。
當然,除了以上人的層面,對于行業的判斷,對項目的認知也是阿里投資的常規考慮因素。總之,“前橙會”(阿里離職員工組織)里總有那些能夠獲得阿里青睞的幸運兒。【責任編輯/賈琪】
來源:IT桔子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