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無數創業公司成犧牲品 鼓吹之下Web3還未起飛

    據報道,如果說Web3真是互聯網的下一個金礦,為什么沒有聽說開發者正在開發更多實用應用?為什么沒有更多開發者涌進來爭搶財富?

    加密資產迅速增長,Web3問題多多,真是讓人不安。許多人認為Web3會創造大量新應用,而加密貨幣則是新應用之間的“潤滑劑”。自去年11月以來,有1萬億美元從“加密貨幣泡沫”中流出,但整個市場還有2萬億美元留下。很嚇人的規模,但數字資產的最終用途是什么呢?

    看好Web3的人相信區塊鏈技術平臺會成為新應用基石,在不可信的網絡世界里,數字令牌會成為各種交互的媒介。以后不再需要“數字守門人”制定規則,他們無法分走大量利潤,最終控制者是用戶。

    聽起來很美好,但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這門技術有什么重要用途。NFT、去中心化金融可以說是眼下最流行的應用,但它們主要建立在金融投機、監管套利之上。當投機者影響市場,監管者決定堵住漏洞,結果會怎樣?

    硅谷曾經流行一套說法,意思大約是:如果你想知道下一個大創意來自何處,不妨看看資本和最聰明的開發者去向何方。回到Web3,資金根本不缺,但只有極少的開發者將自己的財富與新潮流掛鉤。

    Electric Capital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截止去年年底,大約有18000位開發者活躍于加密世界。聽起來是不是很多?但Redpoint風投家托馬什·湯古茲(Tomasz Tunguz)卻說一點也不多,因為光是JavaScript開發者就有1640萬。真實情況更慘,每月至少花10天開發Web3的不到5000人。

    為什么會這樣?有一種解釋供參考:開發去中心化應用需要掌握新語言,而掌握的開發者很少。湯古茲認為,這一原因限制了Web3公司,它們無法快速增長,當然此形勢未來可能會改善,因為會有更多工具推出,開發者工作將會變得更輕松。

    想讓Web3技術變得更實用,要做的還不只這些。Ethereum每秒可以處理最多約30筆交易,因為瓶頸的存在,交易費被抬高。最近幾個月,流入加密市場的投資有很多涌向基礎設施,要開發運行區塊鏈App需要更棒的基礎設施。

    著急沒有用,“革命”還要多年才能到來,不要忘了,Ethereum大約是7年前誕生的。2018年第一批Web3開發者闖入加密市場,當時比特幣首次走紅。到了今天,這批人大約只有五分之一還活躍在該市場。在最近的一波熱潮中,闖入的開發者大約是當時的兩倍,但當冬天到來時,這批開發者會有多少堅持下來呢?

    如果Web3的前途更明確,慢一點也沒什么要緊的??纯椿ヂ摼W,當它于1990年代中期興起時,大家一眼就看到了各種可能性,夢想著將各種活動轉到線上,比如購物、看電影。但即使如此,大家也沒有想到搜索、社交網絡會變成如此龐大的金礦。

    對于Web3技術而言,“是什么”可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中心化很有魅力,它可能會給互聯網活動帶來變革。

    如果大量線上用戶看不到成效,只看到猖獗的金融投機、meme制造,理想主義者恐怕堅持不了太久就會離開。至于加密貨幣,它的本意是想讓財富分配變得更公平,但現狀堪憂,加密貨幣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回看過去,金融環境助推加密產業蓬勃發展,但現在開始退潮了,因為通脹嚇人、利息上升。類似的情況導致當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雖然亞馬遜、雅虎、eBay等一批真正有突破的企業活了下來,但無數創業公司成了犧牲品。誰會在Web3浪潮中活下來呢?現在還看不清。【責任編輯/常青】

    來源:新浪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無數創業公司成犧牲品 鼓吹之下Web3還未起飛
    Web3.0時代:你在網上創造的一切,全部歸你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