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速度”超越“美國速度”,靠什么?
全美汽車工廠里,去年產量最高的是哪家?
不是以高效和精細化管理著稱的日本車企日產,不是多年的美國汽車銷量冠軍、百年老店通用,不是發明了汽車生產流水線、造出劃時代產品model t的福特。
都不是。答案有些出人意料,卻又說不上匪夷所思:彭博社統計了美國70多家汽車工廠的數據后發現,2021年,產量最高的是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特斯拉工廠。
要知道,僅僅在兩三年前,這家工廠還深陷“生產地獄”,因為無法按期完成訂單,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推遲向消費者交貨。2021年,其他車企紛紛因供應鏈緊張而產能下降,特斯拉的加州工廠雖同樣受供應鏈影響,卻逆勢增產,最終甩開了日產、豐田、福特、通用等汽車工廠。彭博社說:現在,特斯拉的加州工廠有了個值得夸耀的頭銜——北美最高產的汽車工廠。
或許只有特斯拉的自家兄弟上海工廠可以與加州工廠一較高下。若是論資排輩,上海工廠只能算是小弟:剛剛產車兩年多,是加州工廠的一個零頭。然而,據特斯拉最近披露的財報,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廠汽車交付量逾48萬,超過北美冠軍——特斯拉加州工廠(約45萬)。
這當然是“特斯拉速度”的體現,同時也是上海這片沃土造就的“上海速度”的體現。
車間夾層里的辦公室
去年底,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座高檔宴會廳里,白宮官員、國會議員、商界領袖齊集,參加《華爾街日報》舉辦的一場商業論壇。在場的政商名流無不西裝革履、神情端肅。
這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出現在了宴會廳正前方的大屏幕上:他敞著夾克,兩眼搞怪地一睜一閉。現場的名流們看見,馬斯克身后是一個汽車生產車間,不時有工人穿梭往來。
現場主持人問:“你現在在哪里?”
馬斯克說:“我正在即將竣工的特斯拉得州工廠。你看我身后就是工廠。我們的辦公室和工廠就在一起。管理層和工程師不能單獨待在象牙塔里,他們離工廠越近越好,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
主持人顯然有些尷尬,她說:“我現在和很多ceo就在華盛頓的象牙塔里跟你視頻對話。”恐怕坐在臺下的那些ceo多少也會感到尷尬,他們中有幾人的辦公室是設在廠房里的呢?
從辦公室位置的設計,人們可以一窺“特斯拉速度”的奧秘。
春節前,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參觀了特斯拉位于上海的超級工廠。記者在廠門前停下車,負責引導參觀的特斯拉員工小高就從廠里迎了出來。他說:“我們的工位就在車間上面的一個夾層里,總裁也在那兒辦公。從辦公室的玻璃窗看下去就是車間。要過去,下幾級樓梯就到。”
陪同記者走在生產車間里,小高指著眼前的一輛輛未完工的汽車說:“這些車都是有主人的。”特斯拉和傳統車企不同,它沒有庫存,消費者先訂貨,車間再生產。車輛一旦下線,就盡快交到消費者手中。
速度,還源于制造流程的重造。不同于大多數廠房設計,特斯拉工廠不是在一個平面上展開的,而是立體的。立在地上的是生產線,架在半空的是機運鏈。即使是現代制造業通用的機械臂,在特斯拉車間里也有不一樣的排布。在焊接車間,記者看到數只機械臂圍繞著一輛汽車作業,此外還有一只機械臂從車身上方探下來,“四面八方”似乎不足以描述機械臂和汽車的位置關系。
“整條供應鏈都在中國”
常有人把特斯拉和iphone相提并論:它們都是行業的后來者,它們都以革命性的產品推動行業巨變,它們的毛利率都遠高于同行……
它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都把生產線放在了中國,至少是其中的一大部分。
早在iphone面市前,蘋果公司就已明白中國制造至關重要。
2007年,離iphone預定的上架時間還有一個月出頭,喬布斯突然提出,把iphone的屏幕材質從塑料換成玻璃。因為后者更不容易留下劃痕。他說:“我想要玻璃屏幕,這件事情必須在6周內辦好。”
一名下屬走出喬布斯的辦公室,立即訂了一張去中國的機票。他只能去中國。
蘋果選擇中國制造有兩個原因:中國工廠靈活,中國供應鏈比美國強。
喬布斯提出關于玻璃屏幕的要求之后,上述優越性立刻變得一目了然。
多年以來,手機生產商一直不愿意使用玻璃屏幕,因為它需要精確的切割和打磨,很難達到標準。蘋果公司已經選定美國的康寧公司來生產大塊的強化玻璃板。然而,要想把玻璃板切成數以百萬計的iphone屏幕,那就得找到一家空閑的切割工廠、數百塊實驗用的玻璃板以及一大幫中級技師。光是準備工作就得消耗一大筆資金。
就在這時,一家中國工廠跑來投標,要求承攬這項工作。
據《紐約時報》報道,蘋果的考察小組趕到那家中國工廠的時候,廠主已經開始興建新廠房了。一名蘋果公司前管理人員回憶,廠主的解釋是,“這是在提前做準備,免得你們的訂單讓我們措手不及。”他們有一間裝滿玻璃樣品的倉庫,可以向蘋果公司提供免費樣品。廠主還答應提供技師,幾乎不需要費用。他們已經建起了廠內宿舍,員工可以24小時隨叫隨到。
這家中國工廠最終拿到了訂單。
“整條供應鏈如今都在中國。”另一名蘋果公司前高管說。
特斯拉上海工廠也像蘋果一樣,因中國完善的供應鏈而受益。需要方向盤嗎?往西3公里,臨港均勝電子就有。需要調整鋁合金元素含量嗎?幾條街外的友升鋁業立即定制。需要新能源電池嗎?寧德時代已經在超級工廠旁建了電池模組基地。
在臨港新片區,圍繞著特斯拉工廠,一家家上游供應商落戶開廠。
去年5月21日,上海臨港新片區舉行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延鋒汽車、廣微萬象、東山精密、麥格納、李斯特等18家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落地,涵蓋了汽車芯片、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內飾、車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多個領域。去年8月,臨港新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片區已集聚了智能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100多家,其中有不少是特斯拉的供應商。
得益于臨港及中國國內完善的供應鏈,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零部件本地化率極高。馬斯克在2020年7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以前,大量在世界其他地區制造的零部件被運往上海;今后,如果完全在中國本地采購,車輛成本會大大降低。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零部件本地化率已達到90%以上。反觀“車輪上的國度”美國,特斯拉加州工廠僅為73%。
“上海速度”
2021年10月10日,在德國首都柏林郊外的一片空地上,一場名為“超級節”(giga fest)的大型露天慶典正在舉行。空地后方,矗立著特斯拉嶄新的柏林超級工廠。
空地上架起了摩天輪,dj播放著節日歡歌,素食餐車供應著全球美食,當然,還有德國人鐘愛的啤酒,而且是全新的品牌——“超級啤酒”(giga bier)。但這些都是配角。全場主角是從上海運來、供德國消費者體驗的特斯拉汽車。
這是特斯拉為慶祝全球第二個海外工廠——柏林工廠建成而召開的慶祝活動。特斯拉ceo馬斯克親自從美國飛到柏林為“超級節”助陣。成千上萬的歐洲人聞訊趕來,除了喝酒、聽音樂,他們還能走進特斯拉工廠,觀看酷炫的生產流水線。
不過,有個小小的問題:在“超級節”舉行的時候,特斯拉柏林工廠還未100%完工,更未開始制造汽車。
參加慶典的人群里,有人問馬斯克:工廠什么時候開工?馬斯克回答說:“我們準備在幾個月內開始生產,基本上是(2021年)11月或12月,并希望在12月交付第一批汽車。”
但馬斯克的預測落空了,到本文發表時(2022年2月初),特斯拉柏林工廠仍未有投產的消息。
在萬里之外的中國,柏林工廠廠址確定前一個月,特斯拉第一個海外工廠——上海工廠建設工程剛剛竣工。當時,上海沒有舉行浩大的“超級節”,因為沒有閑暇,工廠立即投產了。
如今,在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車間里,只要有客人來參觀,負責講解的員工小高第一站總是領他們去看入口處的一張海報。那是上海工廠建設項目的時間軸:2018年10月17日簽訂土地出讓合同,2019年1月7日奠基,2019年10月25日竣工驗收完成,2019年12月30日首批model 3交付內部員工……
小高每次都會向客人特別強調一句:“從工廠奠基到第一輛車交付,僅用時11個月。”
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這就是后來被人津津樂道的“特斯拉速度”。
有人也許會疑惑,工程建設不就是蓋房子嗎?房子蓋得快點,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其實,一個工程并不只是蓋房子那么簡單,甚至蓋房子只是其中最簡單的部分。開工前的審批,竣工后的驗收——用地、環保、水利、人防、消防、燃氣、地震安全,等等——每一項都需要政府部門參與,每一項都必不可少,中外皆然。
看看特斯拉柏林工廠就知道了。從工地壘下第一塊磚起,工程建設項目就不斷受到煩瑣審批流程的困擾,屢屢遭到當地環保組織的反對。一位德國業內人士說:“特斯拉沒有料到,要花3個月時間去討論砍樹問題。”于是,柏林工廠竣工時間一再推遲。
特斯拉上海工廠一期總建筑面積15.7萬平方米。如果按照傳統做法推進,從簽約到開工,如此體量的工廠,審批時間至少10個月,而特斯拉上海項目僅用了一半時間。驗收更是和項目建設同步完成。
縮短審批和驗收時間,不是主管部門放寬了標準——該審的一項也不能少,該驗的每項都得驗。省時的竅門在于他們改進了工作流程,把自己當作店小二去服務企業,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壓縮時間。
現在進入特斯拉上海工廠可以看到,廠區西側一條小河把工廠與外界隔離開來,連通內外的是三座小橋。
然而按照最初的市政規劃,橋只有一座。如果要修改規劃,補建兩座,僅僅審批流程就要走一年。
但特斯拉太需要這兩座橋了:南北跨度一公里多的廠區西側,如果只有一座橋、一扇門,怎么也滿足不了物流、人流的需求。
一邊是繞不過的審批流程,一邊是逃不脫的實際需求。怎么辦?臨港管委會等部門還是找到了兩全之策:把橋的建設納入水利基建項目中去,這樣既不需要修訂規劃,又能滿足企業需求。
特斯拉項目建設中,還有很多像這三座橋一樣的故事。受益于政府部門的制度創新和貼身服務,特斯拉上海工廠實現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跑出了“特斯拉速度”。馬斯克說,這個驚人的速度是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團隊共同創造的。
所以,“特斯拉速度”也是“上海速度”和“中國速度”。
去年底,在《華爾街日報》舉辦的那場商業論壇上,有觀眾最后問馬斯克:怎么看待中國和美中關系?
馬斯克回答說:“特斯拉和中國的關系很好……我希望大家牢記:我們同是人類,讓我們努力建立積極的關系,為人類共同的繁榮而努力。”【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上觀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