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迫于嚴格的監管審查,英偉達或放棄收購芯片設計公司Arm

    英偉達或放棄收購芯片設計公司 Arm。

    由于面臨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和相關公司的反對,該交易或不得不被迫終止。此時,距離英偉達最初宣布收購 Arm 已有近一年半時間。

    英偉達對于監管調查的到來其實早有預料,并預計該筆交易或要 18 個月方能完成,這意味著其認為審查會在 2022 年 3 月前結束。但目前看來,這個時間可能會持續延長。

    Arm 的所有者日本軟銀集團也正計劃另外一種方案,即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將 Arm 重新上市。

    據了解,軟銀于 2016 年 9 月耗資 310 億美元正式將 Arm 收入囊中,當時,Arm 市值為 220 億美元,待收購完成后,Arm 隨即退市。

    而在 2020 年 9 月,英偉達宣布將以 40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Arm。

    至于為何短短幾年后,軟銀卻考慮將 Arm 出售,據了解,一來是由于軟銀自身的經營虧損,急需資金;另外,也由于 Arm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導致盈利能力一直較低,遲遲無法獲得高昂的利潤。

    Arm 在芯片設計領域占有重要地位。該公司的芯片設計涉及數千億臺設備,包括汽車、可穿戴和醫療設備、智能家居產品、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處理器等。其低功耗和高效的芯片正在改變全球的計算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Arm 一直以來采取中立政策,將自己的技術授權給世界各地存在不同競爭關系的公司,包括蘋果、高通和三星等。

    因此,Arm 的控制權是一個巨大問題,它的歸屬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未來科技公司的格局。如果英偉達與 Arm 的收購達成,其可能會影響 Arm 未來的產品開發,并有針對性地干涉 Arm 向哪些公司和以什么價格授權設計。

    關于這場交易,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CMA),還有歐盟都分別對其進行了嚴格審查。谷歌、微軟、高通和特斯拉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對這筆交易表示反對。

    監管機構擔心在收購完成后,Arm 的中立立場會不復存在,其將會更傾向于與英偉達的利益保持一致,而不是更廣泛的 Arm 生態系統。這可能會阻止 Arm 為英偉達的競爭對手設計更強大的芯片,進而扼殺技術的創新和進步。

    除了對英偉達的競爭對手造成影響外,監管機構也提到,該收購還會影響消費者。目前的全球芯片短缺已經使得購買某些商品變得困難,如果英偉達利用 Arm 給自己特殊待遇,可能會使得芯片的性能降低、成本提高。

    FTC 還強調,英偉達甚至可以訪問 Arm 的客戶名單,并了解競爭對手與 Arm 共享的敏感信息,這將從根本上顛覆 Arm 作為中立合作伙伴的地位。其還指出,與英偉達競爭的公司可能不會愿意幫助進一步改進 Arm 的技術。

    而英國的 CMA 在 2021 年 8 月完成對該項交易的第一階段調查后,在同年 11 月啟動了第二階段更為深入的調查,以仔細審查與收購相關的潛在國家安全風險和競爭問題。

    歐盟執行副總裁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表示,“英偉達收購 Arm 可能會使其他制造商更難獲得 Arm 的技術,從而對半導體行業造成損害。”

    除了調查英偉達收購 Arm,可能帶來的不公平問題外,歐盟還計劃調查“該筆交易如何影響競爭對手與 Arm 共享信息的方式”,以及英偉達是否會調整 Arm 的研發資金,以讓其產品變得更加趨于商業化,從而損害使用 Arm 技術的公司和消費者。

    對于監管機構提出的擔憂和問題,英偉達 CEO 黃仁勛(Jensen Huang)表示,“擔憂的問題都不會發生,我們仍舊致力于保持 Arm 的開放許可模式,不會限制或拒絕 Arm 向任何客戶提供產品。”

    同時,英偉達提交了解決其中一些問題的方案,以試圖安撫監管機構,包括分拆一家獨立的公司,以授權許可 Arm 的設計專利。

    英偉達還表示,“對于 Arm 的收購,將促進競爭,為其他公司創造更多機會,并擴大 Arm 的生態系統”。

    盡管英偉達做出各種承諾,但監管機構認為這些承諾“不足以明確消除其對交易效果的嚴重擔憂”。

    另外,據了解,軟銀給到英偉達獲得監管部門批準的最終期限為 2022 年年底。也許,監管機構只需要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就會使得英偉達放棄該筆交易。

    而近日,也有相關消息說,英偉達向合作伙伴透露,它對這筆交易能夠通過已不抱期望。不過,其隨后予以否認,并表示,英偉達和軟銀仍然致力于促成收購達成。【責任編輯/賈琪】

    來源:DeepTech深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迫于嚴格的監管審查,英偉達或放棄收購芯片設計公司Arm
    獲批毫無進展,英偉達準備放棄400億美元收購ARM
    CES重回線下 中國汽車廠商抱緊英偉達應對特斯拉
    英偉達:美團機器學習平臺使用NVIDIA T4 GPU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