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特斯拉2022目標銷量增長50%?華爾街大佬直搖頭:有點“癡心妄想”

    特斯拉(Tesla)的股價在經歷了異常動蕩的一周后,周五收盤走高。此前,這家公司公布了第四季度業績報告,盡管好于預期,但仍有有一些華爾街分析師“不買賬”,并稱有理由對其雄心勃勃的2022年目標表示懷疑。

    在2021年最后一段時間,這家汽車制造商的營收和毛利率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超出了預期。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盡管存在供應鏈問題,但到2022年,特斯拉的銷量將較2021年輕松增長50%以上,這要歸功于新工廠的啟動和現有工廠的增產。

    不過,一些市場觀察人士對該公司未能闡明低價車型的計劃感到失望。由于缺乏具體的前瞻性計劃,一些分析師將自己置于謹慎的陣營,并認為正在形成的逆風將減緩特斯拉的增長勢頭。

    如何實現目標尚不清晰

    富國銀行(Wells Fargo)汽車分析師Colin Langan表示,“我對他們50%的增長預測有點‘難以置信’。我認為下半年的情況會很艱難。老實說,如果供應無法增加來實現他們50%的目標,可能連試一下的機會都不會有。”

    “我真的懷疑他們是否真的能賣出去。所以在我的模型中,我沒有讓他們達到目標,”這位分析師補充道。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分析師還預計,該公司在奧斯丁和柏林工廠提高產量的時間表將需要更多細節。該行在本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除了這兩個工廠的現狀之外,幾乎沒有提供明確的指導,這令人失望。”

    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指出,柏林工廠的進展令人擔憂。該行稱,“盡管細節仍不明確,但我們認為投資者應該做好準備,特斯拉德國工廠的情況可能比人們今天意識到的更復雜。”

    “柏林超級工廠的故事不只是特斯拉的增長故事,它是德國勞動力和(增長)的故事。巨大的進步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復雜性。”該行補充道。

    來自傳統車企的競爭壓力

    此外,大摩還警告稱,由于供應鏈問題,特斯拉工廠“已經連續幾個季度產能不足”。特斯拉在業績會上還表示,它不會推出新的車型,而Cybertruck純電動皮卡、Semi純電動卡車與Roadster全新一代純電動超跑,這些新產品都已錯過了他們的計劃生產日期。

    另一方面,Langan說,“根據我的估計,一旦奧斯丁和柏林投產,他們的產能將達到200萬臺左右。特斯拉將主要推動Model S和Model Y這兩款車型的使用率,使它們躋身市場最暢銷車型之列,”

    這將意味著要與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等大型外國競爭對手競爭。根據Langan的說法,豐田汽車2019年的凱美瑞(Camry)和RAV4車型銷量約為220萬輛,但兩家公司的產品價格存在較大差異。

    Langan表示,“RAV4的基本售價約為2.8萬美元,而特斯拉Model Y的基本售價在5.8至5.9萬美元之間。”

    “這意味著兩倍的價格,卻要實現同樣的銷量,這是一個非常高的障礙。一旦產能上線,將在今年下半年真正接受測試。”他補充道。

    奧本海默(Oppenheimer)資深研究分析師Colin Rusch對該股的評級為優于大盤,但他也表示,與同行相比,推動未來獲利的重點將是“與成本相關”。【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財聯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蘋果和特斯拉在華成功表明中美能雙贏
    特斯拉2022目標銷量增長50%?華爾街大佬直搖頭:有點“癡心妄想”
    【財報】特斯拉第四季度營收177億美元 凈利潤同比大增760%
    特斯拉加州工廠去年產量北美第一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