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能夠玩轉自動駕駛、智能汽車的一般都是那些超級體量的企業,眾多互聯網頭部品牌像華為、百度、亞馬遜、谷歌等等已經布局自動駕駛有一段時間了一段時間了。而近期業內突然爆出大新聞,做無人機的大疆放出了全新主題宣傳片《信馬由疆》,表明大疆在自動駕駛與智能汽車領域即將搞出大動靜。
聯想到前段時間上海車展上官宣發布的“大疆車載”品牌,不由得讓人對這條賽道的競爭格局的變化浮想聯翩。在這個盛行跨界的時代,做無人機的品牌去做自動駕駛,聽起來不是什么離譜的事情。但人們比較好奇的是,大疆以無人機起家,跨界做汽車相關的行業究竟有何底氣?
實際上,大疆對于汽車方面的研究比大家知道的早得多。在2016年,大疆就成立了自動駕駛技術團隊,2018年取得深圳特區第一批智聯網汽車測試牌照,2019年就已建立首個車規級智能制造中心——這意味著大疆在汽車領域的研發早在近六年前就開始了。同樣是2019年,大疆車載還明確了“智能駕駛領域Tier 1供應商”的定位,也就是自己不造整車,而是專門給整車廠供應零部件。
言外之意,大疆車載將作為自動駕駛核心模塊,提供給合作的整車廠。搭載大疆車載系統的車輛,都可以實現自動駕駛能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大疆在技術研發方面也從未停下腳步。根據公開可查的數據,目前大疆車載技術團隊正在迅速擴張,成員已接近1000人,碩士、博士學歷的占比達87%;而大疆公司的專利申請總數也超過1.4萬件,其中有超過270件直接瞄準自動駕駛技術,“集火攻堅”雷達與圖像的數字化處理。
可想而知,大疆正在組建一套豪華的技術研發陣容,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技術與人才的儲備上去了,才能頂得住高強度、快節奏的研發需要。在持續多年的深耕下,目前大疆車載已在智能傳感器與算法、環境感知與避障、3D建模、多傳感器融合、目標跟隨、自主決策與控制、計算機視覺等方面有很多積累,一方面是為新場景、新終端打造的全新技術,另一方面則延續了無人機領域的沉淀,實現了已有技術的轉化與復用。
其實也可以講,無人機是扛著一整套算法與傳感器系統的飛行器,智能汽車同樣如此。到現在,大疆車載已經提供了D80/D80+、D130/D130+、智能泊車等解決方案。大疆車載的工作就是為汽車設計出“神經中樞”和“神經末梢”,通過中央域控制器與一套傳感器串聯起不同場景下的功能,還能做到靈活拆裝、添加或升級新傳感器,以實現新的自動駕駛功能、豐富智能汽車的使用場景與駕控體驗。
與一些喜歡大張旗鼓的廠商不同,人們在公開場合里看到大疆的消息其實并不多,更多時候都只是媒體上一段簡短的報道。其實,大疆的絕大多數精力都放在技術研發與測試環節上,既保持著“小火慢燉”的步調,又有著“悶聲發大財”的心態,這在跨界圈子里恐怕也是為數不多的存在了。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