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事長是內幕消息知情人,敏感期內和多年好友相約打牌,然后好友就突擊買入了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盈利170多萬元。這是巧合嗎?
11月12日,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四川證監局官網日前發布的一份處罰決定書,披露了美的集團2020年收購合康新能過程中,一起內幕交易行為的細節。
四川證監局經復核認定,當事人張俊生內幕交易行為成立,決定依法沒收張俊生違法所得1,736,704.95元,并處以5,210,114.85元罰款。
本文圖均為紅星新聞 圖
收購敏感期
當事人約出讓方老總“出來打牌”
這起內幕交易行為,要從2020年1月說起,當時美的集團與合康新能正在商談收購事宜。
2020年3月25日,美的集團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與合康新能原控股控股股東上海上豐集團有限公司、葉某吾、劉某成簽署了《關于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約定上豐集團將其持有的197,543,645股合康新能股份、劉某成將其持有的11,141,773股合康新能股份(合計208,685,418股,約占公司總股本18.73%)轉讓給美的暖通。
同日,美的暖通與上豐集團、葉某吾簽署了《表決權委托協議》,約定上豐集團和葉某吾將合計持有的55,747,255股合康新能股份(占合康新能總股本的5%)的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委托給美的暖通,委托期為本次交易股份完成交割之日起15個月。
上述交易完成后,美的暖通將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決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美的集團將成為合康新能的間接控股股東,何某健將成為合康新能的實際控制人。
紅星資本局查閱發現,根據當時美的集團發布的公告稱,此次收購總價為7.4億元。
同時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該信息在依法公開前,屬于內幕信息,敏感期為2020年1月13日至3月25日。
不過,據四川證監局后來調查發現,在這一敏感期,時任合康新能董事長、也是此次內幕交易知情人葉某吾,在3月22日下午,被好友張俊生約出來打牌。3月23日早上,兩人還打了47秒的微信電話,并通過微信再次相約見面。
牌局后突擊買入股票
當事人4個月盈利170多萬元
兩人在打牌期間到底說了什么?不得而知。
不過,在打牌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020年3月23日早上9:38分,9:39分,10:25分,張俊生與其兒子張某茫電話聯系,指示張某茫購買合康新能股票。
張某茫隨后按照指示通過手機下單,在3月23日至3月25日期間,分多筆共計買入1,875,380股合康新能的股票,成交金額5,967,323元。而買入的資金,是張俊生在3月23日至25日期間突擊轉入到張某茫的證券賬戶,共計6,000,000元。
至2020年7月20日,該賬戶將所持合康新能清倉。在4個月內,共計盈利1,736,704.95元。
紅星資本局查閱發現,在此期間,合康新能的股價從2020年3月23日的3.28元/股,漲至5.24元/股,盤中最高曾漲至6.14元/股,最高漲幅達到87%。
由于交易活動與內幕信息形成高度吻合,買入資金系突擊轉入,單筆委托金額明顯放大,交易金額明顯增大,交易行為明顯異常,被立案調查。
認定內幕交易行為
四川證監局決定對其“沒一罰三”
處罰決定書顯示,四川證監局調查了相關公告、證券賬戶資料及交易流水、銀行賬戶資料及銀行流水、詢問筆錄、通話記錄、微信聊天記錄等,認定張俊生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相關規定,構成了內幕交易行為。
對于這一調查結果,張俊生并不認同。其認為,自己與當事人葉某吾屬于朋友之間的正常聯系,無直接證據證明兩人存在內幕信息傳遞。與此同時,張俊生認為,自己購買該公司的股票是看好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
不過,對于張俊生的辯解,四川證監局不予采納。
四川證監局認為:在案證據能夠證明內幕信息公開前,當事人與內幕信息知情人葉某吾聯絡、接觸,其證券交易活動與內幕信息高度吻合,且當事人不能作出合理說明,提供的證據不能排除其利用內幕信息從事相關證券交易活動,可以認定內幕交易行為成立;同時,當事人交易時是否全倉買入和前期持有情況,不影響內幕交易性質的認定。
最終,四川證監局作出“沒一罰三”的處罰,沒收張俊生違法所得1,736,704.95元,并處以5,210,114.85元罰款。【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紅星資本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