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周末評論】網購“好評返現”:別讓消費者賤賣評價權

    “雙十一”第一批包裹收到了吧?

    商品還滿意嗎?評價了嗎?

    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組織開展了網購調查活動,結果發現,不少商家通過返現、紅包、卡券等方式誘導消費者對產品作出非客觀評價。

    在本次調查的600款樣本中,有85款樣本附有“好評返現卡”,即約15%的樣本存在違法誘導消費行為。

    “親,給個好評,為您返現哦!”

    商家的“好評返現”行為,廣大消費者并不陌生,比如,在收到快遞和外賣時,包裝里常常夾著一張小字條,要求五星好評,承諾給消費者返現金。

    表面上看,消費者寫幾句話就能獲利,降低了購買成本;商家也能以回饋消費者的名義,擴大銷量,提高知名度,實現“雙贏”。

    如果商品和服務的質量確實好,照實好評,倒也無妨。但一些消費者為了小利動了心,違心給出了好評。另外一些消費者看到好評后下了單,結果被帶進坑里,蒙受金錢損失。其中部分消費者為了“減少損失”,繼續違心好評。如此循環往復,獲得虛假好評的商品大賣,賣家的推薦位置得到提高。而商品質量的真實信息被扭曲,后續消費者的知情權持續被侵害,導致買家與賣家、買家與買家之間的信任崩塌,最終受害的是所有消費者。

    “好評返現”本質上是虛假宣傳,屬于用金錢收買和左右消費者手中的評價權,看起來像變相行賄、“權錢交易”。每次違心好評、每次幾元錢的紅包看似無關痛癢,但積累起來對整個電商行業的發展危害甚廣。

    評價機制的產生,客觀上促進了電商的發展。消費者手握評價權這個利器,可以促進商家提高商品和服務質量,讓彼此關系更加和諧。可“好評返現”出現后,扭曲了評價機制的初衷,使其可信度大打折扣。長此以往,極可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讓玩弄手段者獲利,讓誠實經營者吃虧,買賣公平的原則、法律法規的底線被突破,評價制度的公信力被蠶食,把電商市場推向惡性循環,對更多的商家產生不好的“信號”作用。

    “好評返現”不是新花樣,而是老頑疾。我國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都明確禁止虛假好評。可偏偏有一些商家為了短期利益,甘愿鋌而走險。遏制這種違法現象,需要對商家和消費者雙向發力。電商平臺和監管部門應加大監測和處罰力度,充分發揮舉報機制和黑名單制度,力爭及早發現問題并積極干預,把違法違規者“罰得肉疼”,比如沒收保證金、凍結交易資金,關停封閉店鋪等。

    此外,不良競爭機制的產生必有其土壤,在不少平臺上都有這樣的影子,比如美食、景點、醫美等消費的評價。平臺作為擁有技術和數據優勢的一方,應切實履行好平臺責任。否則,錯誤的推薦或定價,個別或局部商家受益了,必然有更多商家和用戶利益受損,這是“零和博弈”,甚至“負和博弈”,無法做到“全局最優”。

    評價機制的健康運行,是電商經濟的根基;評價機制的失真,將反噬電商經濟的發展。廣大消費者應堅持原則,對誘惑不動心,不配合,做真評價,莫為了蠅頭小利推波助瀾。

    凈化評價體系,不讓“好評”失真,讓我們共同努力!【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央視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周末評論】網購“好評返現”:別讓消費者賤賣評價權
    【雙11】三只松鼠滿300減200后更貴了,價格提升了,克數還變少了?
    【雙11】規則難壞“尾款人” “雙十一”還能不能好好購物
    【雙11】天貓雙11第一波,商家普遍增幅200%,這次他們做對了什么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