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華為胡厚崑談5G:過去低估了5G的難度,現在低估了5G的成就

    如果從2017年韓國部署全球首張5G試商用網絡開始算起,5G在全球的發展已經進入到第五個年頭。商用之前,消費者和各行各業對高速率、低延時的5G網絡有頗多期待,五年過去,它的發展成果是否符合預期,對各行各業是否真正帶來革命性的轉變,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2021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發表了對5G現狀的看法。他表示,消費者速率十倍提升已經兌現,行業已經有了大量的使用場景,但現在需要的是可持續性更高的商業模式,這就是5G發展的現狀。

    胡厚崑提到,過去業界低估了5G的難度,現在人們低估了5G的成就。站在下一個五年起點,是時候用全新的眼光審視5G了。

    5G帶來商業回報,但缺乏革命性創新

    不可否認的是,5G的確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改變。個人用戶最直觀的感受是手機網速的升級。三大運營商發布的運營數據報告顯示,今年5月,三大運營商5G套餐用戶均超過1億。升級5G套餐,成為一項共識。

    超過6000萬次的全球眾測結果顯示,5G下行速率較4G提升了近10倍,基本兌現了對體驗速率提升的預期?;隗w驗速率的提升,5G也推動了一些新業務的出現,包括高清視頻、VR娛樂、360度自由視角直播。總而言之,在消費領域,5G已經實現了延續性的創新。

    在ToB行業,5G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據統計,目前全球已經開展了10000多個5GtoB項目,在制造、采礦、港口等傳統行業,諸多已經開始推廣復制。

    尤其是對運營商而言,5G直接為之帶來了可觀的商業回報。

    “只要5G用戶滲透率足夠高,一定會在商業回報上有所體現。而一旦超過20%的臨界點,5G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目前,中國、韓國、科威特等國家的5G用戶滲透率已跨越20%的臨界點,運營商已經進入用戶增長、商業回報、網絡建設的螺旋式格局”,華為運營商BG總裁丁耘說。

    但同時,5G目前取得的成績大多是在4G的延長線上創新,缺乏革命的創新。一方面,由于網絡能力和產業鏈發展沒有達到預期,XR、全息、車聯網這些寄予厚望的業務暫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另一方面,5G雖然進入了各行各業,但在單一行業的應用深度仍存在不足。原因是,每個行業項目的差異性太大,產品標準化尚未完善,也缺乏對應的行業規劃和標準,導致項目進展緩慢。

    在業內人士看來,要想讓5G更深入行業應用,不僅要完善5G的覆蓋和網絡能力,更需要推動其與AI、大數據、云等技術的融合。相比起AI和云在toB行業的廣泛應用,5G目前僅僅是可選擇的連接方式之一,如何將5G的傳輸能力發揮到最大,是技術提供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華為無線產品線副總裁甘斌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業內過去的確低估了5G的建設難度。其中一個原因是,toC只有終端用戶、運營商和設備商三方,但是在toB模式下,參與者變得更加復雜,從運營商、設備商、集成商到用戶,從原來的三方關系變成四方甚至五方關系,大規模商用變得更具挑戰。

    而與3G、4G相比,5G頻段高,相同覆蓋下比4G基站數多,高頻信號抗干擾能力弱,增加了建設和運維難度??偠灾?,運營商需要認識到,5G網絡的建設是一項高投入的長期工程,應對其給予足夠的耐心。

    5G軟能力被低估,要為XR爆發做準備

    盡管5G的在行業的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但多年的5G建設也為未來的大規模覆蓋打下了根基。胡厚崑提出,5G toB已經構建了大量軟能力,比如自動駕駛網絡,運營商定位及能力建設、企業通訊標準化推進等能力,這一成就構成未來長期競爭的關鍵優勢。

    但要推動5G大規模商業化部署,現在的軟能力仍然不夠。胡厚崑認為,要在網絡能力上持續提升大上行、穩定時延、并新增感知等網絡能力,同時提升toB網絡的集成交付的效率。他舉例,未來AI質量檢測業務,將從2D擴展到3D,以擴展機器視覺在質量檢測、輔助維護等更多的應用,這就需要上行2-5Gbps的能力,目前5G的上行還存在差距。

    “軟能力的積累,前期的價值會很難衡量,也很難直觀地看到商業回報,但這些能力的積累構成了拉開競爭差距的巨大優勢,對toB的成功不可忽視”,他說。

    至于5G時代消費者業務的創新方向,業內普遍認為是XR(AR/VR)。一個可見的趨勢是,Facebook子公司推出的Oculus Quest 2今年第一季度出貨量超過460萬,成為當下最受歡迎的VR設備,已經成功實現盈利,并有望在今年突破千萬出貨規模。業內普遍任務,千萬級月活躍用戶是XR規模應用產業的拐點,目前來看,這個拐點即將到來。

    網絡能力的缺憾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云XR業務,需要低于10ms的網絡時延,以及超過4.6Gbps的下行速率,當前的能力還無法滿足,因此大部分普通用戶仍然很難擁有XR體驗。加快構建實時通訊和感知能力,也是華為在去年發布5.5G愿景時提出的一個主要提升方向。

    XR內容的豐富程度則決定了這個行業的上限。雖然業內已經有一些落地在教育、游戲行業的內容實踐,但普適性并不強。事實上,XR的內容建設不僅僅是運營商的任務,更是大廠和諸多創業公司的機會。在行業的起步階段,最先拿出好內容的廠商可能是最大的贏家。

    XR的商業落地比想象中更近,這與5G網絡的布局不無關系,但也應看到它當前的局限。無論如何,面向XR即將大規模應用的拐點,現在可能是加快網絡和內容部署的好時機。

    “短短的五年時間里,5G的發展比我們的預期要快得多”胡厚崑說道,應該為現在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道阻且長,全行業應該在網絡、業務、生態上扎扎實實做好,才能挖掘5G更大的價值。【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5G應用淘汰數千“樣板間”項目后,哪些場景正在大規模推廣?
    華為胡厚崑談5G:過去低估了5G的難度,現在低估了5G的成就
    5G消息有望10月下旬全國試商用!數字人民幣錢包已加入5G消息入口
    國產5G小基站芯片步入量產階段 運營商建網成本能否得到緩解?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