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員工1個月未發工資,開啟退費:精銳教育為擴張買單?

    “我們還要退1萬3,已經上過一些課程抵消了部分費用,不然會更高,今天這是來辦(退費)手續,挺可惜的,精銳教育的老師也都挺好的,很負責任,約好時間來上課老師都提前等著。”10月12日,在北京市角門西時代金街2層的精銳教育,一位高二學生的家長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10月10日,一封精銳教育發布的“致精銳學員及家長書”在各大微信群中流傳,“嘗試了各種辦法,做了所有努力,但真的非常抱歉,運營壓力之大確實讓我們不堪重負。經過股東與管理層的慎重商討與決議,我們決定全面轉型非學科業務,并將于2021年10月11日起暫停營業。”——子公司巨人教育9月倒下后,作為股東的精銳教育(ONE)在10月也到了抉擇時刻。

    開啟退費

    10月12日,位于北京市紫金印象教育廣場2層的精銳教育已經大門緊閉,直接進入的1號門也落了鎖,只能從2、3號門爬至3樓再經過擁有多家教育機構門店的走廊再下至精銳教育所在的2層。在其對面機構工作的輔導老師告訴記者,10月11日,精銳教育還有老師在上班。

    位于北京市角門西時代金街2層的精銳教育則依然亮著燈。《華夏時報》記者以家長的身份咨詢值守老師,該老師表示,“具體情況我們也不清楚,我們(老師)這個月沒有發工資,老師們沒有發工資上課也會帶有情緒,現在沒法上課,就通知家長來退費了,公司不發工資,我也可以回家休息,但你放心我每天都會在,你要退費我給你辦理(手續),帶好合同、收據、小票、提供身份證號、開戶行、電話號碼、學生姓名等信息,我現在也是義務(工作)。”

    記者注意到,在該老師的左手邊,已經有厚厚的一摞家長退費信息資料。對于是否有錢退給家長,上述老師說:“我也只能往總部報,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到賬。”

    在另外兩名家長與記者走出門店后,該門店也關閉了電燈,而在今天上午,位于北京市角門西時代金街的精銳教育已經摘掉了懸掛在大樓外的招牌。

    早在10月7日,有關精銳教育創始人張熙的朋友圈截圖在社交媒體流傳,該截圖稱“確實投資擴張太過激進和疏于投資及滑鐵盧,導致今天的局面。”“為了做好教育我真心傾家蕩產了,卻是這樣的結果,好遺憾好后悔。”不過,該消息此后被公開辟謠稱該朋友圈圖片為假。

    但僅幾天的發酵后,假消息似乎在被證實。媒體公開信息顯示,10月10日,多地精銳教育及旗下小小地球校區停課,大量家長聚集上海總部要求退費。

    記者從黑貓投訴上看到,早在今年7月就有消費者提出退費,至今仍未成功。“本人在精銳教育八佰伴校區,一共交納學科類輔導培訓費共計28萬元(這部分金額的課時未上課),為響應國家雙減政策,我于7月份提出退費,要求退回28萬元,校區說20個工作日到賬。等了20個工作日才知道校區根本沒有提交流程。校方繼續欺騙說20個工作日退款。時間到后又說資金被政府接管,不辦理退費。多次跟校方交涉無果。本人的訴求是:希望校區退回學科類培訓費28萬元。不要再互相推諉,踢皮球。”

    上市后擴張

    精銳教育成立于2008年,總部位于上海,于2018年赴美上市。2018年4月10日,精銳教育在北京國貿舉辦了上市答謝會,并確定了精銳教育上市后的發展規劃。在整體布局中首先做的是,先擴充市場版圖以規模擴大增加收入追趕教育雙巨頭(新東方、好未來)。

    張熙當天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高端K12課后輔導機構中,精銳教育在上海占領的市場份額高達26.3%,在全國的市場份額僅有2.4%,第一我們肯定要強化全國的拓展。”

    張熙曾自信地向本報記者表示,“我們希望能更穩健地成長而不是盲目追求速度,所以我們未來幾年也是希望銷售利潤都能保持40%-50%的增長。”“5年內教育行業比較大的幾家公司市占率將從5%提高到20%左右。”張熙向記者預測。

    此后,精銳教育確實開啟了擴張,最為核心的擴張則是收購了巨人教育。2018年10月26日,精銳教育聯合第三方共同收購啟迪巨人100%的股權,精銳教育獲得聯合投資方的全權委托管理公司運營。張熙在收購當天就表示,精銳教育已經與巨人教育達成戰略合作,巨人教育即日起正式開啟獨立獨立上市計劃,目標是3-4年實現上市。

    張熙于2019年4月22日還曾提出,到2023年,巨人教育將在中國建立起500家線上線下結合的校區,完成50萬的學生在讀指標,預計達到50億的生產收入。未來五年,巨人教育將投入20億,其中10億是用于校區的擴張和區域性的并購,5億用于大力開拓素質教育,還有5億投入新技術和教學,以確保完成三五戰略。

    除了巨人教育外,精銳教育2018年以2.4億元收購天津華英,2020年先后以3.11億元收購溢米和1.45億元收購上海優盛。

    目前,精銳教育的業務主要有,精銳VIP,主要包括一對一、一對三輔;精銳少兒教育,主要包括少兒思維語文和少兒英語教學業務;精銳在線,作為線下業務的補充,在線平臺采用與線下同價的OMO模式。

    轉型“無米”可用?

    雙減政策發布后,今年8月11日,精銳教育官方公眾號曾發布《告精銳學員及家長書》,表示原有一對一形式還會繼續堅持培養和學生學習力相關的素質教育。在這個基礎上,將原有的家庭教育、心理輔導、作業輔導、生涯規劃四大塊,加上技術賦能,定位為個性化家庭教育及托管中心。

    而快速擴張也給精銳教育埋下了資金緊張的壓力,令轉型“無米”可用。

    在精銳教育出現問題之前,巨人教育率先一步倒下。8月31日,巨人教育發布致巨人學員的一封信,巨人學校由于經營困難,秋季將無法繼續向學員提供教學服務。由于多種原因,我們也對可能無法滿足家長的退費要求深深自責。

    早在今年8月初,巨人教育董事、CEO羅沫鳴在公司內部群發言稱,隨著“雙減”政策落地,巨人教育面臨著極為艱難的轉型以及更為巨大的經營壓力。此后,在巨人董事會的協調下,精銳教育在自身也面臨巨大困難的情況下,籌集到一筆資金用以支付巨人7月份全體教職員工的社保和公積金,以免社保中斷。

    巨人教育內部消息中,也特別提到“精銳教育自身也面臨巨大困難”。

    截至2018年8月31日、2019年8月31日和2020年8月31日的三個財年,精銳教育營收分別為28.63億元、39.94億元和34.39億元,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則分別為-7.21億元、2.45億元、-7.3億元。

    截至2021年2月28日,其資產總額為70億元,負債總額為68.51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7.94%,主要包括銀行貸款和學生預付學費。此外,截至2021年2月28日,精銳教育收取的客戶預付學費余額為27.31億元;有短期貸款6.73億元,長期貸款8.38億元。

    8月4日,精銳教育收到紐交所發出的警示函:連續30個交易日內,該公司普通股最低交易價低于每股1美元,不符合紐交所規則802.01C的合規標準。更重要的是,一旦接到不合規通知,公司必須在收到通知后六6個月內令其股價和平均股價重新達到1美元以上。在六個月改正期內,如果該股在任何一個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1美元及以上,并且在截至該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的前30個交易日內平均收盤價至少為1美元,則視為恢復合規。若在6個月內改正期到期前未能恢復合規,紐交所將啟動停牌和退市程序。

    截至美東時間10月11日,精銳教育股價收于0.4美元,已經連續56個交日易股價低于1美元。【責任編輯/額發】

    來源:華夏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員工1個月未發工資,開啟退費:精銳教育為擴張買單?
    精銳教育宣稱轉型后遭退費維權 拖欠員工工資多校區已停課
    精銳教育陷入欠薪、退費難 ,從激進擴張到債臺高筑的反思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