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站在十字路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形勢所迫,避無可避,包括幣安在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在“空喊”擁抱監管口號多年后,最終要做出艱難的抉擇......眼下,野蠻生長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但如果仔細去看的話,路似乎只有一條。

    2017年,突如其來的“94”監管,改變了加密貨幣行業的歷史軌跡。

    彼時,國內交易所紛紛選擇出海,這也讓誕生于風口浪尖的幣安,篤定了國際化的發展方針,并在接下來的四年里,快速崛起,成為當下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不過在眼下,走國際化路線、要做更多去中心化事情的幣安,在全球監管的“圍剿”下,低下了自己的頭顱,選擇積極擁抱合規。

    幣安的轉變既是出于自身未來發展的考慮,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個加密貨幣行業大方向的改變。

    形勢所迫,避無可避,包括幣安在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在“空喊”擁抱監管口號多年后,最終要做出艱難的抉擇......

    眼下,野蠻生長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但如果仔細去看的話,路似乎只有一條。

    1.四年輪回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將原本被世界寄予厚望的2020年,肢解得七零八落。

    疫情肆虐,美聯儲大放水,加密貨幣市場走出了令人艷羨的行情,比特幣一度漲到了65000美元左右的歷史高點。

    特斯拉、Paypal等傳統機構躬身入局、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登陸納斯達克、NFT突破圈層、薩爾瓦多將比特幣定為國家法幣……

    加密貨幣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世界產生著聯系。

    然而,轉折來自5月18日。

    當晚,中國央行發文,金融業三大協會發聲: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涉嫌開展非法金融活動。

    消息一出,比特幣應聲下跌,據CoinMarketCap數據,比特幣從此前的45600美元左右,跌至最低30000美元左右,跌幅高達34%。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更是進一步強調,強化平臺金融活動監管,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在此之后,包括內蒙古在內的云南、新疆、青海、四川、安徽等6個省份相繼對加密貨幣挖礦重拳出擊。

    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約談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要求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活動提供賬戶開立、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產品或服務。

    這一消息傳導至市場當天,加密資產市場整體下挫,比特幣從最高36100美元跌至最低31700美元,ETH則由最高2277美元跌至最低1891美元。

    緊接著,在央行發布聲明后,包含中國建設銀行(5.760,-0.06,-1.03%)、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農業銀行(2.930,-0.02,-0.68%),中國興業銀行(17.670,-0.27,-1.51%),以及支付寶等多家銀行和支付機構紛紛發布官方聲明,表態禁止使用自家銀行或機構服務進行虛擬貨幣交易。

    從加密貨幣挖礦到加密貨幣交易的監管風暴席卷而來。

    監管層層加碼,比特幣價格屢創新低,加密貨幣行業人人自危。

    此后的一段時間里,包括火幣、BiKi等投資者耳熟能詳的交易所紛紛停止了新用戶的合約、杠桿等服務。

    除此之外,XMEX、BMEX…….等諸多小交易所選擇關停。

    關停、出海,交易所的境況不由得讓人想起2017年的“94”監管。

    彼時,針對lCO亂象,央行等七部委對ICO和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清理整頓。

    政策下達,火幣、OKCoin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交易所紛紛選擇了“出海”。

    四年輪回,監管愈演愈烈。

    2.野蠻生長的好日子過去了

    不只是中國,事實上全球范圍內,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監管都在升級。

    去年10月,BitMEX遭遇了美國監管機構發起的刑事和民事指控,BitMEX的CTO Samuel Reed還被相關機構所逮捕。

    在此之后,迫于壓力,BitMEX創始人Arthur Hayes在今年4月6日飛往夏威夷投案自首。

    同樣是在4月份,原本志得意滿,謀求上市的Kraken交易所,在監管收緊之后,其CEO Jesse Powell公開表示,不排除在過度監管的情況下放棄美國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誕生于2017年7月的幣安,在同年“94”監管引發的交易所出海潮過程中,踏上了國際化的征程,通過在世界各國的“流浪”和野蠻生長,成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但今時不同于彼日。

    知名媒體人闌夕不久前發文稱互聯網在失去豁免權,而對于加密貨幣行業來說,不受監管約束、肆意生長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

    6月26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對幣安發出警告,稱幣安在英國的活動非經許可,而就在前一天,日本金融廳也對幣安發出了類似的警告。

    過去一段時間里,幣安接連遭遇到美國、英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國家監管機構的調查。

    對于幣安而言,目前已經到了形式所迫,避無可避的關鍵時刻。

    7月27日,趙長鵬連發數條推特,就幣安將擁抱監管、加強合規進行闡釋。

    “我們剛舉行了一個小時的新聞發布會,分享了幣安采取的積極措施和相關努力,以表示我們為獲得更多本地監管者合規方面認同的決心。”

    就在前天,幣安還對平臺內用戶可使用杠桿的最大倍數做出了限制。

    與此同時,幣安還宣布上線了報稅工具API,該工具將幫助幣安用戶追蹤數字貨幣的活動,以確保其符合當地監管機構指定的報稅要求。

    除了限制杠桿倍數,推出報稅工具外,趙長鵬甚至還直接表示,他和幣安都非常愿意聘請一位具備強合規背景的CEO,來表明自身以合規作為組織首要目標的決心。

    就連此前“沒有計劃IPO,計劃做更多去中心化工作”的說辭也變成了“一旦這些結構到位,就更容易進行IPO”。

    2019年6月,幣安遭遇美國監管,并被迫中止為美國用戶提供加密貨幣服務。同年9月,Binance.US出現在大眾視野面前,其出現是幣安為了應對監管以及留住龐大的美國用戶群體的無奈之舉。

    美國的監管問題得以妥善處理后,如今面對全球各國的監管,幣安需要做的更多。

    擁抱監管、合規發展是題中之義。

    3.DEX或許也不能幸免

    事實上,在監管剛剛開始出現的時候,當時有很多人認為,一系列的監管會利好DeFi,特別是DEX。

    甚至有一部分人覺得,完全的去中心化才是應對監管的最佳辦法。

    “其實,這種觀點是有道理的。要么中心化完全合規,像Coinbase以及Binance.US目前正在做的,要么絕對去中心化,搞DAO治理。”加密貨幣從業者長安告訴深鏈財經,“在未來,夾在中間的反而都不會太好過。”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去中心化并不意味著能夠完全規避監管。

    今年6月,包括中國、美國等世界主要國家在內的FATF(國際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通過了新的監管草案。在新增加的內容中,FATF明確地表示:?大多數NFT應被視為VA。?穩定幣應被視為VA。?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不應被視為VA。?去中心化交易所應被視為VASP。?去中心化平臺或DAPP被被視為VASP(到目前為止,相關智能合同開發人員被視為VASP,因為其執行操作的編寫代碼屬于2018年規定的VASP定義)?VA托管服務均為VASP。?任何促進個人之間P2P交易的平臺都是VASP。

    在FATF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VA(虛擬資產),即數字交易或轉移、可用于支付或投資用途的虛擬資產;VASP(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

    作為各個國家聯合起來反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的一個組織,FATF的監管要求往往也是成員國共同意志的體現。

    所幸,目前FATF初步通過的只是草案,其最終決案將于今年10月份推出。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草案最終得以通過,那么就意味著諸如NFT、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平臺以及Dapp等會被納入FATF的監管序列,也意味著未來各國針對去中心化形式的加密貨幣行為也將開展監管。

    不久前,Uniswap以“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為由,宣布將通過切斷接口,來限制對包括代幣化股票、鏡像股票、期權和衍生品等在內的129種代幣的訪問。

    消息一出,很多用戶在推特上指責Uniswap違背了去中心化的精神,不再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

    盡管備受指責,但Uniswap創始人Hayden Adams發推,去中心化并不意味著Uniswap Labs允許用戶在其網站上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雖然體量和用戶還很小,但逐步發展壯大的DeFi正在吸引越來越多行業內外的目光。但與此同時,其無身份認證的特性也讓詐騙、洗錢等行為充斥其中。

    此前,美國SEC主席Gary Gensler曾表示,DeFi可能給美國投資者帶來新的挑戰,也給監管機構帶來了挑戰。因而Gary建議有專門的市場監管機構提供新的防詐和操作的保護措施。

    在7月12日,日本金融服務局也暗示將會出臺針對DeFi監管的相關法規。

    對于中心化交易所而言,面前的監管形勢嚴峻,對于去中心化交易所或者DeFi來說,未來的監管或許也不能幸免。

    4.十字路口

    不可否認,監管的收緊,在一定程度上給加密貨幣行業的整體發展帶來了短期的利空,雖然嚴苛,但也是整個行業無法回避的選擇。

    7月15日,趙長鵬在名為《A Letter from Our CEO: Reflecting on Progress and the Road Ahead》的文章中表示,明確的法規對持續增長至關重要,并認為合規是一個旅程,對所有人來說,意味著加密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畢竟,隨著加密貨幣行業十多年的發展,一文不值的比特幣已經成長為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小眾極客的實驗突破圈層被大公司和金融機構所關注和接納。我們還見證了礦企嘉楠耘智的上市,見證了交易所Coinbase的上市,看到了特斯拉、Paypal等越來越多的公司參與到加密貨幣當中來。

    加密貨幣世界和傳統世界之間正在打破界限、交融滲透。

    對于加密貨幣行業而言,想要持續健康的發展,合規是必然的選擇。對于加密貨幣交易所而言更是如此。

    “我對Coinbase的IPO計劃表示祝賀,感謝它成為加密行業的鋪路人。幣安目前沒有計劃IPO,我們計劃做更多的去中心化工作。”

    2021年3月,Coinbase登陸納斯達克,趙長鵬對Coinbase發出了祝賀,同時也表明了態度:Coinbase選擇合規,站在聚光燈之下,幣安似乎仍然要堅持自我的個性。

    然而,時隔四個月之后,趙長鵬一改之前的說辭,高調表示,希望在各地獲得牌照,并與各地監管機構展開合作。

    幣安用四年時間崛起成長為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眼下監管形勢催人,趙長鵬不得不做出取舍。

    擁抱合規,是成熟的代價,也是行業成長所必須面對、無法逃避的陣痛。

    不過,雖然合規與監管是必然的趨勢,但眼下又充滿著矛盾。

    “事實上,面對監管,對于交易所而言,不論是大交易所還是小交易所,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長安告訴深鏈財經,“交易所這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和目前現有的法律框架之間存在短期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個矛盾源于加密貨幣這一事物走到了現行法律法規的前面。”

    目前,在金融業發達的美國,其針對加密貨幣監管引用的法案法規還是來自于書寫于上個世紀的《1933年證券法》。

    用1933年前的法律法規來強行規范誕生于2008年的加密貨幣,可以想象到會有很多的不適應,這就是當下的矛盾點。

    在倡導“務實避虛”的中國,加密貨幣交易被“一刀切”監管,在更廣泛的世界范圍內,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監管與合規問題還存在法規和制度方面的問題。

    不過,眼下,對于加密貨幣交易所來說,面前是一個十字路口,但走得通、走得遠的路似乎只有一條。【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深鏈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美國國會今日三大聽證會:加密貨幣監管迫在眉睫
    亞馬遜否認“接受加密貨幣付款”傳聞 比特幣漲幅顯著收窄
    英國警方調查洗錢案 查獲價值4億美元加密貨幣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