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漲價對手機行業沖擊大
5月28日,國內一家手機廠商中層人士李明(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直言,在上游供應鏈中,屏幕、內存、主芯片等呈現漲價、缺貨的現象,輔料也有不同程度漲價,對手機行業沖擊大。
5月23日,中信證券發布研報預測稱,展望2021年二季度及全年,預期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速或將放緩,下修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期至13.5億部,同比增長5%;原預期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億部,同比增長10%。
“手機訂單沒什么利潤空間,上游供應鏈不是很想接單。他們可能會把物料拿去做TWS耳機、智能手表等智能硬件,手機行業就承受了一定壓力。”李明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稱,從換機需求來看,國內第一批需要更換5G手機的消費者需求可能已經得到滿足,后續的消費者換機動力或許沒那么充足。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1年4月,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2697.3萬部,同比下降33.9%,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8.1%。4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2142.0萬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7.9%。而3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2749.8萬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6.2%。
受缺芯片等因素影響
5月28日,華南一家手機代工廠商高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目前在芯片等物料供給上,手機廠商的物料到貨時間比原先預計時間有所延后,他們全年的出貨目標也相應往后延遲,智能手機出貨總量自然而然也會降下來。”
對于下調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原因,中信證券認為,一是芯片缺貨影響手機出貨量;二是印度疫情帶來短期不確定性;三是5G換機低于預期。
中信建投認為,印度疫情影響全球手機產能。印度為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制造國,小米、OPPO、vivo、三星、蘋果等品牌及供應鏈均在當地設廠生產。
5月10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布研報稱,印度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對安卓手機市場需求有負面影響。調查顯示,三星、OPPO、vivo與小米均已下修2021年二季度印度市場訂單約10%-20%。預計安卓品牌廠商對2021年下半年與2022年的訂單展望將趨向保守,5GSoC芯片出貨可能低于市場預期。
5月11日,招商證券發布研報稱,考慮到中國市場需求放緩和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二季度的手機銷售將遇阻力。調查顯示,自春節假期以來,中國市場每周智能手機銷量大多呈下降趨勢。小米、OPPO、vivo均調低其2021年出貨量目標。
拓展新領域分散風險
李明對中國證券報記者直言,雖然手機出貨量受影響,但是該公司增加了筆記本、平板電腦、手表等消費者電子產品訂單。一方面是為了分散手機出貨增速放緩風險,另一方面這些產品需求旺盛,出貨增長快,呈現高增長趨勢。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有投資者咨詢上市公司是否受到安卓手機廠商下調出貨目標影響。5月28日,麥捷科技在互動易表示,公司目前經營狀況持續穩定,產品訂單較為充足。面對疫情可能導致的下游客戶需求發生變化的風險,公司采取不斷拓展產品應用領域及客戶的策略來做積極地應對,盡量避免或減輕受單一客戶或少數客戶影響過大的經營風險。
5月27日,順絡電子在互動易表示,公司的產品為電子基礎元器件,電源管理及信號處理元器件需求量旺盛,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通訊、消費類電子、汽車電子、工業等領域。目前公司訂單充足,產能利用率較高,公司擁有眾多的大客戶,資質優良,資源豐富,對單一大客戶依賴程度不高。
Wind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2家手機產業鏈公司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共達電聲、精測電子等8家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喜。立訊精密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18億元-32.99億元,同比增長15%-30%。
立訊精密表示,對于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長情況,受個別產品的影響,同時在疫情、海外消費能力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公司仍然一如既往地注重中長期發展,上半年產品線都有相應的成長。在消除個別產品波動的影響后,公司預計將一如既往地實現增長。
共達電聲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5億元-0.6億元,同比增長1220.50%-1484.60%。共達電聲表示,相比上年同期,主要是公司加強市場開拓,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使高毛利率產品銷售額占比增加所致。【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中國證券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