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當天,美國總統拜登喊來了臺積電、三星 、英特爾、美光科技、AMD在內的19家全球巨頭召開芯片峰會。當天,拜登還給這些企業的CEO們分享了一個好消息,就是他對芯片產業的總價值500億美元(折合約3275億元人民幣)制造和研究計劃目前已經獲得了兩黨支持。
與此同時,拜登還試圖在其基建發展方案容納更多扶持半導體供應鏈的內容。據《信報》網站4月14日最新報道,美國參議院打算在今年4月推動半導體生產立法投票。此外,美國還打算出臺《美國競爭法案》(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Act),以預防來自中國等國家在高端科技領域的趕超。
據悉,這項方案計劃重新調整該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打算在5年時間內撥款1000億美元(折合約6537億元人民幣)加強對科技、運算、人工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研發。就在今日(4月14日)之內,美國參議院將就這一法案舉行聽證會,預計所需的資金將納入拜登提出的2.25萬億美元的基建發展方案中。
然而,美國政府躊躇滿志之際,卻遭到業界“大潑冷水”。英國媒體在一則報道中指出,美國打算重整半導體供應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計算機芯片為例,其生產的步驟就多達1000多個、另外還涉及將近70個獨立的跨國合作、還有一系列專業公司的零部件供應。
美國巨頭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的掌門人就指出,試圖在一個特定的地方建一條完整的芯片供應鏈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成功了也將付出昂貴的代價。
不過,這也僅僅代表了部分芯片制造商的想法。今年2月11日,包括英特爾、高通、美光、AMD等在內的多家美企致信拜登,請求政府抓緊時間改進本土的半導體生產局面,否則美國將處于不利地位。
美國機構此前給出的數據顯示,美國在全球半導體制造的占比已降至12%,此前巔峰期一度達到37%。但是在銷量方面,美企依然具有優勢。在2020年,美國半導體企業的芯片銷量占據了全球高達47%的比例。
為了進一步發展本土的芯片制造,美國芯片制造的“獨苗”英特爾就在3月下旬宣布,接下來將斥資200億美元(折合約1303億元人民幣)建2座新工廠,以擴大旗下的晶圓代工業務,并與臺積電、三星等芯片制造商展開直接競爭。
然而,按照美國此前公布的多項芯片出口禁令,尤其是與中企華為、中芯國際等相關的限制,即使在產能上實現了擴張,美國巨頭們卻沒法與重要的中國客戶做生意,估計會讓日韓等競爭對手搶走不少市場份額。
臺積電日前也含蓄地表態稱,從經濟效益來看,美歐當前試圖擴大半導體工廠的產能來滿足自身需求,是不切實際的做法。尤其是,如果將整個半導體供應鏈轉移到美歐,那將產生大量的“非盈利產能”。
當前,中企正轉向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芯片制造商加大合作。其中,韓國就有將近30%的芯片產品出口至中國。受益于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今年1-3月,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芯片出口業績預計將同比增長13.6%,有望創下自2018年以來季度增長新高。【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金十數據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