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博有人爆料說,美國亞馬遜下架了全部中國棉織品,消息一出就上了熱搜。
但當時小王立即搜索了一下亞馬遜下架中國棉的新聞,并沒有看到相關報道。
微博上的爆料還在繼續發酵,一份疑似亞馬遜發布的通知引起廣泛關注,上面要求賣家首先要自我保證賣的商品不含新疆棉,還要提供6份訂單及發票,從棉花原絲采購到棉線,都要作出保證,要求極為苛刻。
爆料人說,一般賣家不可能出具上述各項證明,那么唯一的結果就是:亞馬遜中國商戶被逼無奈,離開亞馬遜。
而事實是這樣的嗎?小王今天找到多位亞馬遜中國電商求證,令人意外的是,他們都非常淡定!
事實一:亞馬遜尚未下架全部中國棉
事實二:亞馬遜確實發布供應鏈禁令
但是這條禁令是之前就已經生效的,從文字上看并沒有提到新疆,而是點名了土庫曼斯坦或烏茲別克斯坦等地。
現在在亞馬遜搜索“新疆棉花”,已經找不到任何信息。在產品介紹中,一般商家都會填寫材質,越詳細越好。而大部分商家都出于謹慎,刪除了任何與之相關的信息。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商家單純的“棉織品”,仍然在繼續銷售。
事實三:過海關有風險
亞馬遜中國電商說。現在美國海關抽查概率大了,確實是越來越嚴格。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聽說過海關對于棉產品進行特殊抽查的情況。
亞馬遜中國電商目前并不焦慮的三大原因在于:
第一,亞馬遜中國電商并沒有因為棉織品而遭到大面積下架;
第二,大部分電商并沒有收到網上流傳的出具“自我保證書”通知;
第三,亞馬遜很難全面封殺新疆棉。
除了中國賣家,全球很多紡織品賣家的原材料都是來自中國,比如東南亞制衣。用亞馬遜中國電商的一句話來說:亞馬遜不會自斷財路。
美國為何難禁新疆棉
首先,中國一直是美國服裝出口的第一大國,雖然因為此前的貿易緣故,中國占美國服裝進口的比重從40%降低至36.6%,但是中國生產的服裝依舊占據著美國服裝消費的主要市場。
此外,隨著紡織業向東南亞的轉移,美國對于越南,印尼以及孟加拉所生產的服裝進口比例在逐年提升,但東南亞的很多國家,由于棉花生產力的不足,棉紗等原材料也同樣來自于中國。例如越南每年進口棉紗中,從中國進口的棉紗比重就占到50%以上,而越南所生產的服裝中,近一半都直接出口到美國。而這些棉紗中,超過80%都來自新疆棉。
新疆棉一直是中國紡織業的支柱。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紡織品中的棉花主產地就是新疆。1949年,新疆棉只占全國產量的1%,等到了2012年時,新疆棉的產量占比已經超過了50%,而在2020年,新疆棉的年產量大概在500萬噸左右,這占到了全國棉花總產量的87%,在全球每年2500萬噸的棉花總產量中,占到了20%左右。
這主要得益于更加科學的棉花種植以及機械采棉的發展。根據中國農網數據,2020年新疆棉的播種面積為2419.6萬畝,其中機械采棉的面積為1689.6萬畝。而2021年新疆將會繼續加大機械采棉的效率,向全程機械化轉變,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率達到88%。
可以說,新疆棉不僅支撐著中國紡織業的發展,同時也支持者全球的服裝行業。這里不僅僅是早20年的快消時裝品牌與廉價的山寨貨,隨著中國在全球棉紡產業鏈上工藝的不斷升級與進步,以及新疆棉本身高于全球棉的品質,一線品牌例如Prada,Coach,Murberry等品牌的原料都離不開新疆棉。
目前全球棉花產量最大的三個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印度。而目前印度與美國依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棉花減產嚴重,這也意味著美國對于中國市場的依賴將會更加嚴重。一旦嚴格禁止新疆棉,那么對于美國成衣市場一定會帶來大幅度的價格波動。這也是亞馬遜選擇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下臺前的禁棉令
其實美國對于新疆棉的禁令,是特朗普政府在今年1月時所頒布,當時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宣布,美國全面禁止進口新疆生產的棉花制成的原纖維、服裝和紡織品,即使是在第三國加工或制造的也是如此。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隸屬于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根據預估,美國在過去一年從中國進口了約90億美元的棉花產品。
不過這一禁令所發布的時間值得尋味,1月份時特朗普的總統任期來到倒計時,在這個時候特朗普放出這一狠招,很顯然是為了出一道難題,留給他的繼任者拜登。
現在拜登政府不僅沒有解決問題,而是朝著更復雜的方向走去。3月22號,拜登政府聯合歐盟、英國、加拿大宣布新一輪的制裁行動。中方立即作出了堅決回擊。3月27號,美國白宮和國務院表態,支持美國歐洲企業棄用新疆棉,并把美國與歐洲服裝企業,在中國遭遇抵制歸因于“中國社交媒體運動”。
在這場輿論戰中,西方社會卻以一直以來的傲慢態度,對來自中國的回應和解釋充耳不聞。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吳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她擔任首席代表八年了,帶領團隊嚴格執行良好棉花三重標準。首先是生產者單位進行自我評估;然后由良好棉花上海團隊進行可信度審核;最后由第三方的審核機構出具單獨驗證報告。為了回應境外對于新疆棉花的質疑,良好棉花上海代表處對新疆項目進行了嚴格的復查。結論就是:在中國地區,良好棉花協會沒有發現任何一例,有關強迫勞動的案例。
但吳艷的團隊向良好棉花總部提交了兩份調查報告,還匯總了瑞士通標公司等第三方檢測機構歷年檢測報告,并且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和其它相關利益方一再重申,沒有在中國發現強迫勞動案例。但瑞士良好棉花總部無視這些報告,并暫停對新疆棉的認證。
在這背后的原因很復雜,包括所謂的國際人權機構頻頻施壓,而這些機構背后的利益相關方大家也能夠猜想到。
而在這場意識形態、外交、地緣政治的較量中,首當其沖的受害者是全球消費者。美國動輒發動制裁的做法,早已被證明行不通,甚至適得其反。在特朗普時代的各種禁令下,2020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7.9%,進口增長9.8%,貿易順差3169億美元。在各個國家經濟相互交織,相互融合的今天,為何美國總是認為發動制裁就能解決問題呢?
隨著中國經濟在國際貿易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我們同時也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參與并制定行業標準,共同創建貿易規則,通過政策法規構建符合共同利益的國際標準體系、并且不斷的壯大國際話語權,以維護好新疆棉以及更多的中國其他產業。【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冰汝看美國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