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一名信徒的自白:比特幣,已失去了“初心”

    自誕生之日便飽受爭議的比特幣,近期隨著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背書而暴漲,并于2月17日突破52000美元大關。比特幣在爭議之中也收獲了不少擁躉,連老牌金融機構也紛紛入場。但同時,一些曾經的比特幣信徒卻陷入了迷茫。他們認為,今日的比特幣與最初相比,已然面目全非。

    亞歷克斯?皮卡德曾是比特幣的終極信徒。

    27歲時,皮卡德辭去了在南加州薪酬優渥的貿易工作,轉身投入了這場比特幣革命。他遠赴華盛頓州中部一個小村莊,在一個電價便宜、被果樹環抱的村莊里,包下了多個車庫挖比特幣。隨著加密貨幣概念暴漲,皮卡德的這個由集成電路驅動的“主機農場”,每天的收益可達上千美元。

    但是,在皮卡德看來,這場冒險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改變世界。

    “比特幣由‘限制供應’的計算機協議控制,而不是由‘創造供應’的官方控制——這就是它的吸引力所在。”他告訴《財富》雜志,“美元、歐元越印越多,通貨膨脹加劇,這些貨幣的價值就被侵蝕得越嚴重,而比特幣不會這樣。”

    “我相信,用比特幣錢包直接在亞馬遜上購買視頻游戲,在旅游網站上購買機票,中間不用兌換美元,這才是未來的趨勢。”

    巨大的電力需求使當地電網不堪重負,在2018年比特幣價格大幅回撤前,皮卡德停止了這場挖礦冒險。

    他被調到加州擔任銳聯資產管理公司的副總裁,該公司監管著價值1450億美元的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在新的崗位上,皮卡德負責研究不同資產類別的回報,尋找最小化交易成本的策略。

    站在主流金融領域的視角,皮卡德對于比特幣背離最初愿景的程度感到震驚。

    “由于四年前犯下的錯誤極大地增加了交易成本,比特幣從未成為真正的線上現金系統。”皮卡德說,“比特幣應當成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一種提供通脹保護的數字黃金。但現在,它的波動性太大,不適合作為價值儲存手段。支持者們完全忽略了數據的情況。”

    讓皮卡德感到震驚的是,從日常消費貨幣的最初使命開始,比特幣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敗的——雖然價格飆升至新高,但原因并不是比特幣能夠投以實際用途(連投資產品黃金都是珠寶制造的主要原料),而是成為一種投機工具。

    “一個投機者確信他能以更高的價格把它賣給另一個投機者,這是比特幣現在唯一的價值。”皮卡德說。

    在皮卡德看來,比特幣從10月份的10500美元飆升至2月7日的40000美元,形成了一個“超乎以往的巨大泡沫”,和以往所有的泡沫一樣,“比特幣泡沫”終將破裂。皮卡德為銳聯資產管理公司網站寫了一篇文章,講述了他曾作為“比特幣斗士”的動蕩命運。

    比特幣101

    皮卡德是一名訓練有素的機械工程師,曾在位于加州溫暖的新港海灘的一家量化投資公司工作。

    皮卡德從2013年開始交易比特幣,到2017年初,他決定把交易所得收入投入到挖掘價格飆升的加密貨幣的設備中。他花了30萬美元購買了大約100臺配備了專用ASIC芯片的電腦,這些芯片只有一個功能:挖比特幣。他在地圖上搜尋成本最低的地點——除了設備,電力是挖比特幣最大的成本。

    最終他在華盛頓州的韋納奇找到了合適之地。這是一個約有3萬人口的飛地,坐落在一個盛產谷物的山谷中,距離西雅圖以東3小時車程。韋納奇自稱是“世界蘋果之都”和“大西北地區傳送帶的搭扣”——后者描述了它的位置,是在位于哥倫比亞河上的水力發電大壩“帶”的中間。

    韋納奇擁有的大型水電站,以每千瓦時3美分的價格出售電力——這是全美最低的價格。他把裝著22臺大型機的臨時鋼絲架裝進自己的車庫里,然后便開始了比特幣挖礦之旅。

    當時,每10分鐘就會向挖礦成功者發放12.5個比特幣的“區塊獎勵”,以2017年年中價格計算,一個比特幣的價值為2500美元至3000美元,每小時發放75個比特幣,也就是約20萬美元。

    皮卡德的主機每隔10分鐘就產生數百萬個“哈希函數”,這些函數是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長串,從不同數量的0開始。他加入了一群由其他挖礦者組成的隊伍之中,成員們將自己的計算能力凝聚起來。當隊伍通過在一個新區塊“求解哈希值”而擊敗其他挖礦者時,皮卡德將分到獎勵。

    暴漲發生

    在2017年的繁榮期,比特幣價格不斷上漲,獲勝的獎勵也越來越大。那一年,比特幣的價格飆升了20多倍,達到2萬美元。

    皮卡德回憶說,他的計算能力只占整個市場的1%,他的收益也與這一份額相當。這樣的規模之下,他一天能賺4000到5000美元,如果這種繁榮持續下去,一年的收入將達到180萬美元。

    那時開始,皮卡德擔心起投機狂熱的發生——這一漲幅遠遠超出了一個可靠貨幣的正常波動范圍。這也標志著,比特幣開始從初具規模的、逐漸為大眾所接受的消費者交換媒介,變為一個數字賭場。

    最開始的時候,皮卡德認為,隨著比特幣在轉賬和購買商品方面越來越受歡迎,其美元價格將變得相對穩定。當時他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對美元會升值,因為比特幣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

    此外,比特幣還提供了一種更快、更便宜的匯款方式,還承諾將商戶為信用卡交易支付的3%的費率降至幾美分。

    皮卡德喜歡向朋友們展示比特幣是多么便宜且好用。

    皮卡德說:“在2013年到2014年期間,我去新港海灘的酒吧時,樂趣之一就是讓朋友請我喝一杯啤酒,然后告訴他們,我會用比特幣向他們付錢。我還向他們展示如何在iPhone上下載比特幣錢包,支付瞬間就能完成。”

    當時,通過電子轉賬可能得花費50美元,還要等待幾天時間,而當時,諸如Apple Cash這樣的網站還不存在,或者尚處起步階段。皮卡德這群人,就已經開始以毫秒為單位,以一美分一次的價格交易數字現金。

    “你可以感覺到它的魔力。”他驚嘆道。

    在最初幾年,比特幣確實有可能成為在線支付領域的巨頭。當時,它似乎正慢慢實現其創造者的愿景。

    比特幣的創造者以筆名中本聰,撰寫了推出加密貨幣的著名論文。中本聰認為,這一構想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小額隨意交易”,并大幅降低購買成本。從2014年開始,包括戴爾、艾派迪和視頻游戲銷售商Steam在內的一些零售商,便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

    但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夏天之間,比特幣玩家和其他入局者在其價格跳水后,大部分都放棄了這種加密貨幣。

    皮卡德說:“在2017年底,比特幣貶值最瘋狂的時候,在一些網站上用比特幣支付的費用已從20美分變成50美元。”

    “即使到了現在,把比特幣從一個錢包轉到另一個錢包的成本也要大約10美元。”

    在禁用比特幣支付時,Steam提到其“飆升”的交易成本及其“通證”極高的波動性。如今,一些新的付款工具又正在步入比特幣的后塵,以微薄的成本在互聯網上擠占現金的使用空間。

    超負荷運轉

    好景不長,皮卡德并未長久地從比特幣中獲利。

    2017年12月,當地公用事業公司因其電網超負荷運轉,而將他的挖礦設備關閉。于是他離開那片荒野之地,前往加州,并緊守著他的比特幣,但2018年比特幣的暴跌又抹去了他大部分的身家。他虧本出售了自己的設備。

    他如此信任的比特幣怎么會崩潰得如此之快?

    皮卡德指出,比特幣“需要大范圍的商用才能成為一種可流動的、穩定的貨幣。”

    皮卡德說,2017年8月發生的一起關鍵事件,使得比特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場對架構進行的根本性改革,使其無法用于購買商品,以至于“亞馬遜和任何其他電商網站都無法將其用作交易貨幣。”

    他說,挖礦社區擬定了這樣一項規則,即限制每十分鐘增加到“區塊”中的數據量,不得超過一兆字節。每個區塊包含約2200筆交易的數據。其中包括比特幣的買賣雙方交易、轉賬的數字地址。

    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是賣方的數字“簽名”,用以驗證他們對比特幣的所有權。但由于礦工和投機者在2017年比特幣風暴中的交易速度如此之快,一兆字節的限制顯然會造成瓶頸。

    因此,礦工們決定通過取消賣方簽名的方式來節省每個區塊的空間。這種對比特幣軟件提出的更新被稱為“隔離見證”,指將賣方簽名與區塊中的其他數據分離的過程。并非所有交易都消除了簽名。此舉能有效地使每個區塊中允許的最大交易量增加一倍。

    皮卡德說:“盡管如此,交易的需求依然很大,所以即使放開了部分限額,交易量也有限。”

    取消簽名的方式原本可以使比特幣的交易量增加三到四倍。但這其實沒能奏效。皮卡德說:“隔離見證頒布后不久,需求增加了100倍。”他解釋道,這一變化破壞了比特幣的初始規則:“中本聰說,‘我們將一種電子硬幣定義為一條數字簽名鏈。’”

    “在2017年8月之后,簽名不再是交易的一部分,或者不再是區塊鏈上的一部分。實際上,簽名是被包含在了單獨的文件中。”

    這一變化對交易雙方造成了兩個負面影響。

    首先是他們對比特幣失去了信心。正是簽名顯示了比特幣的所有權鏈,確保賣方以通證形式支付的是比特幣,并證明他們并非在洗錢或者從事其他非法行為。而取消簽名會增加交易者接手新的比特幣的風險。

    第二個缺點是費用大漲。隨著交易量的增加,超過了每個區塊的容量——現在仍然如此。因此,發往指定商戶或轉到買家錢包的款額,排在一個稱為“礦池”的隊列中,依次等待進入一個區塊。

    然后,每筆交易都必須由礦工“認證”或“確認”,才能進入一個區塊,并使交易雙方獲得各自的報酬。賣方都想讓自己的交易進入下一個區塊盡快進行,因而展開激烈的競爭,迫使他們向礦工支付越來越高的費用,才能擠到隊伍的最前列。

    正是這個瓶頸,使這項費用從2010年代中期的1美分增加到10美分,在高峰時期更是高達50美元——今天約為10美元。

    皮卡德說:“這種轉變使比特幣脫離了日常的購買和轉讓,也改變了它的原貌。”

    他說,如今,比特幣的新擁躉正在自欺欺人,將這種加密貨幣視為一種儲值和對沖通脹的手段:“他們稱其為‘數字黃金'。”但是,即使通貨膨脹,黃金的價值從長期來看也不會改變,因為它是一種具有實際用途的商品,其開采成本和價格往往會隨著整體價格波動而下降——盡管在此期間會有很多大起大落。

    但可以肯定的是,黃金也是投機者的最愛。而在最近的歷史上,其最大的波動是從2019年11月的每盎司1476美元漲至2020年8月的2067美元,漲幅為40%,此后一路下跌到目前的1857美元。從2013年中到2017年中,它的交易價格在1100美元到1300美元之間小幅波動。

    越來越多的崩潰

    如果說黃金的走勢還只是顛簸,比特幣就像坐上了最瘋狂的過山車。正如皮卡德所指出的,它的暴漲和暴跌完全與投資者對未來是通脹還是通縮的預期無關。

    他說,在2018年,盡管比特幣下跌了83%,但未來五年的預期通脹仍穩定在2%(以5年盈虧平衡通脹指數衡量)。然后,比特幣從2018年底開始急劇飆升,當2020年底已是原來的七倍時,通脹指數再次表明,比特幣快速上漲的價格對通脹沒有構成任何風險,依然是2%。比特幣瘋狂起伏時,通脹的預期卻趨于平緩。

    皮卡德總結說:“比特幣的極端波動性意味著,它并不是可靠的儲值手段。它不再被用作可流通的交易貨幣。在商業界,他們說這是一筆可以'穩持'(即不管價格漲跌,都堅持持有)的重要資產。但除了價格走勢圖外,投機者也拿不出什么證據來說明,這是一筆不錯的投資。”

    早期,比特幣的支持者們希望,他們可以不用再先把比特幣兌換成美元,而可以直接用他們的比特幣購買一切物品。“現在,要想用比特幣買什么東西,首先必須通過Coinbase或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將其兌換成美元,還要在采礦費之上再支付一筆額外的交易費。”

    正如皮卡德指出的那樣,比特幣市場的每一次繁榮都會以悲劇收場,他希望這次也是一樣。

    他說:“它不再有改變社會,改善人民生活的機會。”

    幾年前,皮卡德在紐波特海灘酒吧交易時,他覺得這像“魔法”一樣神奇,而現在再回首,他依然覺得那像一種“魔法”——只不過是讓人瘋了的魔法。【責任編輯/慶華】

    來源:財富中文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一名信徒的自白:比特幣,已失去了“初心”
    比特幣連創新高站上5.2萬美元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入場
    比特幣超級牛派認為最終將達100萬美元并成儲備貨幣
    美聯儲繼續寬松、道指再創歷史新高 比特幣突破52000美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