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前景不明,手機貸模式難持續?風險不可控,模式不確定,市場拓展成問題,小額貸款未來必將是BAT巨頭的天下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催生了更多創新和顛覆的模式,以互聯網金融為例,余額寶和P2P理財的崛起讓大家看到了互聯網金融巨大的發展潛力,在這種背景下,更多的企業想從中做文章,在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分得一杯羹。


    這本來是好事兒一件,但具體到不同的模式,其情況有所不同。雖然余額寶和P2P徹底打開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空間,但這一領域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P2P理財所存在的倒閉、跑路等等,讓整個行業開始重新關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問題。

    實際上,除P2P理財之外,互聯網金融的其他細分模式也不能說是無懈可擊,除余額寶這種模式很靠譜之外,其他模式在可行性上并不完全經得起推敲。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網上廣泛討論的小額現金貸就是其中之一,那么這種模式到底有什么問題呢?發展前景又如何呢?

    以手機貸為例,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正是小額現金貸,據介紹,手機貸主要針對的是收入較低的月光族,這些人可能會被銀行拒之門外,因此,他們可以提供小額貸款服務,解決這些人的消費需求。而且,手機貸還采用了P2P模式,為什么是P2P呢?前端是有資金需求的用戶,而后端則是為平臺貢獻資金的投資者,其中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VIP投資人,就是一些資金充裕的朋友提供資金;另一類是最主要的,就是和很多理財類P2P平臺合作,通過理財產品的形式聚合投資人。

    看上去這種模式很美,但筆者卻要提出一些質疑,這些質疑關系到手機貸未來能否做大做強,是死是活。

    手機貸如何保證安全性?

    首先,手機貸如何保證安全性?筆者下載了這款APP來試用,軟件倒不復雜,但越不復雜卻越讓我擔心?既然涉及到資金問題,平臺如何保證基本的安全,我們知道,現在網上木馬、病毒是很多的,而用戶要正常借款,必須輸入相關的身份證信息,工作信息等重要信息,其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隱患不得不防。由于目前使用這款APP的人還不多,因此網上也并沒有出現相關的不安全報道,但這些潛在的風險恐怕也值得大家警惕。

    除基本的信息安全之外,大家更關心的恐怕應當是資金安全。剛才提到,平臺必須要有人去投資,你才能借到款,這樣說來,這和P2P網貸倒有一些類似之處。不過P2P網貸主要是將錢借給大戶、企業、機構等等,而手機貸主要是針對個人消費者,而且額度不大。

    眾所周知,P2P網貸出現了很多卷款跑路的情況,其原因無非包含兩個層面,第一是平臺投資的項目出了問題,導致無法按時收款,最終平臺資金鏈斷裂,迫不得已跑路;第二是平臺從一開始就在設局,吸引廣大投資者來投錢,前期用他們的資金發放投資收益,但吸納的資金到一定的量之后立馬跑路,這就是典型的龐氏騙局。

    那么,小額現金貸會不會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呢?筆者不敢說,但要讓我把錢投到手機貸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我還真不放心,即便它不會跑路,我也擔心借款人不誠信,導致我無法按時收款,因為在資金真正出現問題時,你指望平臺去幫你催款、彌補你的損失,我只想說你比阿嬌還天真。

    對于這種風險,手機貸是怎么解釋的呢?很可惜,在手機貸的很多宣傳軟文和新聞報道上,我并沒有看到相關的風險提示,也沒有具體的說明。不過在一篇文章中,我看到了如下內容:

    “但基于目前國家對P2P的監管,投資人和借款人必須是一對一的關系,手機貸創始人俞亮稱,他們都會簽訂三方協議,按照監管要求,完成一對一的工作。”

    實際上,這里面已經側面隱含了風險提示,可惜的是,手機貸沒有直接向投資者和用戶說明一對一之后,萬一遇到資金無法回收的情況,如何解決。

    所以在筆者看來,手機貸所建立的模式,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其中的風險不可估量,如果投資者要真想往里面投錢,最好三思而后行。

    手機貸商業模式靠譜嗎?

    接下來來討論第二個問題,手機貸商業模式靠譜嗎?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手機貸的主要收入是借款人申請貸款時交納的手續費,一筆在30元左右,而借款人每天萬分之五的利息收入則全部歸投資人所有。

    我相信了解過信用卡的人都知道,信用卡刷卡是免手續費的,而且一般頭年刷夠六次,還會免第二年年費,有的銀行還和洗車場合作,推出刷卡送洗車的服務。同時,信用卡還存在一定的免息期,也正是這個免息期的存在,才讓信用卡變成了掙錢工具。可以看出,信用卡的使用成本是很低的。

    對比一下手機貸,既要給手續費,又要給利息,和信用卡相比有什么優勢?對此,手機貸的說法是,信用卡門檻較高,我們門檻低,借款相對容易。不過,現在信用卡的門檻實際上也不高,一般月入兩三千的人也隨便辦理信用卡,可見手機貸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話又說回來,如果連信用卡都無法辦理的人,你會相信他的信用?你會把錢借給他用?你相信平臺會幫你控制風險?

    所以,手機貸的市場拓展是個大問題。手機貸創始人俞亮透露,去年在沒有大力推廣的情況下,手機貸APP的下載量已突破100萬,發放信用貸款40多萬筆。這個數據有沒有水分,大家去想。不過我對身邊的十來位朋友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身邊幾乎沒有人愿意選擇手機貸的,因為借款成本太高,而額度又太小,純屬雞肋。再說,即便手機貸能維持住這種態勢,微薄的手續費恐怕也不夠正常開支吧。

    小額貸款必將是巨頭的天下

    最后一點,筆者認為,小額貸款必將是BAT這類巨頭的天下。首先,資金不是問題,因為自己企業就有錢,不需要再向第三方借錢;第二,用戶不是問題,BAT本身就有很多用戶,無需花費多大成本即可進行市場拓展;第三,對用戶信用可以進行更綜合的判斷, BAT用戶數據豐富,對用戶的信用可以進行科學、合理的判斷,無論是在資源上,還是在技術上,都比手機貸這種小公司強很多;第四,BAT有更廣泛的生活服務,比如網購、團購等等,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消費場景,形成從借錢到消費的完整閉環。

    反過來看手機貸,除了提供基本的借款服務之外,你還能用到什么服務?如果你把借的款拿到其他平臺上去消費?那么這個成本可能又上去了,因為一個環節分成多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想從中賺錢,成本怎么會不提高呢?

    對BAT等巨頭而言,現在他們也開始重視小額貸款這一細分市場,可以肯定的是,手機貸這種平臺在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未來遭遇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通過上面對比分析下來,你覺得手機貸這種平臺還有多大的發展潛力呢?當然,也許他們并不擔心,因為剛剛才完成了一筆融資,對創業者而言,融資燒錢很正常。不過,如果只燒錢而沒成績的話,投資者還會繼續追加投資么?賬面上那點錢又能燒多久呢?【責任編輯/春田】

    王易見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作者系IT評論員,業界觀察家, QQ:543415188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前景不明,手機貸模式難持續?風險不可控,模式不確定,市場拓展成問題,小額貸款未來必將是BAT巨頭的天下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