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命了。”大星嘆了口氣。
2018年年底,從事游戲開發的大星被廣州某大廠裁員,以前他稍有不順就裸辭,但這次被裁后,大星發現,就算自己有能力,也很難找到好工作。
失業半年后,大星在小公司找到新工作,薪水降級,工作量加倍,他每天堅持加班到晚上9點,目的只有一個:保住這口飯碗。
大星遭遇的背后,是整個互聯網行業長達3年的裁員潮。
從2018年6月數百家 P2P 平臺的接連爆雷開始,整個中國互聯網市場在高速發展20年后,踩了一腳剎車。
根據脈脈數據研究院的數據,2018年互聯網企業的人才凈流出占比提高了161%。光是在2018年年底,京東、知乎、美團、摩拜、網易、斗魚、美圖、宜信、趣店等數十家互聯網企業相繼傳出裁員、優化、末位淘汰的消息。與此同時,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18年第4季度互聯網行業招聘崗位同比減少20%。
2019年百度、美團、知乎、滴滴、網易、熊貓TV、暴風、愛奇藝、優酷、新浪等互聯網公司再傳出裁員、優化消息,滴滴一次性裁掉2000人;京東裁員8%,按照京東超過16萬人的員工數量來算,1萬多人將失去工作……
到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智聯招聘的統計數據顯示,10.64%的企業可能倒閉、破產,近三分之一的企業縮招,12.59%的企業裁員。
前有瓜子二手車、蛋殼公寓等公司裁員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大片吐嘈聲,瓜子二手車西安分公司的20多名員工拉出橫幅抗議:抵抗非法變相裁員。蛋殼公寓在上市10天后宣布裁員,被員工吐槽:假借疫情變相裁員。
后有瑞幸財務造假導致大部分員工被動離職。愛奇藝則再傳裁員消息,商業化部門裁員30%。
這場綿延3年的裁員大潮下,錘子、摩拜賣身、暴風退市、熊貓TV破產倒閉,除了字節、拼多多之外,一線巨頭、獨角獸諸如BATJ、美團、滴滴、網易等企業也傳出過裁員或者停止招聘的聲音。
被裁員的職場打工人,各有各的悲苦。有網易員工控訴公司暴力裁員,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被趕出公司。也有像直面派(ID:faceurhart)此前報道的《被大廠裁員后,中年程序員的人生雪崩了》里的吳東(化名),盡管有10年工作經驗,又在大廠歷練3年,但技術跟不上時代發展,失業2年后絕望到準備送快遞養活自己。
直面派試圖還原裁員潮下的眾生相。他們有初出茅廬的應屆畢業生,也有互聯網行業老兵,有人因為裁員對互聯網喪失信心,也有人被裁員后事業柳暗花明。在他們身上,能照見時代刻在他們身上的最真實印記。
A
大星,廣州某互聯網大廠游戲市場人員
2018年年底裁員,“失業后我才發現,原來我真的會找不到工作。”
裁員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工作。特別是我這種游戲從業者,連轉行都做不到。
2018年8月國內的游戲版號被凍結后,騰訊、網易這類大廠都得瑟瑟發抖,我所在的大廠,游戲只是一個邊緣業務,很快就決定收縮業務裁員。
我當時剛來大廠1年,聽領導說公司要裁員的時候,覺得這事兒不可能會落在我頭上。畢竟我年輕,工資低,工作業績不差,沒理由裁我。但是領導告訴我,公司的裁員規則是先裁新人,后裁老人。整個部門都經營不下去了,我這種各方面不出彩的人,自然留不下來。
這是我第一次被裁員,沒什么概念,當時就覺得,自己年輕,能力不差,有跳槽經歷,壓根沒想過自己會找不到工作。
等2019年年初找工作時,我才發現,求職變得無比艱難。就算我每天刷招聘軟件100遍,投遞的崗位跟咸魚一樣,一點反應沒有。
游戲行業已經到了寒冬期,我不想繼續耗著。畢業的時候一門心思入行,但真正工作之后,我發現游戲雖然好玩,但不好做。除非像騰訊、網易這些大廠有受市場認可的創新能力,大多數從業者的工作內容很機械,我們被要求短期內出成果,只能東抄抄西抄抄抄,看數據抄,工作內容特別螺絲釘,很難有成就感。
我想轉行試試機會。但是轉行非常不順利。接觸到其他行業后,我才知道,他們都看不上游戲從業者。之前去一個互聯網電商公司面試,有HR聽我之前一直做游戲,一臉驚訝說我能力不差,為什么會去做游戲?
游戲的玩家大多是肥宅,或是技術男,很多面試官覺得,游戲從業者很難適應快消、美妝、泛娛樂、文化等品類的崗位,所以我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不約而同在跟我聊一些非常基礎的問題后,問我:愿意降薪么?
我必須要面對一個現實是,如果要轉行,除非接受大幅度降薪。但游戲行業的薪水真的不高,入行4年多,我的收入不到1萬。一旦降薪,感覺付出與收獲都不成正比。
失業那段時間,感覺天空都是灰色的。沒法轉行,別的行業不要游戲公司的人,就算去面試一些我不太喜歡的小公司,他們也不要我,這就非常傷我的自信心,有懷才不遇的感覺。
雖然我的經濟壓力不大。當時我住在廣州的城中村,每個月房租500塊,吃的便宜,一個月消費不到2000塊,沒錢的時候接私活,給人寫寫文案,做做PPT,一單就幾千塊錢。
但我真的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內心覺得待在游戲行業沒有前途,但就是走不了。
失業的第5個月,遭遇了好一頓社會現實毒打,我認命了,回來重新找游戲市場崗位。我沒有了挑挑揀揀的心氣兒,短短一個月就入職了目前這家創業公司。
雖然我打心底里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加班比之前在大廠厲害,每天晚上9點之后才能下班,每天的工作依然是抄抄抄。
沒辦法,我還是要好好努力,保住這份工作。在現在的互聯網環境下,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已經非常困難。
經過失業這半年,我終于明白,國內的游戲行業就是一條不歸路。如果在游戲紅利期,我或許能有點挖金的快樂,但在現在的行業寒冬,只能跟著這條隨時下沉的船浮沉掙扎。到35歲最后一次被裁。
B
李飛,某互聯網金融公司風控算法程序員
2019年年底被裁員,“被互金裁員,對我來說是棄暗投明。”
我算是裁員潮里面的幸運兒吧。今年39歲,經歷了兩次裁員,但對我來說,都是好事。
第一次被裁員是在11年前,當時剛入行做程序員,做的是辦公自動化,每天非常努力工作,進步很大,但是領導毫不留情的裁掉了我,理由是:我不能融入團隊。
這種奇葩裁員理由對我的打擊很大。所以我下定決心,要鍛煉出能應對隨時被裁員的能力。到第二份工作去了外企,遇到對的同事和領導,我的努力很快有了效果,半年連升2級,3年就晉升專家級。
現在回過頭去看,如果當時不被裁員,我可能會失去很多的機會。我也深刻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我真是一個人才,不愁找不到工作。之后的10年,我換了3份工作,每次都能拿到公司的優秀員工。
第二次被裁員督促了我轉行。此前3年,我親身經歷互聯網金融從野蠻生長到爆雷的全過程,2018年國內P2P公司連番爆雷,我所在的企業陸續裁了300多人,我一直沒當回事。
我在這個行業3年,入職的時候抱著科技普惠的態度,覺得很多人有貸款需要,互聯網金融能幫到他們。但是待久了發現,整個行業不正常。我覺得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就是在收割窮人,很多業務是違背了良心。真正有貸款需求的人屬于鳳毛麟角,比例不到萬分之一,大部分借貸的人都是被消費主義給害了,自己是低收入,還去借高利貸,能對這個社會有什么好處?
去年10月21日,我在網上看到51信用卡被一鍋端,CEO孫海濤被警方帶走協助調查。我意識到P2P行業遲早會被監管部門,公司一定會放棄這個業務,我當即開始找工作,準備拿到offer之后就離職。
大概2周之后,如我所料,公司宣布裁員。
當時我的新工作已經確定。公司上午跟我簽離職協議,領導挺不好意思的跟我說抱歉。許諾給N+1的賠償,我等于是賺了個年終獎,據我所知,留下來的員工都沒有年終獎。
到我交接完離開的時候,公司從1300人減到了只有300人,我所在的部門,6個風控算法工程師,最后只剩下2個,一個是孕婦,不能裁,剩下一個人撐起工作量。
裁員更大的好處是讓我徹底放棄了互金行業。從互金轉行到目前的互聯網醫療行業,對我來說就是棄暗投明。
我現在的工作是做癌癥早篩,到現在入職1年,我真心覺得這份工作更有意義,能真正造福人類。
雖然工作很辛苦,花了1年時間惡補醫學常識,理解CT,磁共振,鉬靶,醫療課題研究,免疫、基因、肺結節檢測、良惡性判定等等,但日子很充實,新公司各項福利也很不錯,每周會給我們3張健身券,所以我現在的身體比之前強多了。
當初轉行的時候,我擔心過會不會是一場冒險,畢竟我的年齡放在這兒,39歲,已經是公司工程師團隊里面的最大齡員工。但現在我明白了,有實力的人不會害怕裁員。
C
劉夏:瑞幸咖啡程序員
2020年4月被裁員,“我被瑞幸裁員,老板居然還沒坐牢。”
我到現在依然無法釋懷,瑞幸財務造假鬧成這樣,老板居然還沒坐牢。但是我依然得感謝他,畢竟瑞幸這份工作,給我上了進社會前的最殘忍一課。
我是瑞幸財務造假后第一批被裁掉的員工,4月初出事,4月底,作為不用賠償的實習生,我就被裁了,領導說公司要進行組織調整,縮減公司人員規模。和我一批被裁員的還有另外20多個實習生同事,以及瑞幸的外包技術團隊。
今年工作有多難找,我身邊的大多數同學都在考公、考研、考編、考教師資格證,都想拿到穩定的工作。我是畢業前被瑞幸裁員,考公、考研都錯過了機會。
為了瑞幸這份工作,我提前一年來實習,期望畢業就能轉正,為了轉正,我心甘情愿996,領導有需求隨時隨地待命干活。好不容易等到hrmp跟我承諾,畢業就轉正。哪里能想到管理層能鬧出這么大幺蛾子,我辛苦9個月等于做了一場無用功。
錯過了春招秋招,今年社招找工作更困難,招聘軟件上基本看不到招聘信息。簡歷海投出去,一點兒水花都沒有。偶爾有一兩個面試邀請,公司小,待遇比在瑞幸實習的收入還少。
被裁員之后,我每天都在擔心畢業就失業,覺得自己學歷不高,雙非一本,進職場沒有優勢。有朋友說要給我內推去字節、快手的實習崗位,爭取實習后轉正,我沒有信心,覺得自己的學歷不行,連簡歷關都過不了。
當時整個人非常喪,對未來失望,覺得自己下半輩子,出路只有一條,就是考公,至少能保證我生活安穩。
1個多月時間,我整個人充滿戾氣,跟誰說話都能吵起來。整天待在家里,強制要求自己每天看書9個小時,其實根本看不進去,心里面只有一個想法,覺得自己這輩子完了。唯一發泄的方式,就是和一起被裁員的實習生同事組了一個微信群,吐槽這群高層害人。
幸好天無絕人之路。一個月后,我的運氣回來了。應該是瑞幸給我的世界關了大門,又給在開了一扇窗。
瑞幸的直屬領導拉了我一把,把我內推去一家茶飲品牌面試,由技術總監親自面試我,一次線上面試就敲定了入職,技術總監邀請我加入他的團隊,他愿意親自提點我,給我的薪水也比瑞幸實習收入多了近一倍。
回過頭去看,這算是一種否極泰來了吧。之前在瑞幸那么辛苦的付出,真的會有效果。
我是個不甘于平凡的人,想成為人上人。我知道文憑決定了我的天花板,本以為瑞幸堵死了我的前路,但這次有機會去深圳入職現在的公司,對我來說又是一個好機會。這里的同事們都很優秀,我要爭取超越他們。如果我夠厲害,我希望用2年時間掃清學歷障礙,去騰訊這類大公司試試。
這次瑞幸裁員讓我意識到,互聯網公司裁員是一種普遍情況。我無法想象30多歲被裁員會是什么樣。為了安全起見,我打算在深圳工作幾年后,回老家考公。
D
吳向陽,某二手車電商市場經理
2020年年初裁員,“勸自己不要著急,失業近一整年。”
誰能想到,2020年新能源車火得一塌糊涂,二手車市場能慘淡成這樣。市場不景氣的后果就是,工作難找,處處碰壁。
從去年年底開始,公司開始大面積裁員,美其名曰優化。脈脈上的爆料說是裁員比例在50%以上,我都覺得數據太過保守了。
據我所知,公司市場部取消,線下門店關閉,只保留大城市市場經理崗位。到今年1月份,城市負責人沒有具體的業務考核指標,唯一考核的就是公司要求的裁員指標,管理層都被裁得干凈。
我做了十幾年汽車銷售的市場經理,入職公司快2年,管理了兩個城市,雖然有成績,但是該走還是得走。
我之前一直做的是線下服務,2018年跳槽來公司的時候,一心以為互聯網電商這個模式靠譜,公司實力擺在那兒,能融資,能擴張,在行業穩坐頭把交易,能讓我好好干下去,
進來之后才發現,公司內部問題很多,派系之爭,業務不成熟,之前鋪的全生態鏈,每個業務都發展不起來,錢燒出去了,沒有效果,只能裁員關店收縮業務。
很多人在新聞上看到CEO說,公司賬面上資金至少有10個億,看起來不缺錢,但抵不上廣告投放燒得狠。就算公司有再多的錢,也沒打算裁員的時候好好對待我們這些員工。
網絡上已經曝光了不少可笑的粗暴手法。我只能說,能在這家公司拿到正常賠償的人都是幸運兒,不少應屆生在轉正前被優化,連談賠償的資格都沒有。
我就很不甘心,年初通知我公司要裁員,只給了我半個月交接時間。我負責了2個城市,半個月忙著交接,根本沒時間找好下家。而且是疫情期間裁員,公司壓根沒想過我們找工作是一件多么麻煩的事情。
事實證明,我確實很難找到工作。我都30多歲了,努力這么多年做到領導崗,不想將就,一心想找一個好offer,這種心態上本身就是一種局限。
剛失業那會兒,我心氣兒挺足。投的崗位都是大廠,3月投了字節跳動,想試試懂車帝,但簡歷投過去,一直沒有下文。等到四五月有點受不了,請朋友幫忙內推別的知名公司,但在簡歷這一關,就被卡得厲害。在互聯網行業,年齡和學歷都是大問題。
中年失業重新開始真的不容易,過程非常不順利。今年職場內卷得厲害,我這樣的偏銷售崗位,不是技術崗,崗位收縮了很多,想拿到崗位,就得答應降薪。到現在失業快1年,我都已經佛系了,既然找不到好工作,那就慢慢找。
幸好老家這邊消費不高,我的經濟壓力不大,不需要急功近利。之前聽朋友介紹,開酒吧能賺錢,我試著開了個小酒吧,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的精力都在創業上,能分走部分壓力,要不然失業這么長時間,我的情緒一定會崩潰。
E
劉星,原蛋殼公寓程序員
2020年年初被裁員,“感謝蛋殼裁了我。”
年初蛋殼裁員的時候,我以為是疫情影響。現在回想起來,真的覺得自己傻。
1月17號在美國上市,不過十來天功夫,公司就借著疫情推遲發工資,1月的工資要3月發,公積金、社保全部延期。脈脈上當時就有爆料,蛋殼在變相裁員,說技術部門大多數人年后都不用來。
我當時不相信。但事后的發展和爆料一模一樣。2月初讓我們在家辦公,但工作量很少,第二周直接宣布裁員。
我不想在疫情期間被裁員,就算當時工資被拖欠了,我也不想走。當時考慮的是,公司剛上市,熬過了疫情,一定會好起來。我預料到今年工作難找,至少要保證自己能有一份工作。
我去找部門領導求情,明確說我想留下來。沒想到領導跟我說,他辭職了,幫不了我。
部門領導都辭職了,我也不敢奢望能留下來。內心有種猜想,蛋殼可能存在大問題。所以通知我裁員的時候,我特別平靜,HR說N+1的賠償會和工資一起分兩次發,我也沒爭辯。
事后我聽說,我所在的技術小組,從原本20人裁到最后只剩下3個人,留下的人,2月份只拿到北京市的最低薪資標準,那點兒錢連蛋殼公寓一個月的房租都交不上,
我當時是一門心思在準備面試。不想讓父母知道我失業,所以在拿到現在這份工作的offer前,有2周時間,我的情緒非常糟糕。
本來失業就很焦慮,手機時刻能蹦出報道失業的新聞報道,我要在父母面前隱藏情緒,要海投簡歷,看著不少簡歷石沉大海,特別恐慌找不到工作。
新工作確定得很快。投了幾十家公司,2周時間面試了十家,最終拿到兩個offer,當時根本不敢挑工作,最低要求是公司要我,我就去。一點兒沒敢猶豫。
我之所以會選擇現在這家公司,是因為離我住的地方近,當時疫情沒徹底緩解,我不想搬家,覺得麻煩。
就出現了特別悲劇的一幕,蛋殼年初裁員,年末房東趕人,都被我碰上了。之前作為蛋殼員工,我一直住在蛋殼的房子,當時沒想過蛋殼會出事,圖方便,公司離家近,4月就續租了一年,一次性付了一年的租金。
沒想到住了半年,蛋殼爆雷,一萬多塊錢沒法退,現在蛋殼的資金賬戶被政府監管,蛋殼員工2個月沒發工資,肯定拿不出錢來退給我們。
前幾天有蛋殼同事跟我吐槽,當初還不如裁員,至少能拿到賠償,他們留在蛋殼,事多錢少,6月份CEO被帶走調查,整個公司一團亂,他們好幾個月沒領到工資,現在到年底都不知道該怎么找工作。
現在回想起來,我得慶幸,幸好年初我被裁員了。
入職的新公司比起蛋殼靠譜得多。不僅工資漲了,工作強度沒之前那么累。之前在蛋殼是大小周休息,早上10點上班,晚上10點才能下班,新公司能正常雙休,加班需求也沒之前那么多。
因為有穩定的收入,上周末房東來家里換鎖,我懶得跟他們撕,干脆和房東再簽了協議,再付一份租金。
2020年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一年。所以我沒什么好抱怨的,今年能按時收到工資,已經很滿意。【責任編輯/林羽】
(大星、李飛、劉夏、吳向陽、劉星系化名)
來源:字母榜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