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新氧凈利大降97%,踩多個"醫美大坑",能"整"出新高度嗎?

    “整整整,女人美了才完整,做女人整好。”曾經,這樣的新氧廣告詞,充斥著電梯。

    密集的廣告投放之下,新氧科技卻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尷尬。11月25日,美股上市公司新氧科技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新氧第三季度總收入為3.60億元,同比增長18.9%,凈利潤90萬元,同比下降97.14%。

    公開資料顯示,新氧科技是金星在2013年創立的美容整形服務商,經歷6輪融資后,公司于2019年5月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招股書顯示,新氧業務模式包括三部分,一是與醫美相關的原創內容,二是高度社交化社區,三是醫美在線預訂服務。

    但上市后,公司股價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跌超42%。進入2020年后,新氧凈利潤更是下滑明顯。不僅如此,新氧還曾多次卷入銷售違禁藥品、日記短評造假、代運營灰產流行等風波,平臺中的醫師和機構資格也屢遭質疑。以此來看,醫美行業八大坑,新氧幾乎全踩。

    近年來,我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在經歷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滋生出各類違法違規問題。新氧董事長兼CEO金星曾稱,在醫療行業中要做"慢公司",然而隨著美團、阿里等巨頭的入局,新氧還有慢下來的時間嗎?

    巨額廣告吞噬利潤

    財報顯示,新氧移動端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已達到870萬,較2019年同期的340萬增長153.7%。預約服務的付費用戶總數251928,付費醫療機構數4096家,同比增長26.8%。另外,本季度新氧平臺促成醫美服務交易總額超11億元。

    雖然營收和月活數、付費用戶數均有所增長,但新氧2019年同期尚有3160萬元的凈利潤,本季度僅為90萬元。此外,三季度新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2640萬元,而這項數據去年同期為4050萬元。

    這并非單一季度的孤例,2020年前三季度,新氧累計實現營收8.70億元,同比增長9.69%,但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3284萬元,同比驟降158.06%。

    今年一季度,公司還曾出現營收凈利雙降的情況。彼時新氧營收1.83億元,同比下降11%,歸母凈虧損為3588.30萬元,同比下降518.90%。二季度,新氧的凈利潤為210萬元,同比依然下降93%。

    據同花順iFind,新氧營收主要由信息服務(從醫美機構收取的廣告收入)和預訂服務(用戶預訂醫美項目后平臺收取10%傭金)兩部分構成。報告期內,新氧信息服務收入2.66億元,預訂服務收入9390萬元,分別約占總營收的74%和26%。

    超七成收入來源于廣告的新氧,在獲取流量上耗費了大量精力。

    第三方數據平臺QuestMobile早前的數據顯示,2020年4月,新氧以超966萬DAU排名第一,成為當月垂直醫療類領域第一流量平臺。其次,為平安好醫生、丁香園等問診資訊類平臺。過去四個季度,新氧活躍用戶數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20.1%、117%、173.7%和153.7%。

    用戶的高速增長,對應的是營銷費用的大筆投入。截至2020年三季度,新氧的市場、銷售和管理費用已達6.50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此前的兩個季度,新氧的銷售與市場費用分別同比增長45%、75%,投入呈遞增趨勢。

    體現在市場上,即為對《乘風破浪的姐姐》、《婆婆與媽媽》等綜藝,以及《二十不惑》等熱播電視劇的廣告植入。據悉,新氧還曾在6月份推出類似于淘寶的88VIP的"黑卡",持卡用戶可享一定折扣及專屬優惠。

    然而不斷加碼宣傳的新氧,其付費用戶數并未出現線性增長。2019年一季度至今,購買新氧預訂服務用戶數量分別為12.73萬、20.15萬、17.25萬、18.83萬、7.75萬、17.05萬、25.19萬,整體呈震蕩態勢。

    業績承壓之外,新氧所處的醫美賽道也曾多次被曝出亂象,而新氧自身也不能置身事外。

    踩多個醫美大坑

    美唄CEO龔連勝曾指出,醫美行業存在"合規機構占比低、合法醫師占比低、非法藥械大行其道、非規范操作屢見不鮮、醫美效果虛假宣傳、暴露用戶隱私、價格虛高、無安全保障"八大坑。

    從過往案例來看,新氧踩了多個醫美大坑。

    2019年7月有記者暗訪時發現,平臺上入駐的部分醫美機構,存在銷售違禁的肉毒素等藥品行為,而作為其重要的醫美社區生態一環,客戶的"美麗日記"、評價也存在造假刷評現象。

    按照我國相關規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從未批準人體胎盤素等人體胚胎美容藥品生產,也未批準進口有關胎盤制劑。但新氧入駐醫美機構——北京凱潤婷醫療美容醫院卻在面診時稱,"我們這邊59800一針,基本一年打一針,要打的話提前一周預約,預約時直接全款。"

    此外,有美麗日記賬號的名稱竟然為"代運營案例賬號代刷、代寫、賬號等服務",后經調查,2000元即可制作一篇"美麗案例",幾百元便能得到手術前后對比圖,背后還有代運營公司,連"術中恢復過程"都可以聘請模特模擬還原,以假亂真。

    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新氧在第一時間回應稱公司已對涉事機構進行了下架,并對相關賬戶和日記進行了封禁,但有關涉事商家和公司的丑聞,仍被接連曝出。

    據媒體報道,北京市衛生監督部門內部業務系統顯示,凱潤婷醫療美容醫院從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曾被記錄了四次處罰信息。而新氧則涉及數十起與肖像權、名譽權等有關的權利糾紛,涉及肖像權的侵權對象包括李小璐、鹿晗、林志玲等演藝明星。

    以李小璐的訴訟為例。相關文書顯示,2017年4月,新氧在未經李小璐許可的情況下于微信平臺發布了《李小璐2米寬的雙眼皮竟然變,窄,了!》等十余篇文章,且帶有數十張肖像。文章中大量使用李小璐不同時期拍攝的影視劇照片進行所謂的"整容前后對比",還曾捏造諸如"李小璐突然成了整形界的清流"等文字,暗示原告進行整容等不實信息。

    最終,法院判新氧賠償李小璐經濟損失80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60000元、維權成本2000元,并刊登致歉聲明。

    進入2020年后,圍繞新氧產生的負面新聞仍在持續發酵。

    1月,財經國家周刊調查發現,新氧平臺商家上架的項目仍不乏涉嫌違規、日記短評造假、代運營灰產盛行等亂象。有的醫美代運營費用一年18萬。

    8月31日,工信部通報了101款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新氧醫美"榜上有名。在所涉及問題一欄里,新氧醫美被明確指出存在違規使用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

    雷達財經通過在裁判文書網中搜索關鍵詞發現,目前與"新氧"有關的裁判文書數量為176個,其中46篇文書與侵權行為有關。天眼查則顯示,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涉及233起法律訴訟,其中有104起發生于今年。

    行業飛速發展,"黑醫美"盛行

    新氧亂象頻出的背后,是醫美行業錯綜復雜的市場。

    近年來,我國醫美的市場規模經歷了高速的增長。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29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69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到了29%。近三年的增速也維持在20%以上。

    市場急劇擴張的同時,也滋生出許多非正規機構。根據中消協統計,我國平均每年因整形美容導致毀容的案例將近2萬起,90%~95%是"黑醫美"導致。

    中國數據研究中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發布的《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合規的醫美行業執業者大約有17000名,但非法執業者數量超150000名。

    另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僅約1.3萬家,在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當中,依然有15%(超過2000家)的機構存在超范圍經營的現象;全國有超過8萬家生活美業店鋪非法開展醫療美容項目,屬于違法行為。

    同時,合法醫美機構當中還存在"飛刀醫生"。據艾瑞估算,非合規醫師數量將近5000人。市面上流通的針劑正品率只有33.3%,1支正品針劑背后伴隨著至少2支非法針劑的流通。

    "過去正規醫美市場由公立醫院主導,現在無論就醫數量,還是診療數量,都是民營機構占主位。"上海市醫學美容質量控制中心負責人孫寶珊教授坦言,在一些民營醫美機構,只要能上手,或經簡單培訓,不在乎醫生資質的現象普遍,"但公立醫院任職的醫美醫生一般都是博士生畢業,還要再評上相關職稱后才能做手術"。

    行業分析師郝瑞則稱,中介平臺只是亂象表象,顏值經濟洶涌,醫美產業鏈條在急速規模化、速度化的同時,人才、技術、管理等匹配不足,導致根基不穩、發展失調才是癥結所在。

    前不久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屆年會上,金星曾提到,"做這個行業可能跟做其他互聯網不一樣,互聯網講究快,講究流量,講究規模大,做醫療行業反而你要對醫療有敬畏之心,你要做慢公司"。由此觀之,新氧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正規軍甚至不如雜牌軍的十分之一,這就是中國醫美行業的現狀。"有醫美專家坦言?!矩熑尉庉?慶華】

    來源:雷達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新氧凈利大降97%,踩多個"醫美大坑",能"整"出新高度嗎?
    造假黑產仍在 代運營公司助力逃單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