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尹明善家族因何被證監會調查?破產重整的力帆何往?

    50歲創業力帆,72歲問鼎重慶首富,尹明善退休3年后,“力帆妖嬈,老尹妖嬈”的期待落空。資不抵債的力帆,如今被迫破產重整。屋漏偏逢連夜雨,10月13日晚間,上市公司*ST力帆披露尹明善及其家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消息。

    力帆股份正處于破產重整的關鍵階段,引入新投資人和新進資金的落袋,正是紓困的關鍵,此前,由地方政府和吉利系聯合組成的白衣騎士,成為了意向重整人,讓*ST力帆(601777.SH)的股價一路躥升。如今,證監會調查實控人尹氏家族,讓外界議論紛紛,也讓債權人憂心忡忡。

    有市場人士認為,證監會調查對*ST力帆破產重整的影響有限。“調查及處罰應該不會給破產重整造成實質性阻礙,或許會邊重整、邊調查。”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峰對出行一客分析稱,提前清理違規行為,有助于給新投資人營造良好的進入環境。*ST力帆相關人士告訴出行一客,公司的生產業務照常進行。

    從2010年到2020年,十年間力帆由盛轉衰背后,既有汽車產業巨變中,小車企試圖弄潮,卻不幸跌落的無奈;也有企業從家族治理轉向現代治理過程中,苦尋心儀接班人的迷茫。如今,吉利介入后,力帆將走向何方,這依然是個謎團。

    尹氏家族因何被調查

    一紙通知書,讓關注力帆的人,心又提了起來。

    10月13日晚間,*ST力帆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力帆控股以及公司實際控制人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力帆控股、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此次被一同立案調查的陳巧鳳是尹明善的第二任妻子,而尹喜地和尹索微則是尹明善的兒子與女兒。

    公告顯示,力帆控股為*ST力帆控股股東,持有公司47.08%的股份。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均在公司擔任董事職務,以上四人合計直接持有*ST力帆0.49%的股份;以上四人通過持有力帆控股的股份間接持有*ST力帆47.08%的股份。

    無獨有偶,就在當天早上,*ST力帆及十家全資子公司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舉行。在會議上,相關管理人明確指出,力帆重整的關鍵在于,引入新投資人,并讓最終資金成功落地。

    面對突如其來的檢查,輿論議論紛紛。有人擔憂*ST力帆實控人尹氏一族深陷調查,或將中斷*ST力帆的求生之路。事實上,這一調查早有跡可循。

    今年3月,*ST力帆披露了自查的違規擔保一事: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ST力帆違規向控股股東力帆控股對外借款提供擔保,彼時涉及尚未償還的借款余額5.5億元,擔保權人為富滇銀行和工商銀行,上述擔保中的2億元將于2020年3月21日到期。2020年4月,*ST力帆方面披露信息稱,富滇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發送相關函件,確認解除公司及下屬子公司上述全部擔保責任等。

    彼時,*ST力帆解釋稱,系經辦人員對擔保事項理解有誤,認為擔保事項未上征信系統,僅為銀行內部形式性要求,在銀行要求公司提供和出具相關文件時,內部審核未嚴格把關,疏忽大意,未深刻理解到此行為屬于違規擔保。

    接近*ST力帆的相關人士向出行一客確認,正是上述事由引發了證監會的調查。

    “調查及處罰應該不會給破產重整造成實質性阻礙,或許會邊重整、邊調查。”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峰對出行一客分析稱,調查針對的實控人而非上市公司,而且調查結論應在各方的預期之中,影響不會很大。

    在許峰看來,調查也有積極的一面:面對問題企業,中介公司盡調難以摸排清楚,后進場的投資人最怕的就是突然爆出潛藏問題,進退不得。如今,提前清理違規行為,有助于給新投資人營造良好的進入環境。

    力帆的積年困局

    在2010年這一高光時刻,力帆成為中國首家整體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市值一度沖到300多億元,72歲的尹明善成為重慶首富,家族賬面資產超110億元。

    “弄潮兒”,用這個頗有歷史感的詞匯形容尹明善十分恰當。“不希望力帆像我一樣老去。”尹明善一直試著跟上每一次時代大潮。

    力帆的汽車戰略曾踏中風口,但憾失關鍵窗口期。新能源車和汽車金融是兩大創新業務,但時運不佳屢遭政策沖擊:前者的補貼政策頻繁波動,傳統燃油車排放標準不斷從嚴,讓企業生產橫生不確定性;后者陷入P2P迷局,加上金融嚴監管,不但沒能反哺生產,更陷入風險旋渦。熱衷創新的尹明善猜對了開頭,卻沒猜對劇情的發展,他并沒有完全享受到政策紅利,反而加大了風險敞口,最終折戟。

    新能源汽車對小企業來說,屬于看天吃飯的政策市。產業鏈尚未成熟之際,動力電池成為最為緊俏的資源。由于供需失衡,一些供應商濫竽充數,給產品帶來了風險。由于供應不及時,力帆更換過電池供應商未及時申報。這又引發了財政部的追責。

    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方寅亮認為,一些邊緣車企,曾經搭上了時代紅利,但沒有及時苦練內功,構建產品力、提升精益水平,使得開發成本高,成本、品控困難。當市場進行下行周期,便突然跌入深淵。他補充稱,現在市場環境下,為了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大車企不但強化產品力,更貼錢去做服務。產品周期也越來越短,這讓中小企業備受沖擊。

    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力帆的操盤手如走馬燈似地變換。2010年上市伊始,尹明善就主動提出“三年后退休”:力帆要引進現代企業制度,成為公眾公司;董事長、總裁會考慮家族外人才,但也會舉賢不避親。

    從2015年開始,尹明善多次提及隱退,并向外界暗示自己選中的職業接班人,在2018年正式將董事長職位交棒給47歲的牟剛和33歲的馬可之前,前任總裁尚游辭職,尹明善重金挖角的陳衛也被雪藏。

    2019年8月,力帆股份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陳衛,董事、總裁馬可,非獨立董事岳川及副總裁董旭,皆以個人原因申請辭職。轉而任命楊波為總裁,同時聘任鄧曉丹、李金龍、任亞軍為公司副總裁。

    尹明善育有一子一女,均無接班意向。有報道稱,兒子尹喜地酷愛跑車,曾用3000萬元成為全國第一輛布加迪·威龍車主;女兒尹索微常年在海外讀書,二人僅為力帆股份董事。

    此前,尹明善曾坦言,自己愿向福特學習,讓董事會成員在家族成員及管理層中遴選。能否接班,全看個人能力,然后大家選舉。

    就在力帆陷入困境之際,尹明善隔代指定,由長孫女尹安妮出任第四屆監事會股東監事,并助其坐上力帆控股新任副董事長的寶座,出生于1995年尹安妮,為此專程休學一年回國接棒。

    吉利的介入會有多深?

    如今,力帆靠摩托車業務苦苦支撐。

    今年9月,在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前夕,力帆在工廠特地召開了新品發布會,一位參會的摩托車媒體人告訴出行一客,力帆集團總裁楊波致辭時直言,破產重整不是破產,而是針對具有重整價值的企業,從根本上恢復對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實現企業價值的更新再造。

    摩托車業務帶不動債務沉重的力帆。今年8月,*ST力帆開啟了司法重整之路。

    2020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力帆營收為15.8億元,同比下跌69.4%;凈虧損25.95億元,同比增長173.99%,且資產負債率達到驚人的98.87%。力帆凈資產僅剩1.07億元。同期,*ST力帆累計銷售傳統乘用車僅978輛,同比下降95.29%;銷售新能源汽車549輛,同比下降56.32%。

    曾下令組成債委會的重慶市政府再一次伸出了援手。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兩江基金”)和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邁捷”)成為了意向重整投資人。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吉利邁捷正是吉利科技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而后者為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全資控股。

    由于“白衣騎士”吉利的現身,*ST力帆股價一度出現回升,由3.41元/股飆升至6.45元/股,漲幅高達90%。

    吉利邁捷的大股東為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有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力帆股份的上市公司殼資源、土地資產、金融牌照或是吉利心動的原因。另一方面,力帆汽車的重慶生產基地能在產業配套和地方政策上享受一定紅利,有助于吉利吃下西南市場,完善其全國產銷網絡。

    對于雙方未來將如何展開合作,由于保密協議的存在以及談判牽涉眾多債權人,力帆和吉利方面未予置評。【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出行一客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尹明善家族因何被證監會調查?破產重整的力帆何往?
    力帆集團申請破產!重慶首富暮年悲涼,一步走錯全盤皆輸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