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消失”的ofo 中國互聯網泡沫出清的又一寫照

    如果不能充分認識到從線上轉向線下、實體經濟本身的復雜性和長周期性,試圖以補貼、價格戰和粗放投放來完成對行業的快速“顛覆”,其結果就是喪失了互聯網經濟本應具備的科技創新屬性,淪為資本工具,并因為市場規律的反噬而無法繼續。

    曾經風光無限的ofo如今玩起了失蹤,法院都找不到,20億欠款追債無門,用戶退押金恐怕要等500年,就如同那被廢棄的單車,成為太多人心中的黑洞。

    在企查查搜索可見,截至7月25日,ofo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40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247次被下發限制高消費令,終本案件227起。

    這一幕似曾相識,樂視網最終退市,也讓那些堅守到最后的投資者蒙受了巨大損失。如果再看前兩年P2P爆雷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可以說,“消失”的ofo是中國互聯網泡沫出清的又一寫照。

    互聯網經濟帶來了全新的變化,一方面確實讓經濟生活有了很多變化,從網購、共享經濟、直播、短視頻、互聯網金融等,都在改變相關行業形態,也為用戶帶來了創新紅利。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認,由于前幾年市場資金相對過剩,以及對于“互聯網+”概念的迷信,造成了從業者、投資者普遍性過于樂觀,尤其是以燒錢換速度、拉新用戶的不二法門,更讓包括共享單車在內的眾多新領域快速崛起,又迅速陷入危機。

    ofo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由于復制了網約車大戰的所謂成功經驗,在多輪巨額風投加持下,ofo與摩拜比拼的不是車輛質量、服務能力,而是高密度的數量投放以及近乎于免費的使用標準,并且為了追求市場覆蓋率,放任部分用戶對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給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帶來嚴重問題。

    在短短幾年時間內,ofo和摩拜燒光了數十億融資,而由于缺乏精細化管理,車輛質量不佳、資源分配和調度缺乏科學性等軟肋充分暴露,因此其車輛資產的損耗率極高,也就無法以此為基礎進行后續融資。而當摩拜迅速賣身給美團,ofo創始人仍堅持獨立發展,直至資金鏈的全面崩盤,直至如今的消失無影。

    這就是給互聯網經濟從業者和投資者的深刻一課。如果不能充分認識到從線上轉向線下、實體經濟本身的復雜性和長周期性,試圖以補貼、價格戰和粗放投放來完成對行業的快速“顛覆”,其結果就是喪失了互聯網經濟本應具備的科技創新屬性,淪為資本工具,并因為市場規律的反噬而無法繼續。

    尤其是前幾年投資人推崇年輕創業者,ofo和摩拜都是一幫年輕人創業,其對于市場的認知、企業快速做大的精細化管理能力嚴重缺位,但投資人被其勾勒的藍圖所吸引,用快速砸錢來試圖再造一個“滴滴”。

    對于用戶而言,面對前幾年的網絡經濟價格戰,不少人抱有“薅羊毛”的心態,為了貪圖便宜辦理月卡、年卡等,結果一旦ofo等出現資金問題,其押金、預付等費用就很難拿回。

    而從“消失”的ofo到如今長租公寓頻頻出現的倒閉潮來看,由于這些互聯網產業發展模式基本都沿襲了快速覆蓋、大量砸錢及以預付為主的用戶資金吸納等路徑,一旦出現運營不善等問題,就很容易導致用戶蒙受損失。也因此,加強對于用戶資金、供應商貨款流向和使用環節的過程監管,比如資金賬戶可借鑒銀行共管模式,強化第三方監管,以及對涉嫌占用用戶資金嚴加禁止,從而確保產業上中下游各方的資金安全,也就成為未來面對互聯網經濟新業態的新監管模式需要。【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新京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特別報道】1580萬人等押金,員工口述:誰摧毀了ofo
    清華大學生起訴ofo索要押金99元 結果倒賠400元
    ofo“消失”了 你的99塊押金還要得回嗎?
    “消失”的ofo 中國互聯網泡沫出清的又一寫照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