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公司CEO納德拉就是印度裔
眾所周知,印度制造的經理人,過去十數年來,在國際大公司中將一系列頂級職位收入囊中。印裔CEO也由此聞名遐邇,并主導了硅谷的科技界。
那么,在海外常常被稱為“東方猶太人”、以勤奮聰穎著稱的華裔,他們的身影又在何處?
今年4月,視頻會議軟件開發商Zoom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當日開盤價達到65美元,較36美元的發行價飆升80.5%。
而一名華裔創業者,也就此在鎂光燈的照耀下浮出水面為人所熟知,他就是袁征(Eric Yuan),Zoom的創始人兼CEO,持有Zoom約22%的股份,是公司最大股東。此時,距其自立門戶創辦Zoom已有7年之久。
實際上,不僅僅是在美國,歐洲的華人創業者也早就開始活躍。根據當地媒體2015年6月的統計,在西班牙的華人共有193690人,其中有47707人為自主創業的老板,也就是幾乎四分之一的華人都是“老板”。
在更早的2013年,有超過15萬人在荷蘭注冊成立了新公司,比2012年增長了13%。其中,外籍創業者的數量持續增長,華人尤為明顯,在荷蘭創業的中國人數同比翻番。
如果把視野拉開,我們會發現,在歐美之外,尤其是那些正在迎來互聯網“風口”的新興市場,華人創業者正在崛起,并逐漸成長為一股中堅勢力,乃至引領著變革潮流、時代風向。
移民的逆勢上揚
去年以來,“寒冬論”就在中國創投界彌漫。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18年全行業經營數據,131家券商收入同比下滑14%,凈利潤整體下滑41%。根據投中研究院的統計,2018年VC/PE募集完成的基金共858支,同比下降27.1%,募集總規模1116.35億美元,同比下降60.16%。
但在太平洋的彼岸,今年2月,兩家華裔創辦的公司,卻分別順利募集了數億美元:
由共享單車起家的出行平臺 Lime ,完成D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3.36億美元,最新估值為24億美元,僅僅比美團最終收購摩拜的價格低3億美金;
外賣服務公司DoorDash宣布,在F輪融資中籌集了4億美元資金,此次融資由淡馬錫和德龍投資集團(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牽頭,本輪融資后,DoorDash的估值為71億美元。
2017年1月,Lime創立于硅谷,其創始人是兩位華人——孫維耀(Toby Sun)和鮑周佳。一開始,Lime專注于做共享單車,甚至其最初的名字也叫做LimeBike,后來逐漸將業務擴展至共享滑板車和共享汽車。
孫維耀是第一代中國移民,從美國伯克利大學獲得MBA學位后,曾先后在德勤旗下咨詢公司Monitor、風險投資基金復星昆仲資本任職,還擔任過百事公司的產品與營銷經理。而鮑周佳則曾是騰訊美辦總經理、美辦第一位員工,四年前在美國聯合創建了昆仲資本。
2016年,共享出行領域的火熱,吸引了時任昆仲資本投資總監孫維耀和昆仲資本管理合伙人鮑周佳的目光。他們花了六個月時間來調研共享出行行業,最終確定了短距離通行這個當時在全球都尚未成為紅海的領域。
當時仍是投資人的孫維耀和鮑周佳,原本想要找到一個能利用中國的供應鏈,同時擁有政府關系和運營能力的跨境團隊作為投資標的,但并未找到,最終他們干脆決定,赤膊上陣,親自來做這個項目。
“后來我們就決定,與其說找一個團隊不是那么確定地去投,不如更有把握地把它做成。”孫維耀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說。于是就有了Lime在2017年1月的誕生。
DoorDash,人送綽號“外賣界的Uber ”,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總部位于舊金山,是Y Combinator孵化項目之一,創始人為Tony Xu,也是一名華裔。
五歲時,Tony Xu和父母從中國移居到美國,他在2013年和另外三位斯坦福大學學生創立了DoorDash,目前該公司在全美一千多個城市提供配送服務。
本文開頭提到的袁征(Eric Yuan),同樣是一位來自中國的移民。1997年,當時英語說得不好的袁征,靠著勤奮寫代碼進入視像會議技術公司WebEx,成為其創始工程師之一。從工程師到副總裁,袁征在 WebEx工作了14年。
2007年,思科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WebEx,隨后袁征升職為思科工程副總裁。思科旗下的網絡會議供應商WebEx從最初的10名工程師發展到800多名,并將0收入增長提高到8億多美元。
2011年,袁征自立門戶,40多名工程師跟隨他離職,之后Zoom正式誕生。Zoom的視頻會議服務易于使用,能很好地支持移動設備,對小團隊來說也比較經濟實惠,因此吸引了廣泛而多元化的客戶群體。如今其客戶包括Conde Nast、Uber和Williams-Sonoma等。
招股書顯示,在截至2019年1月31日的上個財年,Zoom營收3.30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51億美元增長118%。
而且,與Pinterest、Lyft及準備上市的Uber不同,Zoom目前已實現盈利。去年其凈利潤為760萬美元。
2018年,美國求職網站Glassdoor發布全美Top100 CEO榜單,袁征(Eric Yuan) 以99%的支持率力壓扎克伯格和庫克,成為最受歡迎CEO。
互聯網時代的“南洋”創業
明清到民國時期,不少福建、廣東等地的中國人選擇到南洋討生活,也由此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人口遷徙——下南洋。
這些下南洋的先民及其后人,在自身努力奮斗的同時也抓住了時代機遇,最終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很多華人對東南亞的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改變了所在國落后的狀況,也徹底改變了自己與家族的命運。
如今,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大都處于上行的區間,平均的 GDP 增速在 5% 左右,可以稱得上世界經濟最有活力的區域。在當今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東南亞的未來走向顯示出希望與潛力。
這里的華人創業者,卡位站在新興市場的互聯網“風口”,逐漸崛起成長為一股中堅勢力,引領著變革潮流、時代風向。
比如在2017年11月,創業20多年的知名游戲設備制造商雷蛇,終于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香港第一只“電競概念股”。最大贏家,當屬雷蛇聯合創始人陳民亮,這位新加坡游戲新貴和他的家族持有雷蛇約42%的股權,按當時股價估值,超190億港元。
陳民亮(Min-Liang Tan)1977年生于新加坡華裔家庭,自小家教甚嚴。從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系畢業后,陳民亮成為著名的知識產權律師。
陳民亮從小癡迷電子游戲,成為律師后仍時常通宵達旦研究游戲。在與朋友一起玩一個考驗玩家操控的游戲時,陳民亮和朋友們一同設計并制造了一款電競型鼠標樣品。1998年,陳民亮干脆和幾個工程師朋友籌錢,在美國加州成立雷蛇(Razer)公司。
如今,雷蛇已成為了全球頂級的游戲設備品牌,以其獨具人體工程學和科技感的設計為人所熟知。而在職業電競圈內,雷蛇更是大名鼎鼎,其頗具神秘色彩的蛇形logo更是被當作了一個圖騰。陳民亮曾自豪地說:“全球只有兩個品牌,用戶會把logo紋在身上,一個是蘋果,一個就是我們。”
就在雷蛇香港上市的同年,印尼在線旅游門戶網站Traveloka完成4億美元的融資目標,估值約20億美元,正式躋身東南亞獨角獸行列。
Traveloka的創始人是印尼華裔菲利·尤娜迪(Ferry Unardi),在美國哈佛商學院的第一學期時,Ferry Unardi和他的兩名美國技術情報從業者搭檔,在2012年創立了Traveloka。
Traveloka主要為旅客提供機票和酒店預訂服務,服務于東南亞的六個主要市場——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Traveloka表示,目前已與全球50多家國內和國際航空公司合作,并與東南亞、香港、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7萬多家酒店進行合作。據悉,其應用下載量已突破2000萬。
印度尼西亞的另一家互聯網獨角獸Go-Jek,隨后也在2018年2月成功完成了15億美元的E輪私募股權融資,創下了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科技公司單輪融資記錄。
Go-Jek是印尼第一家獨角獸公司,創始人納迪恩·馬卡林(Nadiem Makarim)在2010年創立Go-Jek,當時該公司只有一個熱線中心和20名摩托司機。
如今,Go-Jek已成為印度尼西亞較大的移動互聯網生活服務和電子貨幣平臺,擁有印度尼西亞第一大摩的共享出行平臺、第一大食物預訂配送平臺、第一大即日快遞服務平臺和第一大電子貨幣包平臺,類似于中國的“滴滴+美團+新達達+支付寶”。
該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前50大城市提供服務,共有注冊用戶2500萬,月交易規模達5000萬筆,年商品和服務交易總額超過21億美元。借助電子貨幣包Go-Pay,Go-Jek不斷拓展在線和線下支付應用場景,致力于打造成為印度尼西亞的“微信支付”及“支付寶”。
在東南亞,Go-Jek并非一支獨大。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來自新加坡的Grab,后者去年剛剛收購了Uber在東南亞的業務。
Grab的創始人為陳炳耀,其家族經營著陳昌摩多(Tan Chong Motors)。去年11月,Grab宣布獲得由韓國現代汽車公司投資的2.5億美元H輪投資, Grab還聲稱,其在東南亞八個市場的下載量達到1.25億次,已經完成了超過25億次出行。Grab也透露了要成為東南亞日用超級程序的目標。
新加坡還有另一家華人創辦的互聯網公司盛名在外,那就是于2017年10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東南亞電商公司Sea。
Sea是由天津出生的華人李小冬(Forrest Li)2009年在新加坡創立,其前身為CG-Game。Sea在東南亞位屬BAT級別,李小冬曾介紹,創辦Garena(Sea原名)之初是對標騰訊。
跟騰訊一樣,社交和游戲是其核心業務,2010年,該公司推出首個產品Garena+,截至2017年6月,Garena的月用戶為4010萬人,1290萬日用戶平均每天在Garena上花費2.3個小時。而游戲也是Sea當時唯一的盈利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凱旋創投是Sea的投資人之一,而李小冬正是凱旋創投合伙人陶冶的斯坦福同學。
華人的創業DNA
在海外,華人常常被稱為“東方的猶太人”或者“世界賺錢大王”,海外的華人創業者,更是依靠勤勞和智慧,利用各種機遇,披荊斬棘,開創了不凡的事業。
國務院僑辦2011年的統計顯示,全球約有4500萬海外華僑華人。從上世紀80年代早中期,第一代中國內地留學生走出國門開始,經過了近三十年的時間,無論從人數上,還是從職業分布與職位層次上,華人都已經有了相當的積累與成就,其中不乏優秀的創業者。
有調研顯示,全球知名機構的印度CEO們,無論男女,都認為在印度成長的經歷,在根本上給他們帶來了積極的影響。那么相對應的,華人身份和經歷,在創業中有何特異之處嗎?
1、善于抓住商機
在開辦企業時,這些新一代創業者往往已經發明高質量的產品或新式服務,或者對自己將提供的傳統產品與服務有確切的知識,并且有對市場的相關知識作為基礎。
像袁征離開WebEX創業,就是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全新的問題,卻沒有一種方案完全獲得客戶的認可,客戶希望得到一種統一的解決方案。
袁征總結說:“如果你看到一個市場很擁擠,但卻并不理解客戶的感受,就會認為沒有機會,但實際上卻錯過了大機會。”
一則軼事也可以展現華人這種對商機的敏銳。DoorDash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ony Xu九歲時為了買到一款任天堂,開始了第一筆生意——他挨家挨戶詢問是否可以用十美元為別人修剪草坪,并在大約一年后可以針對不同的草坪形狀收取不同的金額。
2、中國互聯網的本地化思維
以Lime為例,其創立之初,推出的是共享單車。當團隊決定從共享單車跨界電動產品時,在董事會上遭到了拒絕和反對。在反對者們看來,一方面,Lime自身的自行車市場很不錯,另一方面,國內ofo和摩拜正如日中天,Lime沒理由換方向。
但團隊頂住壓力,轉口稱測試。“最后發現這是一個更大的市場,更不一樣的世界。”2018年1月,Lime推出共享電單車,2月推出如今的主要產品共享電動滑板車。現在,90%以上是電動產品,且以滑板為主。
Toby認為,這個產品帶有明顯的文化色彩,比如美國人從小就有踩滑板上學的習慣,所以他們對共享滑板車的接受度高。歐洲市場也有相似的特點,Lime也將進軍更多歐洲國家。
此外,Lime在美國以及進入的任何市場時都會建立一支本地團隊,“我們相信當地團隊,給他們很多核心知識和工具實現自治。” Toby稱,當Lime考慮國際擴張時,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個是市場本身,另一個就是團隊。
3、低調務實
DoorDash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Tony Xu給創業者提出的建議,首要重點就是:“先創立小公司,特別是在成立初期,公司要像一個項目,而不是宏偉藍圖。”
乃至細化到日常溝通工作,他也認為,“不僅要為大型、高強度交流做準備,也要為小型日常溝通做準備,因為大部分工作都是通過小型溝通完成的。”
而Lime的Toby對創業者給出的第一條建議是:耐心等待,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不要急于開展任何業務。
在以99%的支持率被Glassdoor評為最受歡迎CEO時,袁征的第一反應,是表示“這不是我個人的獎勵,而是團隊的成就”。
4、良好教育打造的高素質和人脈
如今的華人創業者,基本上都受過最好的教育,大都畢業于斯坦福、伯克利等全球頂級名校,其創業的領域與方式,和早年的海外華商已有了質上的飛躍與區別,他們顯然更具有知識性,更有前瞻性。
與此同時,名校的教育經歷,也為他們打造了良好的人脈網絡。舉例而言,凱旋創投是Sea的投資人之一,凱旋創投合伙人陶冶,則是Sea創始人李小冬的斯坦福同學。
據陶冶稱,在Sea逐漸向平臺級游戲運營公司轉型后,凱旋創投出手投資了5000萬美金。投資后公司在東南亞游戲運營上確立了壟斷地位,并穩健進入了電商和支付業務。
5、超級應用的“中國夢”
李小冬曾介紹,創辦Garena(Sea原名)之初,是對標騰訊。跟騰訊一樣,社交和游戲是其核心業務。其2010年推出的首個產品Garena+,就是一個集見面、聊天和玩游戲于一體的應用。
Sea的服務內容還包括一款簡信應用,并借助AirPay服務進入支付領域。
不過,Sea登陸紐交所更被看重的卻是電商公司的身份。近年來,Sea憑借投資Shopee服務進軍電子商務領域。這也成為Sea的優勢,因為在東南亞除它之外,幾乎沒有公司同時提供購物-支付-娛樂服務。
Go-Jek同樣如此。如今,Go-Jek的產品范圍包括電子錢包Go-Pay,食品和藥品快遞服務,應用程序日常用品購物,按需快遞服務,按摩及清潔預訂服務。這甚至還不是Go-Jek完整的服務領域。
憑借其多元化的服務和產品,Go-Jek似乎以成為超級應用程序為目標。馬卡林和他的對手同時也是前同學——Grab的陳炳耀一樣,把目光投放在東南亞市場。
Grab如今也在擴充多元化的服務,包括出租車、公共自行車、食品配送和包裹快遞。Grab也透露了成為東南亞日用超級程序的目標,并將成為一個開放平臺。這其中包括擴展其支付領域GrabPay,使其成為東南亞的電子錢包。
6、跨文化碰撞
作為來自中國的移民,袁征在上世紀90年代申請美國簽證時,曾被拒簽8次,最終在第9次才成功。當時他“甚至不會說英語”,“出生在山東,就算是說普通話……也有很重的口音”。但最終,在碰撞之后,他克服了文化和語言障礙。
他認為,語言不是主要原因,“主要還是文化問題”。“比如,很多中國工程師在做項目時不愿跟人分享,這里卻很透明,就算項目沒有完成也應該開誠布公地溝通,想出一條解決道路。”
他認為,中國和印度工程師的共同點是都很努力,也都很聰明。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印度人在溝通時很透明。
因此,盡管印度人口音也很重,但他們卻能做到CEO等高層位置。【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志象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