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騰訊式”倒退:馬化騰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今年初熱映的印度電影《神秘巨星》中,具有嚴重家暴傾向和大男子主義的法魯克帶著一家人舉家搬遷,準備從孟買飛往沙特工作,在機場安檢時由于行李超件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法魯克逼迫妻子娜吉瑪要么扔掉女兒最心愛的吉他,要么就當眾挨他的打,最后妻子選擇帶著兒子女兒徹底離開了他,留下法魯克一個人在機場捶胸頓足無可奈何。

    實際上,類似強行逼迫對方“二選一”的情節并不只發生在電影中,現實生活中更是屢見不鮮,在互聯網領域,“二選一”就時有發生。諸如滴滴會逼迫平臺上的司機不得在手機上安裝其他打車APP并接單,司機只好再買一部新手機注冊其他平臺;前些年天貓和京東也曾互相指責對方逼迫商家“二選一”,但各自不一定有十足的證據。

    最出名、最有證據證明互聯網公司逼迫一方進行“二選一”的事件并不是上面這些,而是發生在七年多以前。

    在騰訊原公關副總裁劉暢的百度百科頁面介紹中,有這樣三段話:

    “我只想在這里念一條QQ用戶在網上的留言”,時任騰訊公司副總裁劉暢還沒說完一句話,聲音便開始有輕微的顫抖,“說我選擇留下QQ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媽媽可以跟朋友們在開心農場上偷菜”,念到這里劉暢已完全控制不住情緒,發出了“嗚嗚”的哭聲,眼淚奪眶而出,臉上精致的妝容卻還未被破壞。

    還沒等擦干眼淚,劉暢繼續帶著激動的情緒說:“昨天一整晚,騰訊公司1萬多員工徹夜難眠,這是騰訊公司自成立12年來經歷過的最慘烈的一次戰爭,我們做出了最無奈的決定,但也是最堅定的決定”。劉暢再度落淚,哭了一分鐘沒有說任何話,默默接過了公關部同事遞過來的紙巾。

    在這之前,沒有人會料到看起來精明能干的劉暢,會如此輕易地在眾多媒體面前灑淚。

    上述內容出自Donews當時撰寫的一篇特稿,文中描述的一幕發生在2010年11月4日。就在前一天晚上,騰訊做出了一個足以載入互聯網史冊的“一個艱難的決定”,即逼迫用戶二選一,將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

    4日上午九點多,劉暢與時任騰訊CTO熊明華、騰訊網負責人孫忠懷等多位騰訊高管一起走進了北京蘇州街銀科大廈21層的一間會議室。身著黑色職業套裝、妝容精致的劉暢看起來依然神采奕奕,絲毫看不出一夜未睡的疲態,剛坐下來就開始對媒體記者們“噓寒問暖”:這是你們參加過的最早的發布會吧?路上很堵吧?辛苦大家了……如此清楚公關套路、與媒體熟絡的劉暢,與之后那個毫不掩飾脆弱、淚灑現場的“騰訊人”反差極大。

    在發布會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當屬“無奈”、“苦衷”、“迫不得已”。對于3日晚騰訊對用戶發表公開信讓用戶在QQ和360之間二選一的決定,多位高管毫不掩飾無奈之情,稱騰訊被逼到無路可退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但劉暢表示,讓用戶二選一已經是騰訊對待360的種種惡行采取的最輕的對策,擁有6000多人技術團隊的騰訊公司,本可以采取更加強硬的技術措施來果斷地結束這場戰爭,但為了用戶不再被卷入這場戰爭,騰訊把選擇權交到了用戶的手上,“你可以選擇卸載QQ”,劉暢說,我們深知騰訊今天的成績,是每一個網友的支持累積起來的,沒有用戶就不會有騰訊的今天,我們選擇讓用戶來決定。


    又過了一天之后,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就此事情在京緊急召開了研討會。與會法學專家幾乎一邊倒地認為:騰訊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競爭的行為已違反《反壟斷法》,嚴重侵犯消費者利益。類似的評論成為當時的輿論主流,這一度讓騰訊上下都很緊張。

    幾天之后,南方都市報記者李寬寬見到馬化騰,問他應該如何出臺法律法規避免“二選一”的情況再度發生。當時二人的對話如下:

    南都:

    剛才您提到了正在和互聯網協會等相關部門商議,出臺安全領域的規范化管理措施,法律法規的完善大家是贊成的,但是另一方面,您是否同意也應該為即時通訊等服務提供商設定類似的法規,最起碼避免“二選一”的情況再出現?而且有觀點認為,騰訊今天是針對360,明天會針對其他企業,您是否可以表個態,承諾“二選一”的事件不再發生?

    馬化騰:

    這個是肯定的,而且你無緣無故地去作二選一肯定是自己倒霉,但你如果是利用自己的用戶群大去強迫用戶非得使用哪一家的話,我覺得肯定是不可取的。騰訊也會承諾,今后肯定不會無端去使用這樣一種手段。這是在避災的狀況才采取的特殊方式,對象不是正常軟件。而且是與時間緊迫有關,如果是給我一個月的時間,那我有太多方法可以解決了。


    3Q大戰之后,騰訊終于開始反思自己,這場以“診斷騰訊”為主題的反思持續了數月之久。

    著名評論者keso老師近日在一篇文章中說,2011年2月底,他在海南三亞參加了一場“診斷騰訊”的活動。這是一個廣邀社會各界給騰訊提意見的活動,騰訊公司的創始人和公司高層,是這十來場診斷活動的認真的、耐心的傾聽者,他們真的只是聽,偶爾回答一些問題,幾乎從不辯解。

    “那次活動讓我確信,過去那個只關心自己,不太在意外界看法,保守的、一意孤行的、始終充滿不安全感的騰訊,正在發生改變。”keso說。

    “我在網上被罵的機會很多,往往在微博上我說一句話很多人都會罵,所以心理承受能力超過大家的想象,12年都是這樣過來的。我希望各位專家不要給我留情面,提出嚴厲批評。”2011年4月1日,在“診斷騰訊”的第九場研討會上,馬化騰向與會嘉賓發出了“讓批評來得更猛烈一些”的邀請。

    “我記了滿滿三頁紙,還是雙面的,手都記酸了。”對于各位專家的建議,馬化騰表示從中學到了很多。

    從此以后,騰訊的變化的確很明顯,他們更多通過投資的方式扶植創業者,而不是自己山寨個一樣的項目與對方競爭。

    在《計算機世界》2010年7月那篇著名的《“狗日的”騰訊》一文中,美團網CEO王興的語氣中難掩郁悶:“有什么業務是騰訊不做的嗎?”2010年7月9日,騰訊QQ團購網上線,這讓王興如聞驚雷,也如坐針氈。

    但到了2017年6月,在小晚的那篇《對話王興》的文章中,小晚問王興:“互聯網圈有誰是你的朋友嗎?”王興說:“騰訊。同時它也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股東。”

    不得不說,3Q大戰后這七年,騰訊的確更加受人尊敬了。


    2017年9月8日在清華大學的一場演講中,馬化騰曾說過:“大家看滿大街的移動支付,我們其實并不排斥另外一家,反之就不是這樣。”也就是說,馬化騰曾公開表態微信支付不會做讓用戶“二選一”的事。

    但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沃爾瑪在華西區(包括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的門店暫時停止接受支付寶支付。對此,有專家指出,從宏觀來說,這種行為有損公平交易。

    據用戶貼出的一張公示顯示,自3月15日開始,沃爾瑪部分門店就開始暫停使用支付寶,并同期開展為期半個月的微信支付滿減活動。這被視為微信支付針對支付寶發起的排他競爭。

    對此,沃爾瑪方面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2018年3月15日起,沃爾瑪在華西區(包括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的門店暫時停止接受支付寶支付,這是一個商業決定,沃爾瑪不定期對業務進行回顧。

    除了沃爾瑪之外,有湖南地區的消費者稱,當地步步高超市暫停支付寶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長沙、岳陽、邵陽、湘潭、株洲、醴陵等地的用戶表示,自己所在地的步步高超市不允許用支付寶。不少消費者吐槽稱,“步步高居然不能用支付寶,真的驚到我了。辛辛苦苦選了一堆東西結果付不了款。”

    這實在是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而且對于騰訊這樣一家努力追求受人尊敬的公司來講,這無疑是一種倒退。如果支付寶也因此而效仿,在一些商超排擠微信支付,那么更多用戶只有被迫選擇站隊。

    其實,移動支付的排他性是一個多輸的局面。如果用戶只能使用微信支付買單,那么這對沃爾瑪本身的銷量也可能帶來一定影響;對微信支付而言,無疑是一種老板承諾“不排他”后的打臉;對支付寶而言,可能流失了一批來自沃爾瑪或者步步高的用戶,但換來的可能是更猛烈的反擊;良性競爭是好事,但排他性競爭并不是,最終用戶才是最大的輸家。

    在徐克導演的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中,慈禧太后為了宣揚國威,決定舉辦一場獅王爭霸戰。黃飛鴻為了參加這場爭斗千里迢迢從廣州趕到北京,最終拿下獅王金牌。但比起金牌,他說的這段獲獎感言更讓人印象深刻:

    同樣地,如果微信支付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而進行排他競爭,讓用戶被迫選擇站隊,在世人眼中,首先微信支付不一定贏了,其次我們所有人都輸了。【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騰訊式”倒退:馬化騰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來源:創事記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騰訊式”倒退:馬化騰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騰訊密集投資線下零售,馬化騰的戰略是什么
    從“狗日的”騰訊到中國互聯網老大,馬化騰挖個坑把自己埋了?可能嗎
    他只改了2個字,讓騰訊避免了滅頂之災,市值從400億美元飆升到2000億美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