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已經懶到跑趟附近的便利店都不愿意,要用送貨上門服務了嗎?從京東到家APP上不斷增加的便利店品牌數量看,答案是肯定的。
京東到家近日宣布,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的212家核心地段門店已經入駐京東到家,到今年年底,還有500多個全家便利店會陸續入駐這一平臺。
如果你在上海,打開京東到家APP,可能還會看到首頁滑動的全家便利“湃客”咖啡廣告。這些來自全家的咖啡、甜點、零食飲料等商品,同時出現在商超和下午茶兩個頻道里。不定期的“滿29元享受7.5折”的優惠力度,讓全家便利在京東到家的下午茶業務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下午茶銷售占比在增加,尤其是湃客咖啡、飲料、面包甜點的銷售較突出”,上海全家便利相關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去年2017年11月才開始和京東到家試點合作,至今共上線了400多個商品,由于下午茶銷售效果不錯,下一步,北京的15家全家便利店在京東到家也會同步進入下午茶頻道,目前這些店鋪還只能在京東到家的商超頻道中搜到。
京東到家為全家便利在首頁上進行展示
在合作的具體操作上,已經與餓了么有3年磨合經驗的全家便利并不陌生,操作模式基本是由門店店長或店員通過外賣平臺App接單。便利店希望能服務更多周邊的客戶群,外賣業務起到補充作用,“門店周邊顧客有需求,我們就會配置或引入相關資源”。
便利店接入外賣平臺并不新鮮。在便利店網絡密集的上海,2015年2月,全家便利在其1000多家門店中挑選了大概280家與百度外賣開始合作;2016年,重慶7-Eleven也接入了美團、京東到家等平臺。
據京東到家提供的數據,今年1月京東到家上所有便利店業態的銷售額(GMV)超過了去年同期的3倍,其中,在2016年年初就已入駐的重慶7-Eleven便利店在京東到家上1月份的銷售額同比增幅達到400%。目前整個京東到家平臺上入駐的便利店總數已接近4000家。
憑借平臺優勢和1小時極速達的配送時效,京東到家吸引了商家和消費者。但像全家、羅森這種高峰時段明顯(早、午、晚餐時間)的商家,100平方米的店面在高峰時段,僅憑店內4-8個店員來應對線上線下訂單或許有些吃力。此前,重慶羅森的一位高管也曾對界面新聞透露,高峰期接入外賣會影響店內工作和顧客體驗,如果與外賣公司合作,則又要顧及到與合作公司在食品安全、衛生等方面進行探討,會謹慎考慮這一業務。
北京7-Eleven相關負責人則告訴界面新聞,目前并沒有接入外賣平臺的打算,更多想要服務于周邊顧客。“叫外賣不是顧客真正想要的,顧客真正想要的是方便。這一點外賣平臺通過送到家來實現,而7-Eleven依靠多開門店也可以做到。如果把自己的商品交給外賣平臺配送,沒有辦法發揮自己的長項。”
現在,京東到家推廣下午茶頻道,是想在非銷售高峰時段保持流量和顧客粘性,對于便利店而言,賣出的也更多是咖啡和面包等毛利較高的商品,看來似乎是雙贏的結果。【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全家便利入駐京東到家 要賣更多咖啡和甜點)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