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有知情人士向界面創業記者爆料稱,無人貨架品牌七只考拉大裁員90%以上,并表示無人貨架基本項目不做了。
隨后的幾個小時,社交平臺脈脈上也有人匿名發布相關信息,“七只考拉出事了,開始大裁員了。”還有人在評論中回復道,“可靠,業務解散,運營開一半。”
界面創業記者在得到消息后,立即向七只考拉創始人文朝暉發微信求證,但截至發稿前,暫未得到任何回復。記者隨后又向其市場部門負責人詢問此事,對方回答道,“我也不方便回應,目前一切以老板回復為準吧。”
在沒有宣布破產的前提下,裁員90%、擱置無人貨架項目、保留倉儲和物流部門,憑借無人貨架起家的七只考拉下一步何去何從?
如果該消息屬實,繼果小美與番茄便利合并、猩便利裁員、領蛙被收購后,無人貨架行業又添一件大事記。
由知情人士提供七只考拉內部流出的離職證明
七只考拉成立于2017年2月,在4月獲經緯創投的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隨后在9月獲得5000萬元A輪融資,由執一資本領投、經緯創投跟投。
這個團隊的基因簡單而言就是“互聯網+零售”。
創始人文朝暉畢業于復旦大學,學習的是有關圖像識別的計算機課程,曾經在京東負責過基礎服務中的云儲存,后來參與創業,擔任“回家吃飯”的聯合創始人兼CTO。
聯合創始人長江在阿里中供待了七年,擔任過去哪兒華南大區的總監。另一位負責運營的聯合創始人BEN,做過UBER的城市負責人。其他主要員工大都來自便利蜂、7-11、鄰家等耳熟能詳的零售企業。
事實上,這家公司在兩個半月前剛剛宣布實現區域性盈利。
“目前我們在北京已經有比較明顯的領先優勢,已經入駐3000多個公司,擺放了近5000個貨架。并且截止這個月我們已經率先有一部分區域實現了盈利,在望京區域。”文朝暉在10月末的媒體溝通會上告訴記者。
當時的他們似乎找到了新方向,發布了新產品“考拉盒子”——一款新的基于微信云服務的智能終端設備。用戶通過微信掃碼,開門后直接拿走想要的商品,關上門系統就會自動完成結算。整個過程花費大概就3-5秒時間。
七只考拉原本計劃憑借“考拉盒子”走出封閉的辦公室場景,切入高校、公寓、寫字樓電梯間、住宅小區等半封閉和開放區域。
開拓新的消費場景目的在于,七只考拉想做一個完整精致的供應鏈。“只是做企業的封閉區域就很難,整個供應鏈的效果很難提升。在企業的開放區域、在社區、在學校,這個區域的密度足夠高,能夠很好地支持供應鏈的建設、配送、運貨,倉庫的效率才會越高。”文朝暉在當時表示。
新產品發布后,“考拉盒子”一代進入到市場,開始校驗自己的存活能力。技術團隊同時也在研發二代產品,那是一個是基于AI圖像識別+重力感應的一整套完整解決方案,并且打算把6000元到7000元的單臺機器成本降低到3000元。
計劃看上去完美無缺,但現實是,七只考拉在完全實現這些愿景之前,很可能已經遭遇了生存的考驗。
記得媒體溝通會那天有記者詢問文朝暉,你都是如何說服投資人的?文朝暉笑了笑,很自信地回答說:“基本上不是我們說服的,都是他們(主動)給我們的。”【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無人貨架再洗牌:七只考拉被傳裁員90% 僅保留物流和倉儲部門)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