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華為機型“砍掉”80%以上的真相:受制電信運營商政策調整,只是為了更好回歸用戶

    【IT時代周刊編者按】華為余承東近日在一項采訪中稱,將要“砍掉”華為80%以上的機型,而且在產品渠道上也將逐漸剝離電信運營商。作為世界排行前五的手機品牌,華為的一舉一動都讓業界倍加關注,這次也不例外。余承東的講話瞬間引發業界大討論,不過華為這么做當然不是空穴來風,必然是受到某些因素影響后的結果。本文作者就給我們分析了促成華為新政的原因,其實是源自電信運營商的政策調整。


    所謂華為終端“新政”,是指8月6日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接受媒體采訪時,對外透露的終端運營策略變化,集中在產品與渠道兩個方面,核心有以下三點:

    1.產品款數上:今年下半年,華為機型會“砍掉”80%以上,總機型不會超過10款。

    2.產品布局上:以后運營商的超低端定制機,不打算玩了。

    3.渠道策略上:今年下半年,華為中國區電商渠道出貨量有望超過運營商渠道和公開渠道。未來,華為終端渠道重點將是公開渠道+電商渠道,兩大渠道占比會在80%左右,而運營商渠道比例將壓縮到20%左右。

    三條“新政”,兩條與運營商有關:部分運營商定制產品華為不做了,運營商渠道華為不賣那么多了。所以,部分媒體解讀為:華為不與運營商玩了,有人甚至認為華為“遠離”、“倒戈”運營商。筆者認為,華為終端的新舉措,論及運營商,應先與運營商政策變化談起。

    運營商政策的變化

    按照國資委要求,三大運營商將陸續壓降市場營銷費用300億元,與終端銷售直接相關的費用有三項:終端補貼、折扣折讓和渠道酬金。

    簡單解釋下這三個詞:終端補貼就是充話費送手機或者優惠購機,折扣折讓的一種重要方式是買手機送話費,渠道酬金是指渠道商銷售運營商定制終端可以從運營商獲得酬金。

    同時運營商資源使用方式及銷售模式也將發生變化,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終端補貼大幅降低,主要補貼中高端的4G手機,低端產品獲得終端補貼困難。折扣折讓與渠道酬金的投入力度將會增加。

    第二,4G手機根據模數不同,補貼資源不同。五模4G終端可以使用終端補貼、折扣折讓和渠道酬金等資源,綜合補貼率不超過50%。三模/四模4G終端不能使用終端補貼,其他方式補貼率不超過30%。

    第三,渠道酬金策略發生變化,不再是賣一部裸機就有酬金,而是按用戶流量消費,根據AUPR值結算酬金。

    將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一方面,終端補貼驅動因素的降低,使得超低端(指價格400元以下)產品在運營商市場及公開市場的空間都將縮窄。2013年,TD市場70%的終端銷量集中在700元以下。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市場需求是終端補貼的力量“創造”出來的,這種力量的減弱,將帶來市場份額的降低,尤其是超低端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渠道酬金政策變化,使得渠道商更加關注終端產品使用者的消費情況,千元機及中高端產品將受到更多關注(注:在TD市場,中端指700-2000元,高端指2000元以上)

    此外,還要注意到,運營商正在進行勞動用工改革,明年年底勞務派遣比例將降低到10%,在此背景下,營業廳外包成為趨勢。與上面市場政策變化相結合可以判斷,運營商本身將降低自有渠道銷售占比,終端銷售將更加社會化。

    再看華為的三條“新政”

    第一條,精簡產品線策略是對運營商集中化運營的有效應對。今年年初,中興終端CEO曾學忠就表示,要精簡產品線,砍掉一半產品。華為的精品策略從去年年初就已經提出,只不過這次重申,力度有所加強。中華酷聯等運營商合作品牌廠商產品款數之所以多,是為了滿足運營商不同省公司的需求,而近年來運營商集中化力度不斷加強,全網操盤力度不斷加大,使得產品精簡成為可能。蘋果、小米等精品策略的成功,堅定了華為的信心。

    第二條,不做超低端定制機,是因為運營商市場政策變化導致對應市場空間縮窄,華為并無競爭優勢,選擇放棄“雞肋”。前文說了,超低端定制機將沒有終端補貼,銷售規模將下降。在超低端市場上,聯想、酷派的競爭優勢較華為更明顯。如聯想A278t銷量超過500萬部,酷派4G手機價格早已下探到399元。而在超低端市場,基本上沒有利潤可言,這與任正非一直以來強調看利潤不看銷量的思路相違背。華為不做超低端在預料之中,如果聯想與酷派也這么提,那該算是較大的變革。

    第三條,加大電商渠道和公開渠道份額,以重點產品為抓手,能夠有效利用運營商渠道酬金資源的撬動作用。運營商本身在加大社會渠道銷售力度,所以,中華酷聯等的運營商渠道份額都會下降,這是必然,無論主動還是被動。渠道酬金是重要的銷售驅動力,著力點在渠道商身上。這將引導廠商將聚焦點調整到渠道商(京東等電商平臺、迪信通等實體渠道商)身上。而能夠有效激發渠道商積極性的,或者是能夠帶來高ARPU值的優質產品,或者是具有較高利差空間的高端產品,前者正是電商渠道產品所具有的特點,后者是公開渠道產品具有的特點。之所以華為電商渠道的份額要大,與運營商渠道酬金的發力有一定關系。

    說到這里,讀者會發現,無論運營商還是終端廠商、渠道商,都是在圍繞著用戶轉,通過實現用戶價值而獲得自身的利益。運營商和廠商都在緊跟用戶,怎么會互相遠離?在當前形勢下,判斷華為是否遠離運營商,更客觀的方式應該是,計算一下華為利用運營商補貼、酬金等資源實現銷售的產品(包括定制版和部分非定制版)比例有多大。

    【IT時代周刊編后】不管華為如何決定,有幾點是不變的,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和增加自身的利潤。在低端機市場政策逐漸攤薄的時候,果斷退出,其實是急流勇退的結果,這對向華為這樣的大企業來講其實并不是容易的事兒,不過它開始這樣做,就說明了華為努力求變的執行力。【責任編輯/馮敏】

    本文作者:梅花園陳述,微信公眾號:陳述(mhy_chenshu)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華為機型“砍掉”80%以上的真相:受制電信運營商政策調整,只是為了更好回歸用戶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