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手機供應鏈之困:蘋果“事必躬親”,國產廠商如何解局

    今年是蘋果推出iPhone手機的十周年,所有人都在期待蘋果推出一款重大的升級版的產品。在這樣的背景下,盡管包括手機在內的硬件產品銷量出現下滑的趨勢,但蘋果的股價卻是一路上揚。同時,蘋果的現金儲備高達2500億美元,多過了德國政府的外匯儲備,甚至比英國和加拿大兩國的外匯儲備總和還多。如果按40%的收購溢價,蘋果250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已足夠買下英特爾或者高通其中任何一家公司。目前兩大芯片巨頭市值加起來才2499億美元。

    可以說,蘋果是近10年來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如此強勢的蘋果,不僅讓美國總統都為其開政策綠燈(因為企業稅率問題,蘋果90%以上的現金囤積在美國以外),最近更是“杠”上了高通,打起了專利授權費用訴訟的官司。要知道蘋果65%以上的CPU可是高通在供貨。但是蘋果該懟就懟,絲毫沒有“怕”高通半分的跡象。更有消息說,蘋果已經在自研 4G 網絡基帶芯片。而此前,蘋果已經宣布,將推出自己的GPU,消息一出,讓英國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蘋果GPU供應商)股價一夜暴跌70%。同樣,深受其害的還有戴樂格半導體公司(DialogSemi)——iPhone手機的功耗芯片提供商。蘋果宣布iPhone將使用自主設計的電池管理芯片后,戴樂格的股價也是一泄千里。照這個趨勢,將來蘋果很有可能也會推出自主技術的面板、3D傳感器、攝像頭。

    綜合這些趨勢來看,蘋果正在有計劃地擺脫供應商依賴,在iPhone上越來越多地使用自家技術。按理說,現今科技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蘋果為何凡事還要“事必躬親”,這有違產業發展的趨勢。蘋果已經建立起了一套從軟件商店到蘋果支付封閉的ios生態服務系統,如今又在硬件供應鏈上全面介入,使用自主產品,走向自我封閉狀態,這不僅讓產業鏈恐懼,而且讓產業鏈絕望。

    如此強勢的蘋果,讓包括高通在內的產業鏈合作伙伴,對其無可奈何。蘋果凡事“事必躬親”,一是蘋果想要控制iPhone上的一切,提高集成度,減少供應鏈成本,二是人家有這個能力。即使有些器件不能完全自己做,蘋果也會做到高度定制,加入自己的技術,按自己的標準來生產。就以現在各家手機廠商最為關注的OLED屏來講,蘋果就是派了技術團隊進駐三星,按照自己的標準,應用自己的相關技術,高度定制。說到底,蘋果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做鋪墊,有充足的現金做保障,人家“自娛自樂”是有資本的。

    反觀國內的手機廠商,如今在供應鏈上被掐著脖子,進退維艱。最近華為P10的“閃存門”事件,問題的根子還是出在供應鏈上。P10系列手機之所以同時采用UFS和eMMC兩種方案因,原因在于供應鏈閃存的嚴重缺貨。華為的UFS芯片都是三星供貨,目前,中國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提供閃存,基本上被三星、東芝、韓國海力士壟斷。其中三星是領頭羊,市場份額約38%。

    所以,中國企業要更好的發展,除了在整機上有個“高顏值”外,更應該在CPU、存儲、屏幕、電池、攝像頭等眾多領域形成突破,這樣才能長遠發展。不是說每家企業都像蘋果那樣,在供應鏈上“事必躬親”,但至少,國內企業在手機供應鏈上要盡快的成長起來,才能不受制于人。【責任編輯/楊雅倩】

    注:本文轉載自個人公眾號劉啟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來源:劉啟誠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唱衰常在 蘋果依舊
    新技術、重整供應鏈,iPhone 12能成為蘋果的里程碑嗎?
    【周四早報】蘋果市值蒸發6500億,分析師:中國銷量肯定雪崩
    首款5G iPhone 發布,蘋果夢回喬布斯時代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