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唱衰常在 蘋果依舊

    高刷新率的缺失、新款產品不標配充電頭與耳機以及蘋果發布會后股價下跌2.65%,這些因素的綜合,使得許多媒體評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蘋果沒了創新力,資本市場也在看衰其新品表現。

    事實真是如此?

    其實這些評論,在很大程度上不過是延續了“以點代面”式的看衰蘋果套路以及無病呻吟式的呼喚創新。

    以點代面的唱衰套路

    何為以點概面?簡單來說就是以無限放大某一缺點,但選擇性的忽視產品本身所具備的優點。

    這一唱衰套路,在過去兩年iPhone XR和iPhone 11上,我們都已親歷。

    翻翻互聯網的記憶,就能發現當時許多評論都將火力點集中在批評這兩款產品的黑邊寬度、攝像頭數量、不支持5G功能以及相對而言的較差信號表現,并試圖以這幾點劣勢,將他們歸類到“電子垃圾”之列。

    你要說這些評論列舉的iPhone 11劣勢不是事實嗎,從現實來說,這些劣勢在iPhone 11上是的確存在的。

    但為什么有這些不足的產品,卻能得到市場的認可?

    原因在于許多評論過于夸大了這些劣勢的影響,不看市場實際,同時更選擇性的忽視了產品本身所具備的特定優勢。

    諸如iPhone 11,當時不支持5G的確是劣勢,但評論者們忽略的是彼時5G實際落地情況與其究竟能帶來多少用戶體驗增量的現實,更忽略了iPhone 11本身在處理器性能、iOS系統生態體驗、使用耐久度以及較低起售價所帶來的綜合性價比凸顯的現實,并且于用戶端而言,絕大多數的購機用戶在購機選擇上還是會更為追求綜合體驗的更強,而非單一功能的強悍。

    也正因如此,使得其在上市后就打臉了當時的看衰評論。

    如今,在iPhone 12上,評論者們又開始復制這種以點代面的看衰套路,將火力集中到不支持高刷新和不附贈充電頭和耳機。

    從現實來說,吐槽蘋果不配備充電頭和耳機,其實無可厚非,畢竟他彰顯了蘋果在利益驅使下的無視用戶體驗,特別是對于初次進入iOS生態的用戶而言,但以iPhone 12系列缺失高刷就看衰iPhone 12系列的市場表現,吐槽蘋果沒有創新,個人認為太過牽強。

    不容否認,高刷新率可提升產品體驗。但也需要看到的是,iOS系統與安卓系統還是有著相當區別,其系統響應性、跟手性可以說從來就不是困擾用戶體驗的問題。于iOS用戶而言,有高刷新率,屬于錦上添花,而不是安卓用戶那般的雪中送炭,這是本質區別。

    并且從產品實際體驗來說,現階段技術尚未能在續航、高刷、5G間取得平衡,目前的許多高刷新率機型依舊沒有解決好功耗問題,乃至市場上少有產品可以在雙開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的情況下保持續航能力。

    退一步來講,作為第一個推出動態刷新率產品的廠商,硬要蘋果要將120Hz刷新率帶到iPhone 12,這應當不會辦不到,只需舍棄續航就可以了。但若真是為了高刷新而舍棄了續航,到時候是不是會有更多批評?

    所以于蘋果而言,在iPhone 12上,大概率是在續航、5G、高刷新率之間做了一次選擇,只不過蘋果選擇了5G和續航。

    同時也需要看到,iPhone 12在今年其實可以說是進步明顯的——更為輕薄化、新設計語言、性能更強、5G加持、更好的屏幕材質、不變的續航、更強的影像能力和防水性能、甚至可能的更好的信號表現等,這些正使得它本身越來越完善、短板越來越少。而若考慮到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補貼活動助力產品價格不斷下探的現實,于用戶而言,真香恐怕已在路上。

    無病呻吟式的創新呼喚

    事實上,觀察自喬布斯逝世后的歷年iPhone發布會,其實不難發現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發布會后的產品總會被許多人感嘆蘋果沒了創新,并以盤后股價表現來進行佐證。

    但從現實來說,以發布會后股價變化為佐證,恐怕是站不住腳的。

    事實上若我們觀察蘋果歷年iPhone產品發布會其股價表現,就能發現股價下跌是常態化趨勢——據Wind,萬得基金整理的自2010年伊始的蘋果發布會后蘋果指數(88415.WI)表現來看,在iPhone發布會后的首個交易日蘋果股價其實幾乎都是處于下跌狀態。即使是在2010年iPhone 4這款被公認的再次改變世界的產品,在發布會后蘋果股價也是下跌。

    退一步來講,即使股價下跌真的可以視作市場看衰iPhone 12市場表現的情緒體現,那么在隨后一個交易日里,蘋果又實現了股價微漲,這是不是意味著市場又看好iPhone 12系列了呢?

    當然,觀察批評蘋果缺失創新的評論,更能發現許多人只將硬件升級作為創新,而忽略了真正影響用戶體驗的軟件創新,似乎只有采用更多的攝像頭、更大的COMS尺寸、更快的充電速度才算得上是創新,而為更好用戶體驗做出貢獻的軟件算法卻不能稱之為創新。

    但即使以硬件升級作為創新衡量標準,事實上我們觀察iPhone12系列,也能發現iPhone12系列的創新似乎并不弱——強無敵的A14處理器、首創的提升玻璃面板強度的超瓷晶面板、首發的7P鏡片、首發的傳感器位移式防抖技術、最全5G頻段支持、輕薄機身保持等。

    其實,關于創新這件事,在幾年之前我就曾談到——隨著智能手機基礎框架的確立,智能手機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從喬布斯式開天辟地式的顯性創新進入到了以改進體驗為主的隱形創新階段,當下的種種創新,幾乎可以說是在已然建立好的地基上建房子,搞裝修而已,而這也是任何一個產業發展的必然路徑。

    在此,幾乎可以這樣說:批評蘋果缺失創新,更多的不過是在無病呻吟——一些媒體將求新求奇作為創新標準,但他們卻忽略了大眾消費品,首先需要以成熟體驗去滿足最大用戶需求公約數的基本現實,特別是對于出貨量動輒千萬級的產品而言,就更是如此。

    這也解釋了,為何業界近十年來評論一直在批評蘋果喪失了創新,但蘋果市值卻走上了兩萬億美元,其產品單品市場銷量能高居第一。

    于蘋果而言,似乎可以說是唱衰常在,蘋果依舊。【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鄰章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唱衰常在 蘋果依舊
    新技術、重整供應鏈,iPhone 12能成為蘋果的里程碑嗎?
    【周四早報】蘋果市值蒸發6500億,分析師:中國銷量肯定雪崩
    首款5G iPhone 發布,蘋果夢回喬布斯時代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