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近日似乎忘了傷痛,又有“重啟”自有品牌手機的勢頭。
不過這次中國移動沒有把話說的太滿,稱推自有品牌4G手機不是為了掙多少錢,只是想起到市場引導作用。中國移動此前已經推出了很多定制手機。比如幾年前中移動為打造未來移動互聯網入口而推出的OPhone,希望通過深度定制Android在手機操作系統層面整合自有業務,最終宣告鎩羽而歸,被業界解讀為運營商試水終端的失利與遇難而退。
作為運營商老大的中國移動似乎一直不能適應互聯網市場,不光自有品牌手機很失敗,就連自家的應用也都不被用戶們待見,中移動不可謂不悲催。這其中的原因和中移動在業務創新的競爭力方面有先天的不足有直接關系,而不重視用戶體驗更是讓中移動的產品屢戰屢敗。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中移動有哪些悲催的產品。
1.中移動3G
相比中國聯通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堪稱3G市場上最大的失敗者。業內最著名的笑話就是,使用中移動的3G網絡,給你1G流量你一個月用得完么?首先中移動的資費沒有任何優勢。TD-SCDMA標準僅僅在中國實施,假設其研發投入都跟其他標準相同,但是由于其基站、手機的容量相對于整個世界市場來說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其網絡、手機的成本必然是三家中最高的,由此導致使用中移動3G的用戶成本高于其他用戶,價格競爭中是失敗的。第二,TD技術并不成熟。WCDMA、CDMA2000在國外使用已經基本成熟,而TD則剛剛起步,還沒有在大規模的使用中考驗過,屬于非常不成熟的技術,很難保證良好的使用效果。
2.OPhone
這是寄托了中移動太多希望的自有品牌智能手機。兩年前,仿佛不可戰勝的它強行推出OPhone時,媒體幫腔作勢的吹捧聲至今沒有完全消散。當時人們以為它會成為開放移動互聯網的勁敵,至少會成為一個有實力的攪局者,但是短短兩年后,沒想到最后死的悄無聲息。其實兩年前,在智能手機研發上,中移動實際上比另外兩家運營商都提前了一步,是它首先意識到智能機的重要性,也是它首先投入了大量資金,試圖在智能機時代仍然保持領先。聯通和電信很晚才意識到智能終端的重要,沒想到,正是因為聯通沒研發自家的智能手機,而借助iPhone這個外援強大的號召力沖破了聯通的重重拖累,取得了成功。中移動希望OPhone能夠成為與iPhone和Gphone競爭的產品,但最終OPhone卻成了拖后腿的因素。主要原因就是OMS系統太難用了,像一群只知道2G手機的外行人設計的,OMS在開發上也很不方便,這嚴重傷害了開發者的積極性。
3.飛信
在移動互聯網剛來臨時,飛信無疑是最具社交應用中王者之像的。據說這個產品是為了狙擊騰訊的手機QQ推出的,還記得當年飛信的紅火嗎?特別是年輕人很喜歡用,因為可以免費發短信了,但是后來為什么就失敗了?原因很簡單,中移動根本不會為用戶考慮,對他來說利益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飛信不能給非移動用戶發送短信,所以短信回飛信要多收5分錢,所以飛信這樣一款本來有可能占據現在微信地位的產品掛掉了。去年中移動的飛信又搞公眾平臺期望起死回生,而且連界面都直接山寨微信的,作為中國最大的運營商,竟然墮落到此等地步,真是讓人大跌眼鏡,不失敗才不正常。
4.飛聊
飛聊錯過了市場最佳時機,而且中移動在業務創新競爭力方面先天不足,這些決定了飛聊將以悲劇收場。飛聊當初是中國移動的移動互聯網戰略中重要產品之一,2011年9月28日,中移動發布即時通訊產品飛聊,飛聊是在飛信的基礎上,可以實現跨平臺免費短信、語音、圖片等多媒體信息發送,是飛信的強力助手。兩個產品之間可互通好友關系、消息互轉互發。從產品功能來看飛聊與微信十分類似。但是飛聊當時已錯過了市場最佳時機,再加上來自微信等相關產品的競爭沖擊,生存空間已是非常狹小。這款悲催的產品在經歷了近兩年的發展之后最終被中移動放棄了。
5.移動MM應用商店
移動MM應用商店最初的發展勢頭還不錯。從2009年8月正式上線運營開始,一年的時間內,MM迅速聚攏了人氣。但在蘋果APPStore、Android Market等一線應用商店以及百度手機助手、QQ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等第三方商店的夾擊下,目前MM的處境顯得有些落寞,在用戶吸引力、定位精準度、平臺運營機制、開放資源吸引力等多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問題。比如像中國移動下大力氣開展的‘MM百萬青年創業計劃’吸引到的不是核心的開發者,像應用上線審批流程等運營機制問題直接影響了MM平臺對開發者的吸引力,可以說,到目前為止MM的運營思路仍沒有跳出傳統通信模式,其遠不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或者互聯網產品。現在來看,MM不但沒有實現趕超蘋果APPStore的初始目標,而且目前又被第三方應用商店甩在后面,或已錯失了最佳發展機會。
6.Jego
2013年6月1日,中移動自主開發的移動VoIP及即時通訊應用Jego在蘋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正式上線,這款應用具有文字聊天、語音對講、照片分享、視頻聊天等,其核心功能是網絡通話,甚至包括與固話通訊功能。 Jego一經推出,隨之便引發各界的熱烈關注。外界觀點皆認為,Jego推出,與中國移動之前的飛信、騰訊微信有一定的聯系,甚至被稱為是“中國移動革自己的命”。遺憾的是,Jego還未與微軟的Skype一較高下,便被“喊停”。2013年6月22日凌晨,中移動宣布,推出不到一個月的Jego“壽終正寢”。Jego的失敗,中移動認為是BUG太多。更深層次分析的話,則是由于產品定位的不明確。甚至在移動內部都沒有統一思路就匆匆上線。一些顧慮也讓該產品的很多功能被“閹割”,用戶體驗非常糟糕。
7.移動微博
移動微博一開始叫做139說客,也是一個起個大早沒趕到集的產品。彼時新浪微博還剛剛興起,開心網與人人網熱斗正酣。移動微博產品沒有太大的問題,而且還有了個微博內容免費短信群發給粉絲的賣點,當然這個功能在內容尚少的時候有新意,但是內容一多之后誰也受不了,最后這個功能被迫關閉后來移動微博產品也不斷升級,社交功能、社區功能、游戲功能都緊緊跟上,就這樣移動微博目前還活著,但是越來越像各級移動的宣傳窗口了。頗有茍延殘喘的感覺。
8.無線城市
還在3G門戶等為代表的WAP網站風生水起、APP才剛剛興起的時候,移動已經意識到在手機上為客戶提供豐富內容和應用是未來趨勢,于是廈門、廣東開始領頭建設無線城市,其核心思路就是建立一個手機上網的門戶,可以有生活的所有方方面面應用,2011年各省移動開始仿效,省省有門戶,市市有創新,恍若當年電信在互聯網之初的xx信息港。可惜門戶在移動互聯網上已經是明日黃花,而無線城市連合格的門戶都不算,它只不過是很多內容的拼湊而已,沒有用戶體驗可言。后來還推出了APP版本,但是其根本的定位和模式仍然停留在互聯網之初,落后的代價就是被淘汰。在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時期,移動再一次花了不菲的錢,連吆喝都沒賺到。
中移動的運營商基因決定了它并不能像互聯網企業那樣完全開放。從飛信到飛聊,中移動扮演的更像是一個管理者的角色,只是給出目標要求,卻從未參與產品設計、規劃等,這些一般交由神州泰岳全權處理,相比之下互聯網企業對待產品如同對待自己的親身骨肉一樣,每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其次,從產品的推廣到運營,互聯網思維會對產品的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點電信運營商固有的傳統思維無法做到。其實,就算運營商IM發展成功,也不得不面對自己的IM應用沖擊傳統業務的可能,這邊演戲,那邊拆臺,著實是一個尷尬的局面。
縱觀這些中移動曾經花大價錢推出的產品,其實產品本身的定位就是想怎么把用戶圈進來,再把其原有的服務賣一次,互聯網重視用戶需求的特性根本就沒有得到體現,這種產品又怎么增加用戶的粘性呢?產品無法給用戶提供真正的價值和方便,從誕生之初就意味著死亡。
現在中移動又折騰自有品牌手機,如果繼續以前的套路,通過對安卓系統的修訂,打進一群自己爛到極點的應用,再通過用戶使用應用增加用戶流量和消費,強硬地去提高AUP值,那么這看似聰明的想法,最終還是會被用戶拋棄,現在的世界哪有那么多傻子呢?【責任編輯/王璟】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