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信換帥:五大挑戰,擺在 51 歲賈少謙面前
2月15日消息:海信內部發文宣布,林瀾辭去海信集團董事長職務,集團總裁賈少謙接任。與此同時,于芝濤出任集團常務副總裁。而在前天,海信集團旗下三家上市企業之一的海信視像,同樣出現了人事變動。
51 歲的賈少謙掌權,五個“能否”擺在他的面前:
第一,能否用兩年時間,達到營收 3000 億目標?
第二,彩電業務,能否真正做到全球第一?
第三,白電業務,能否躋身第一梯隊?
第四,收購了東芝彩電、日本三電汽車空調壓縮機業務后,能否通過兼收并購,快速打造新的增長引擎?
第五,海信要實現更精細化管理,能否短時間推出激勵機制改革?
一場早有預期的交棒
對于海信一把手換任動作,業界其實早有預料。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丁少將指出,林瀾出生于 1958 年,與周厚健同屬“50 后”,只比周厚健小 1 歲,如今也達 65 歲退休年齡。“兩個 50 后之間的交替,正常的變動肯定不會這樣安排”,在他看來,林瀾只是一個過渡方案。
據海信方面人士透露,當初將董事長職務交棒林瀾時,周厚健有兩點考慮:
第一,海信正在快速成長為世界級企業,需要一位具有國際視野的帶頭人;第二,根據管理的持續改進原則,海信到了需要變換一種管理方式的時候。
回望過去的 2022 年,雖然林瀾是海信控股集團名義上的一把手,但集團的實際運行,卻是林瀾和賈少謙的“雙巨頭”治理格局。
其中,林瀾是集團董事長,主要負責市場和海外業務,而賈少謙是集團總裁、黨委書記,主要負責官方的、本土的業務。
這一點,海信方面在本次換任時并未否認。
“去年 3 月,林瀾接替周厚健出任海信集團董事長。此后,其與賈少謙一個主外、一個主內,積極協同、密切配合,要給董事會交出了滿意答卷?!?/p>
據上述人士表示,自賈少謙 2019 年接盤海信整體經營,其任職 4 年來集團營收增長 45%,利潤增長 77%,營收規模、利潤和企業高質發展均實現了較大突破?!百Z總的業績,已經取得了集團層面的認可”。
在董事會決議通過后,林瀾同樣表示,“一年前周董交棒給我,是因為海信國際業務有重要未盡事宜需要我攻堅克難、完美收尾。今天,我短暫的歷史使命完成了,此時我必須灑脫地說‘再見’?!?/p>
賈少謙時代的海信,挑戰也不小
1997 年,25 歲的賈少謙從青島大學經濟法學系畢業后即進入海信,從海信集團法律事務部法律顧問做起,一路升任總裁辦公室主管、副主任、主任,人力資源部部長,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等職務。伴隨著此次正式接棒海信集團董事長一職,海信集團的賈少謙時代正式開啟。
站在新的起點,新一屆的海信領導人們,也正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挑戰。
此前,賈少謙曾在 2021 年對外發布過公司的遠景 —— 海信集團將朝著 2025 年 3000 億元營收的目標加速奔跑。然而截至 2022 年,海信集團營業收入為 1835 億元,距離 3000 億元仍有不小的距離。
當前,海信集團旗下主要有海信視像、海信電器以及三電機控三家上市企業。旗下有海信、東芝電視、古洛尼、科龍、容聲與 ASKO 等多個品牌。除海信視像旗下的彩電業務在全球市場中占有優勢外,海信電器等品牌在國內不僅面臨著美的、格力、海爾、TCL 等主要家電品牌的競爭,海外也面臨著三星、索尼等海外品牌的沖擊。
在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看來,“短期內,海信集團仍將是一個以家電為核心主業,在科技行業多元化發展,但卻不會貿然進入一個完全陌生領域。”
“接棒后,新一代的海信領導人需要持續推進海外業務的落地,鞏固并發展‘世界第二’的地位,在高端化、下一代顯示技術、大顯示戰略以及芯片研發等領域不斷做垂直一體化的整合。當然,這些均為海信此前一直在推進的事。”
在他看來,“進入賈少謙時代的海信集團,最先發生變化的可能會是管理模式上的一些創新 —— 例如實現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或者帶來一些更明顯的企業激勵機制改革。”
來源:IT之家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