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此次迅雷IPO前途依然暗淡,除了小米加盟,迅雷沒什么過硬的業務能吸引美國資本的注意

    【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迅雷一直有個“上市夢”,這個夢始于2011年,因為迅雷業務的某些短板和資本方面的一些問題,外加上欠缺一些好運氣,迅雷的IPO計劃一推再推。直到現在迅雷的“上市夢”似乎到了最佳的實現時機。已幾次上市失敗的迅雷,此次顯然是更加有備而來。在此之前的4月,迅雷完成了E輪優先股融資,小米風投、金山軟件等機構成為新投資方。根據招股說明書,小米風投在迅雷的持股比例達27.2%,成為第一大股東。

    有了小米這個強大幫手,迅雷的上市圓夢似乎應該水到渠成。所以業內也是普遍看好迅雷和小米“在一起”,認為合作對雙方可謂各補所需:小米通過迅雷可以彌補雷軍系中的內容業務空缺;迅雷則可從合作中獲得雷軍系的資源反哺。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未必,上市還需“自身硬”,這要看看迅雷有哪些過硬的業務。

    迅雷能吸引美國資本的注意首先看看迅雷有什么?海量的下載用戶、網絡視頻資源、云加速、云存儲這些看起來都是迅雷值得炫耀的資本,當然還有小米這個過硬的伙伴。

    說起迅雷海量的下載用戶,那其實對上市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幫助。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11年迅雷赴美上市。當年優酷并未盈利卻獲得了資本市場的熱捧,迅雷的盈利雖然不高,至少已經賺錢了。與優酷相比,迅雷雖然早早地實現了盈利,并且在下載領域占據了近乎壟斷的地位,這樣的表象似乎迅雷勝出毫無懸念。事實正好相反,因為在美國資本的眼里,這些并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在迅雷這樣龐大的下載量中,很多是免費的影音文件。而迅雷目前的收入仍然還是以廣告為主,也就是說,迅雷利潤的多少實際上與海量的下載并不成正比,甚至沒有太大的關系。如果把下載量與迅雷的盈利相對比,迅雷的賺錢能力其實已經輸給了大多數的美國互聯網企業。那么,迅雷又有什么資格以下載量和盈利自居去沖擊華爾街呢?

    因為,迅雷在人們眼中只是一款單純的下載工具,盡管已經穩居PC端下載軟件“老大”的位置,但其業務模式單一,商業模式不清晰,并不能帶來更多資本層面的價值。這正是迅雷的痛點,沒有更早的明確開放的云服務平臺策略,缺少建立完善生態系統的舉措。其次,在用戶服務甚至是宣傳策略上都更多地傾向于自身付費會員體系的發展。最后,過于繁雜的增值服務讓消費者和其它廠商都不容易看清最迅雷最核心的價值表現。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為王的今天,所以海量的下載用戶對迅雷來說非但不是優勢,甚至還是個負擔。所以在本次IPO的過程中,迅雷盡量淡化下載服務,避免重蹈復轍。

    再來看看迅雷引以為豪的網絡視頻資源。雖然迅雷有數字商城和收費會員等收入,甚至在這方面的視頻業務已超過其下載業務成為廣告收入主要來源,占比達到71.3%。這個數字對迅雷而言,也并不是個好消息。和幾大門戶網站相比,迅雷在視頻領域并不具備在下載領域那樣的優勢,因為現在購買視頻版權已經成為了一個燒錢游戲,買版權,是對迅雷并不殷實的家底的巨大考驗。所以迅雷“鋌而走險”,相當多的視頻資源是沒有版權或者有版權糾紛的。大家別忘了前幾年迅雷深陷各種版權糾紛中難以自拔,迅雷的下載客戶端甚至招來了華納兄弟、迪士尼等美國電影巨頭的訴訟。要知道,2011年時迅雷的上市失敗,就與迅雷一直以來以P2P下載為企業關鍵詞有關。其實早在2009年,美國相關部門就曾多次提議對P2P軟件進行控制或整改。這意味著,迅雷一旦在美國上市,其主營業務P2P下載將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和質疑。美國的投資人會愿意為一個有盜版風險的平臺軟件埋單么?迅雷上市之后,一定還會有更多眼睛盯著迅雷的版權命門,被版權糾紛拖入輿論爭端的百度就是先例。所以,迅雷最以為為豪的網絡視頻資源恰恰是迅雷上市最大的“絆腳石”。

    接下來看看迅雷的云服務技術,這是迅雷此次沖擊IPO著意包裝的亮點。迅雷是一家技術驅動型公司,通過獨特的下載技術優勢后來居上,迅速拿下中國下載軟件市場的No.1。這方面總該是迅雷的長處了吧?事實也未必盡然。下載本來就是互聯網的一項最基本的服務,在以前迅雷過度依賴著高速下載業務,在網絡硬件條件欠發達的時候通過優化下載速度攏住了大批用戶。但在光纖寬帶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傳輸速度日新月異的發展,光纖超級帶寬漸漸普及,用戶很多時候根本無需下載,利用網絡即時觀看或者使用網絡數據即可滿足需求,包括高清電影,都可以在網上流暢播放,而無需費力下載到本地再打開,這樣一來,下載服務就變得毫無用處,與用戶漸行漸遠,這也是迅雷淡化自己的下載基因,強調云服務的原因。

    說起布局云服務,迅雷也算是下了很大功夫。2011年迅雷率先推出了云播,再次變革了視頻播放。迅雷云播的功能簡單來說,就是輸入鏈接或者上傳BT種子后,直接在網上看片,無需下載,無需等待。迅雷云播當時也被稱為三大“看片神器”之一(另外還有快播和百度影音)。問題也恰恰出在事兒,“看片神器”之一的快播已經因為版權和涉黃被斬于馬下,百度影音也收斂不少,迅雷云播還敢造次?這個業務目前也處于萎縮當中。

    迅雷還做的比較有起色就是“云存儲”和“云加速”,通過購買大量服務器,建立起龐大的云端服務器,向迅雷會員提供離線下載服務,截至目前不完全統計,迅雷至少擁有超過100萬臺第三方服務器和超過3600臺自有服務器。資金投入這么大,對迅雷來說絕對是個負擔,但是如次巨大的投入也沒有使迅雷成為云服務的“老大”。因為當云計算大范圍實現后,迅雷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以及更強大的對手,例如擁有更強實力的谷歌云、阿里云等,這些巨頭均有可能借用龐大的服務器資源,橫向切入“下載”市場。迅雷是否能繼續保持優勢?一切都是未知。

    綜上所述,此次迅雷IPO前途依然暗淡。迅雷的用戶資源根本無法創造價值;網絡視頻資源面臨版權風險;而下載技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即將被淘汰;云服務又面臨著被更有實力的“云巨頭”截殺,能吸引小米投資,絕對是個“強心針”,但是,除了小米這個優勢,迅雷還有什么過硬的業務能吸引美國資本的注意?【責任編輯/王璟】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此次迅雷IPO前途依然暗淡,除了小米加盟,迅雷沒什么過硬的業務能吸引美國資本的注意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