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verse一詞由前綴meta(意為超越、元)和詞根verse(源于 universe宇宙的尾部)組成,直譯就是元宇宙。
這個概念最早出自尼爾·斯蒂芬森 1992 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該小說描繪了類似真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元界(Metaverse),,而所有真實生活中的人們都擁有一種網絡分身 Avatar。
維基百科對元宇宙的描述是:通過虛擬增強的物理現實,呈現收斂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征的,以未來互聯網,具有連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 3D 虛擬空間。
引用已有的小說、電影:雪崩、神經漫游者、黑客帝國、頭號玩家等,以便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元宇宙。
所以元宇宙是一個集體的虛擬共享空間,包括所有虛擬世界和互聯網的綜合,包括但不限于現實世界的衍生物或副本,但并不等同于增強現實技術。
從產業來看,在互聯網現階段,存量市場業已穩定的相互封閉、零和博弈、內卷競爭及壟斷化的格局,在元宇宙新的增量空間是否能在本質上改變,實現去中心的愿景?從互聯網巨頭進軍元宇宙的態勢來看,依舊是在元宇宙的6層架構(區塊鏈、應用、軟件、系統、硬件計算平臺、硬科技)上各自搶灘、各占賽道,爭搶領跑者,完全的開放和去中心化或許很難實現。
同時,元宇宙勾畫的以開放自由、去中心化、自主創造價值和文明形態、沉浸體驗等為特征的理想世界,也蘊含不同層次的主體風險,完全自由化、去中心的自組織需要參與者具有高度的專業素養和自覺自省,而上升到社會層面,難以彌合的數字鴻溝和文化區隔才是現實,而集體共享、多人協作的創作環境也伴隨難確權、難追責、利益難分割等問題下的糾紛或沖突。
另外,隨時隨地進入元宇宙所提供的臨場感與沉浸感一方面基于技術的隱蔽性可能是對隱私更為多重、更為無感的侵害,并附加沉浸后虛實切換困難帶來的成癮風險和對個人“時空邊界”的無法自制,另一方面可能意味著更深刻的剝削,技術與資本的深度融合使得技術具有了超級權力,使人類生活更自由、更便捷,也使得人類與其真實的生活世界日益疏離,并使得人類的日常生活方式淪為資本再生產的手段,最終達到“人類創造力的總體商品化”。
?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