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昨天有個事情轟動了網絡。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及其妻子為慶祝女兒誕生,愿將所持Facebook 99%的股份(價值450億美元)捐給一家新的慈善組織。在美國做慈善好像不光是企業家行為,有點像全民行動。美國人怎么那么熱衷做慈善呢?2008年美國慈善捐款額高達3076.5億美元,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 的2.2%,而且,其中75%來自個人的捐款。中國呢?慈善捐款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還不到萬分之五。所以你可以看出來這個差別非常大,美國是全民慈善, 我們只是少數。
12月2日,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及其妻子為慶祝女兒誕生,愿將所持Facebook 99%的股份(價值450億美元)捐給一家新的慈善組織,并發表了一封寫給女兒的長信。
在為小扎點贊的同時,我們也順便梳理了一下近年來那些不給孩子留錢的億萬富豪們。在梳理過程中我們發現,那些身價百億的超級富豪中,像扎克伯格這樣決定把錢都捐光而不是留給后代的不在少數。
比爾·蓋茨
早期就宣布,他個人持有的840億美元不會留給他三個孩子。根據媒體報道,三個孩子最后大概能繼承到的數目是每人1000萬美金。
巴菲特
蓋茨還和老友一起發起了一個“贈與誓言”,號召其他的億萬富翁朋友一起至少捐出財富的一半用作公益。
埃隆·馬斯克
此外,特斯拉CEO自己有五個男孩,一對雙胞胎和一對三胞胎。在2012年他也簽署了“贈與誓言”,承諾將個人絕大部分財產捐出用作慈善。
拉里·佩奇
至于谷歌創始人(LarryPage),則對自己未來的財富將何去何從有更獨特的想法。他曾表示,與其把自己的錢都傳給兩個孩子,還不如直接給像埃隆·馬斯克這樣能改變世界的企業家。
拉里·埃里森
就算是在硅谷以生活方式糜爛奢侈聞名的甲骨文公司總裁,也已經承諾將自己95%的財富用作慈善用途。
彼埃爾·奧米迪亞
其他簽署“贈與誓言”的科技大佬還有eBay創始人,截至目前他已經捐出了超過10億美金的資產。
當然,所捐贈基金的一部分不排除是為了通過慈善捐款來規避巨額遺產稅的,以美國為例,遺產稅約45%(華盛頓州額外征收20%的州遺產稅),還有15%~35%的資產增值稅。
以1億美元資產為例,直接傳給孩子,只剩下約3700萬美元。
假如將這3700萬美元拿去投資,按每年10%的投資回報率計算,每年投資收入按平均30%的稅率繳稅,那么,30年后這個富人的孩子將獲得2.8億美元。
若將財產捐給慈善基金會,可免除這三種稅。
美國法律規定慈善基金會每年必須捐出5%的資產。若該基金會的投資回報是每年10%,30年后,1億美元的本金增值到4.3億美元,同時還向社會捐出了3.3億美元。
對此,“狼教授”的觀點是:
在美國做慈善好像不光是企業家行為,有點像全民行動。美國人怎么那么熱衷做慈善呢?2008年美國慈善捐款額高達3076.5億美元,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2%,而且,其中75%來自個人的捐款。中國呢?慈善捐款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還不到萬分之五。所以你可以看出來這個差別非常大,美國是全民慈善,我們只是少數。
首先,我們對整個慈善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
我舉個例子,我們看看《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對慈善的定義:
從同情、憐憫或宗教信仰出發,對貧弱者以金錢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實際援助的社會事業……帶有濃重的宗教和迷信,其目的是為了做好事求善報;
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業看作是一種施舍……它只是對少數人的一種暫時的、消極的救濟……它的社會效果存有爭議。
我不敢相信這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解釋。但是,如果用英文的話,你看原文怎么講的?慈善的意思是對人類的熱愛;為增加人類的福利所做的努力。
通過救濟、援助或者捐贈等等這些手段來達到對人類的熱愛或增加人類的福利。
而我們《中國大百科全書》的這個解釋是把別人的手段當成目的了,慈善的目的是對人類的熱愛,是為了增進人類的福利,我們連這個都沒有搞清楚。
我想透過這個機會和各位朋友談一個新概念,就是說美國為什么全民慈善,而且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我們看來,這是個非常奇怪的事情。普通老百姓慈善捐款、做義工比例非常高。
75%的美國老百姓都捐款,30%是直接從工資里面扣掉的。
而且,美國的義工數量達到總人口的57%,你總不能說這57%都是有錢人吧,而且平均每周工作4個小時,折算下來,他們所創造的價值和每年的慈善捐款一樣多,這太可怕了。他們的動力哪里來的呢?
據我們判斷,是基督教精神。當然,我們談基督教,只是就事論事,我只是非常中立地、實事求是地談談。我們認為這是美國宗教所推動的一種力量。
我舉個例子,美國90%的人自稱相信上帝,美國國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國”之類的詞,總統就職的時候,要按著《圣經》發誓。
甚至大家到法院去做證人的時候,也要先向《圣經》發誓。所有總統的演說的結尾都是“God Bless America”,就是“上帝保佑美國”的意思,而美元上面也印著“in God we trust”,就是“我們信任上帝”。
國會兩個院——眾議院、參議院的會議都是以牧師的祈禱開始的。哈佛、耶魯這些名校也都是由教會創辦的。我們發現美國基督教是無所不在的。
我們常常說,中國企業家有原罪。可是美國的富人也有天生的罪惡,也有原罪的問題,但是這個原罪,是基督教給他定義的原罪。整個基督教文化對財主是仇視的,因此,慢慢演變出一種什么樣的思維呢?
鋼鐵大王卡耐基1889年在一個叫做《財富的福音》的書里面說“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還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說“唯有奉獻社會才能去除心中的自私,使得人類靈魂的偉大之處得到解放”。
你要曉得,這些其實都是《圣經》里面一些話的翻版,你可以想象到《圣經》對他們影響有多大。這構成美國當下精神的一個核心,叫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這個所謂新教倫理其實是18世紀中葉,美國一個著名的布道家約翰?6?1衛斯理對清教徒精神的一個概述,它的意思是說,我們要拼命地掙錢、拼命地省錢、拼命地捐錢。
由美國首富比爾蓋茨和股神沃倫巴菲特聯合發起的“捐贈承諾”行動,2010年9月來到中國。
這一行動自2010年6月發起,至今已有40位億萬富翁承諾把自己的過半財產捐獻給慈善事業。其中蓋茨夫婦承諾把大多數財富用于夫婦倆創辦的慈善基金會,而巴菲特打算只留自己財富的1%。
這一“捐贈承諾”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是一種道德約束,富豪們可以用任意方式進行捐贈。根據發起人蓋茨和巴菲特的估計,該行動將有可能籌到6000億美元善款。
目前已經響應的40位億萬富豪中,僅一位華裔。要讓中國的企業家把99%的財產捐出去,那是不可能的,簡直是天方夜譚。中國沒有這個傳統。
巴菲特如果到中國來的話,他會發現他跟我們中國人是無法溝通的。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文化。中國自古是個苦難的國家,你可以理解我們中國的老百姓有一種極度的不安全感,因此他必須積累大量的財富。
企業家也有不安全感,他有原罪的問題,還有外在壓力的問題。而且因為基本上我們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在碰到災難的時候,家族幾乎負擔著我們整個社會所有的功能,所以說家族非常重要。
正是因為家族在困難的時候是捆綁在一起的,所以他的錢財是要留給家人的,因為他要照顧他的家人,這完全可以理解。比如說你失業了,那誰養你呢?當然是你的爸爸、媽媽,也就是你的家族在養你。
因此這種對家族的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你只有對家族回饋,使家族壯大起來,家族里的每一個人才能得到保障。我們中國這種以小農經濟、以家庭為主的系統對維持社會的穩定有非常大的貢獻。
家庭這種互相幫助的做法解決了多少關于失業的困難啊,但是如果在美國的話,家庭能這樣幫助你嗎?在美國如果你這個人失業了,你就要靠國家來救助你。我們雖然不捐錢,但是到最后你發現這個系統還挺好,幫國家省了不少錢。
我們還發現,美國這種全民踐行的慈善觀,除了有宗教因素,或者歷史文化傳統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它整個制度環境,比如說他們的遺產稅居高不下,而如果他們捐獻給了這種公益事業,捐獻的那一部分可以抵稅,這也是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捐了錢之后,比如說捐給這個基金會做這件事,我可以清楚地、透明地知道這個錢就會做這件事。而且他們是一個非常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它做的事會比你自己做效率高得多,成本低得多,因此你愿意透過它做你想做的事。
所以,在慈善捐款的使用上,所有賬目必須完全公開透明。但我們捐款之后,它干什么你不知道,它是不透明的。所以網上就有一大堆的謠言,比如汶川地震,我們全國老百姓捐了600億,除以受災人口的話,每個人能夠分到17600塊。
很多老百姓在網上說,你這個既不公開又不透明,你怎么花的我們都不知道,還不如直接把錢給老百姓算了,一個人拿17600塊,不是很高興嗎?
問題是什么?如果把錢給了老百姓,當地的道路怎么辦?學校怎么辦?醫院怎么辦?這些都需要統籌安排、規劃,這是政府應該做的事。
如果政府拿這個錢蓋了醫院、建了學校、修了路,還有疾病防治,都完完全全、清清楚楚地公開透明地公布出來的話,老百姓不會有意見的。問題就是你沒有公布過,汶川地震的捐款你怎么用的直到現在還是說不清道不明。
這就是為什么一大堆謠言會出來,說某個地方,比如說汶川映秀鎮的領導在地震后換了七八輛豪華車,有三十多萬的斯巴魯,還有價值上百萬的豐田陸地巡洋艦,其實都是謠言。
可是為什么會有這些謠言呢?就是因為捐款你沒有透明,老百姓不知道怎么用的,那這個謠言肯定就會出來。
還有更有意思的,1999年以來全國紅十字系統共籌集了15億元的款物,對5000多萬災區群眾進行了救助,這樣算下來,我們發現每一個人接受的救助是30塊錢。
還有連續7年展開的“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共投入2.5億多人民幣,在元旦、春節期間為94萬多戶,大概524萬人送去了關愛和溫暖,我們算了一下,平均每一個人在春節期間接受的救助是47塊錢。
你說這種捐助有什么用?我們這個捐助不但無效,而且走入了歧途。最有名的慈善家鋼鐵大王卡耐基說過,你不能夠把這些捐款零零碎碎地分給老百姓,分完就沒有了,你必須統籌使用。
但是對于統籌使用基金的管理辦法、政府的監管、透明度,還有捐款的渠道,在我們中國都是缺失的。【責任編輯/吳夢雄】
來源:阿爾法工場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