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ernanderz 監制:羅超
11月16日,水果連鎖品牌百果園更新港交所招股書,第二次向IPO發起挑戰。
根據最新的招股書,百果園2019-2021財年收入分別為89.76億、85.54億和102.89億元,2022年上半年則錄得59.15億元。撇除受疫情影響嚴重的2020年外,百果園營收整體呈上漲趨勢。
至于報告期內對應的股東應占溢利則分別錄得2.49億、4906.3萬、2.35億和1.99億元,凈利率長期徘徊在3%左右,并不算十分理想。
從營收結構來看,百果園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加盟門店,今年上半年占比達到80.3%。截止報告期內,百果園在全國范圍內擁有5613家門店,業務覆蓋22個省份的140多座城市,其中5595家為加盟店,占比高達99%以上。
在過往很長一段時間,百果園都將擴張視為主戰略,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城區。光是在今年6月,百果園就一口氣開出了65家門店,廣東、上海、江蘇等發達地區開店數量領先。
不過門店數持續增加和以加盟為主的擴張模式,也容易造成一些問題:比如產品品控不嚴格、門店競爭加劇等。
今年5月,百果園成都兩家門店被爆出使用變質水果做果切,出售發霉的蘋果和以小鳳梨充當大鳳梨等行為,遭到媒體、網友的口誅筆伐,更被所在地消協點名整改。雖然百果園很快便發表致歉聲明,并對涉事門店采取停業整頓、涉事店員停職教育等措施,但依然無法挽回受損的口碑。
至于門店間的內卷,也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百果園打出的“三無退貨”口號和對庫存周轉率的嚴格要求,就被指損害加盟商利潤。
根據現行規則,百果園加盟店店長要承擔80%的開店成本,片區經理和大區經理分別承擔17%和3%。總部將成本壓力轉嫁給店長,當然能提高后者的積極性,但產品的損耗過高也會給店長帶來直接損失,間接導致部分門店放寬品控標準,以求減少損失。
放眼中國整個水果市場,自詡第一的百果園其實并沒有統治優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截止今年上半年,百果園市場份額僅為1%。中國水果分銷市場一直有分散性、地域性特點,百果園想成為一哥并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洪九果品在今年9月5日闖關港交所成功,搶先百果園一步拿下“水果第一股”稱號。11月17日,洪九果品盤中拉升11%,股價再創歷史新高。
對于仍在等候IPO的百果園來說,洪九果品取得的成績或許是一種激勵。但如果不解決品控、門店內卷等老問題,百果園的前景恐怕難言樂觀。
來源:羅超頻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