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冥想市場風起,藏在年輕人口袋里的“心靈按摩師”

    “焦慮”還能帶來多少生意?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生活、事業、社會和未來而焦慮。在找尋解壓方法的道路上,年輕人們“各顯神通”,一個個相關賽道也應運而生。其中,“冥想”正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

    冥想市場風起

    冥想,源于宗教文化,但如今正在成為一種關乎心理健康、正向釋壓的生活方式。

    在小紅書上,關于“冥想”有近52萬篇筆記,內容涵蓋冥想課程分享、心得體會交流、打卡練習等。

    冥想的升溫,得益于當代人對于身心健康的愈發重視和追求,一部分人看重了冥想作為心理學的療愈方式的科學依據,開始嘗試通過冥想減輕壓力、抑郁、焦慮、疼痛和失眠。

    在海外尤其是歐美市場,冥想已經成為一項主流的生活方式,風潮早已從互聯網圈和科技圈的精英群體,蔓延到普通大眾。與此同時,Headspace、Calm等冥想頭部品牌收入持續增長,在2020年估值就已經達到數十億美元,陸續進入了獨角獸行列。

    在國內,冥想雖然尚屬小眾新鮮事物,不過這門生意近些年也不斷積蓄力量。

    一方面是國內各大互聯網平臺,如B站、小紅書、喜馬拉雅等,有越來越多冥想相關的視頻、音頻,當中不乏付費內容。另一方面,國內市場也誕生如潮汐、NOW冥想、FLOW冥想、Heartly Lab等主打冥想的手機應用、小程序,成為藏在年輕人口袋里的“心靈按摩師”

    值得一提的是,資本也盯上了這一賽道,為品牌撐腰。其中,身心健康養成品牌「FLOW冥想」于2021年8月獲得由Evolve Ventures和光速中國共同領投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彼時FLOW冥想APP和微信小程序上線不過幾個月。而成立于2021年的身心健康生活方式創新品牌「Heartly Lab」,則先于「FLOW冥想」一步,在同年完成千萬級人民幣種子輪融資。

    不難看出,冥想已經受到了各方的關注。據DataBridge數據顯示,全球冥想市場規模在2029年將達到205億美元。這個賽道,還有許多發展空間。

    線下冥想走入商場

    從總體上來看,冥想的線上市場要比線下市場更為活躍。但近兩年,國內的線下冥想活動、課程、場館慢慢多了起來,更有不少進入到了購物中心。

    10月中旬,「FLOW冥想」的首個線下空間「FLOW心流所」在上海蘇河灣萬象天地落地,其圍繞“心靈棲居所”(Receptacle for the soul)的概念,以「張力和方向」為設計主題,運??地的?調及質樸的光影,在城市中打造??靜謐的?靈場域。

    FLOW心流所設有可容納15-30人的大冥想教室和可容納1-6人的小冥想教室。目前設立了冥想、瑜伽、呼吸、音療、療愈、五大類課程,圍繞“內在花園inner garden”的教學概念,幫助用戶與自己更深度聯結。

    在FLOW心流所之前,還有不少品牌也為線下冥想打造了專門空間。

    例如,泛心理社區KnowYourself于2020年10月在上海巨鹿路開拓了首個線下空間「Practice In City城市修行」,主營「冥想」類工作坊和「心理」類工作坊。因其空間設計采用了“洞穴”結構,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城市洞穴”。

    盡管這個場所在今年10月中旬結束營業閉店。但在過去兩年,其為滬上用戶帶去了各類結合冥想、動態冥想、書寫、繪畫、戲劇等開展的心理療愈活動。

    此外,還有以社群為核心,結合冥想與藝術、踐行可持續身心生活方式的「Creative Shelter發生所」。其在2021年5月誕生了首家線下門店,提供音療、冥想、藝術療愈工作坊等特色五感體驗。目前,Creative Shelter發生所已進駐上海博薈廣場ONE EAST、AI PLAZA西岸鳳巢。

    當然,更多時候,冥想品牌會以品牌聯動的方式來開展線下活動,不斷嘗試將冥想與不同生活場景結合,形成泛冥想內容。

    比如,今年11月11日,FLOW冥想攜手上海蘇河灣萬象天地,獨家打造了一場「日落療愈音樂會」,解鎖了秋日放空新姿勢;5月,內在健康生活方式品牌Today Well Spent,攜手印力廠牌印唰廠、瑪雅瑜伽在成都印象城帶來「TWS Flow」活動,以新潮電音冥想與瑜伽為消費者帶去精神健身新體驗。2021年上海興業太古匯的夏日活動季開幕式上,項目聯動生活方式品牌KnowYourself,提供“冰山冥想”音頻體驗等創意體驗,引導大眾接近、了解自我特質與內心,進行自我療愈。

    目前來看,線下冥想空間、活動更多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城市,而且消費人群以白領為主。品牌們正在努力通過冥想+的方式,將這種“新生活方式”普及并推廣出去。

    “生存”成為首要問題

    雖然冥想賽道具有不小的想象空間,但當其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生意時,“活下來”成為最迫切的問題。

    根據Statista 2022數據,中國成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方式仍然是睡眠和休息,比例高達42%,會采取修復措施的比例為37%,而真正會參與到各種冥想訓練的比例不到15%

    加之冥想往往與瑜伽、心理咨詢連接在一起,大眾對于冥想的認知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因此仍需要繼續對市場認知進行培養,而這個時間需要多久尚不可知。

    不過,隨著冥想升溫,人們體驗冥想的途徑隨處可得,更有不少免費羊毛可以薅。那些以付費課程為核心營收業務的線上平臺,或許會在實現變現和差異化的過程中存在阻力。

    而在商業化方面,走向線下的冥想生意必然要考慮到這是一種相對私人化、碎片化的療愈方式,如果打造線下門店,可能就要損失一定的坪效來確保用戶更良好的體驗。另外,這門生意能否像瑜伽那樣,帶動周邊消費從而反哺行業發展,目前也還不明朗。

    因此,冥想想要破局,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來源:CEO品牌觀察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冥想市場風起,藏在年輕人口袋里的“心靈按摩師”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