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股債迎來久違大漲,民營房企熬過冬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金角財經,作者 | 林石

    房地產好像有救了。

    剛剛過去的一周,原本只剩半條命的民營房企們,股債都迎來了久違的大漲。

    碧桂園、龍湖的股價,迅速從底部上漲了3倍,旭輝的股價從底部上漲接近4倍,創下一天上漲72%的記錄。

    債市也沒落后,旭輝、龍湖、碧桂園、金地的多個地產債漲幅都超過20%——這已經是本周的第二個臨停潮。對比9月以來跌跌不休的局面,可謂是打了個翻身仗。

    11月8日,交易商協會官網發文表示,將推進并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金額達到約2500億元。

    隨后,“金融16條”、“銀行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繼續跟進,市場驚呼“房地產政策底到了”,“軟著陸可期”。

    如果算上之前公布的6000億房地產專項貸款、2000億保交樓專項借款等等的支持政策,今年宣布用來支持房地產行業的資金已經超過萬億。

    先不說究竟有多少能到民營房企手上,好歹這份誠意是實打實的。

    這一次,會成為拯救房地產行業的定海神針嗎?

    第二支箭

    先說說這2500億是怎么回事。

    最早是2018年,針對當時部分民營企業遇到的融資困難問題,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從信貸、債券、股權三個融資渠道采取“三支箭”的政策組合,支持民營企業拓展融資。

    其中債券渠道的支持,就是“第二支箭”。

    官方解釋是:“由人民銀行依法向專業機構提供初始資金支持,委托其按照市場化運作、防范風險原則,為經營正常、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民營企業發債提供增信支持。”其中還提到,條件成熟時可引入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資金自愿參與,建立風險共擔機制。

    要換做以前,這壓根和房企就沒多少關系。

    一是,這三支箭強調的是支持實體經濟,當時房地產算不算實體經濟還沒蓋棺定論呢;二是,2018年的房企們,還真不稀罕這玩意。

    這不暴雷潮一來,民營房企們大都泡水里了嘛,“2500億”才成了救命的稻草。

    數據截至11月10日

    “第二支箭”的應用早有案例,那就是6家示范房企。

    今年5月的時候,碧桂園、龍湖、美的置業3家民營房企被監管機構選定為示范房企,獲準通過信用保護工具的方式發行人民幣債券。后來又陸續增加了遠洋集團、新城控股和金地集團。

    所謂“信用保護工具”,包括了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等。更直接的方式,就是監管機構找來的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它將對房企發行的中期票據開展“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擔保”。

    總之就是房企放心飛,有人來兜底。

    5月,龍湖先后發行規模為5億元公司債、4.02億元供應鏈ABS;碧桂園與美的置業隨后跟進,碧桂園發行5億元公司債,美的置業發行規模為10億元。

    8月,龍湖發行規模15億元人民幣的中票;9月,美的置業發行規模10億元人民幣的中票,新城控股發行規模10億元的中票......

    首批示范房企成功發債39.02億,圖片來源:焦點財經

    僅中債增通過直接擔保方式成功發債的規模已經達到83.68億。

    11月初,交易商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又聯合中債增進公司,找來21家民營房企開了一次座談會。會上明確中債增進公司將繼續加大對民營房企發債的支持力度。

    其中龍湖、美的、新城、旭輝集團、卓越集團等企業已經在推進第二輪增信發行項目,金輝、雅居樂等民營房企則是在“積極準備中”。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此次增信發債涉及金額約200億元。

    至于這一次的2500億,據外媒報道,僅龍湖集團、新城控股、美的置業這三家就已經分別有200億元人民幣、150億元人民幣和50億元的債券額度。

    另外還有一點是,交易商協會的文章提到,這次的“第二支箭”還包括了以“直接購買債券”的形式支持民營企業發債融資。

    感動,太感動了。

    不救不行

    民營房企們估計很想背一回《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因為實在太難搞錢了。

    雖然說,今年宣布用來支持房地產行業的資金已經超過萬億,但對民營房企來說基本很難起到作用。

    2000億保交樓專項借款,目的是防止項目爛尾,對于深陷流動性危機的房企來說,只能說聊勝于無。6000億房地產專項貸款,民營房企本來拿地和銷售就少,無論是開發貸還是按揭貸都很難得到支持,最后又變成國企、央企們拿了大頭。

    發債的對比更明顯。

    據中指院數據,2022年1-10月,房企信用債發行總額為4003.9億元,其中民營房企發債規模占比僅為5%左右。

    總共也就200億上下,里面還包括了中債增擔保下才發行的80多億。

    這里還必須再提一嘴中債增的背景。中債增成立于2009年,由銀行間交易商協會聯合中石油、國網英大、中化股份、北京國有資本、首鋼集團、中銀資產等聯合發起成立,是國內首家信用增進公司。

    在這次被拉過來為“示范房企”背書之前,中債增的客戶名單上基本就是地方城投公司。

    找來中債增的原因也很明顯,如果沒有這種“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擔保”,真沒有幾家民營房企的債券能成功發行。

    至于海外債就更不用說了,兩個字——躺平。

    除了富力奇跡般地完成了467億元的境內外債務展期以外,大多數房企面臨債務危機的第一選擇往往是,放棄海外債。

    畢竟國內努力“自救”,還可能等來一個中債增呢。國外,等來的可能是一個接一個的“垃圾”評級。

    債券市場上的表現也很能說明情況。像如今仍然深陷漩渦的恒大,大多數債券最近的交易價格已經跌到了面值的4%。彭博指數顯示,以地產債為主的中資高收益美元債已經連續五個季度,錄得接近兩位數的跌幅。

    有鑒于此,50強房企里已經有過半數的房企“主動”撤銷了評級——畢竟用不上,還得花錢,何必呢。

    總不能指望賣房吧?

    今年1—9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銷售額下降26.3%,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6%。

    百強房企的銷售額甚至同比下降了 45.8%——這還是在國企央企們拉了一把數據的情況下。

    多數民營房企的銷售額下降已經跌到了50%,有的2021年30強房企甚至下降到了70%。

    再不救,可能就沒機會救了。

    僧多粥少

    2500億肯定不夠。

    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四季度,200家核心房企境內外債券合計到期規模達1812億元,其中海外債約為617億元。民營房企共有1000億元債券到期,海外債約占總規模的43%。

    到了2023 年,民營房地產企業到期的境內債券總量為987 億元,境外債券總量是6200 億元人民幣左右。

    況且這2500億也不是全部用來支持房地產企業的,說杯水車薪有點過分,但肯定是捉襟見肘。

    按照今年的政策走向,目標對象已經很明確——“優質房企”。

    早在去年底,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出臺的《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就提到,要支持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并收購重點房地產企業的項目,并為優質房企提供并購貸支持,加大債券支持力度等。

    當時的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就表示,從近幾年的數據看,現有的10萬余家房企中,每年都會有將近500家的企業進入司法破產重整,這是行業優勝劣汰、實現出清的重要方式。

    2021年,還是民營房企人人自危自顧不暇的時候,當時“優質房企”的主力還是國企、央企居多。

    這一次的2500億,如果能夠實打實地落到優質民營房企手上,房地產的信心未必就不會回來。

    這不,更重磅的內容緊隨而來。

    就在昨天,一份由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的文件《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在地產圈熱傳。

    這個又被稱為“金融16條措施”的文件,開頭第一條就明明白白地寫了:

    “對國有、民營的各類房地產企業一視同仁”。

    第五條則強調:

    “推動專業信用增進機構為財務總體健康、面臨短期困難的房地產企業債券發行提供增信支持”。

    16條措施看下來,涉及房企、購房者、租房市場,可謂面面俱到、用心良苦。

    同一天,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合理使用預售監管資金,允許商業銀行與優質房地產企業開展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業務。在保函有效期內,如監管賬戶內剩余資金不足以支付項目工程款,出函銀行應立即履約墊付。

    至于效果,股市反正已經漲瘋了——A股新華聯、新城控股、金地集團等多股漲停,港股碧桂園盤中拉升漲超50%,合景泰富集團、雅居樂集團、富力地產等漲超30%。

    昨日內房股表現,來源:同花順

    對于房企們來說,這無疑是一記強心針。

    但是,政策底不等于市場底,救急不救窮,都注定了這不會是一次“慈善式”的救市。

    對大部分民營房企來說,這個冬天依然難以逾越。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股債迎來久違大漲,民營房企熬過冬天?
    首批保障房REITs落地,房企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
    房地產稅真要來了!資本市場會有何影響?
    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改革試點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