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火星商業,作者 | 張向陽,編輯 | 劉肖迎
曾被熱錢瘋狂追逐的茅臺鎮,現在安靜了很多。
“去年經常有大公司過來考察,今年卻很少看到。”王釗在茅臺酒廠工作多年,深切感受著醬酒生意對茅臺鎮的各種改變。
作為茅臺鎮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貴州茅臺近幾年在資本市場的風光,帶火了醬酒,也帶火了整個茅臺鎮。
下半年通常是白酒的消費旺季,但茅臺鎮上做醬酒生意的當地人,如今卻看不到往年那般熱鬧景象了。
熱潮退去的茅臺鎮,在等待新的酒客。
01、依靠老客戶
被稱為“中國第一酒鎮”“醬酒圣地”的茅臺鎮,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了千億,2021年達1277億元,高于很多地級市,如三亞、攀枝花、安康、鄂州。
這是醬酒產業對茅臺鎮的貢獻。
在茅臺鎮上,人人都在圍繞著醬酒轉,除了酒廠車間,剩下的幾乎都是售酒的商鋪,客棧和小餐館點綴其中。而且,開客棧和小餐館的老板們,話鋒一轉,身份立馬就會變成酒商。
售酒者將外來客人通常稱為“老板”,在知道姓氏后,稱呼又會變為“X總”。往年,來茅臺鎮的“老板”或“X總”很多,但今年,多位酒商稱,“生意不如往年,主要靠老客戶維持”。
茅臺鎮最有特色的兩條街,一條是白酒街,另一條是楊柳灣步行街。
楊柳灣步行街位于1915廣場附近,是當地重點打造的一條酒文化風情街。在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兩側,幾乎全是醬香酒坊。白酒街起于茅臺集團酒廠大門,兩邊都是賣酒的商鋪。這些醬香酒坊、賣酒商鋪,以零售、貼牌、定制生意為主。
楊強的酒鋪就開在楊柳灣步行街,店里既賣散酒,又做定制、貼牌生意,每斤酒的價格從幾十元到五六百元不等,有近十個價位。
其中有一款叫“頂級茅香”,店里售價500元/斤。楊強稱,這款酒與飛天茅臺的相似度能達到90%多,“你可以帶飛天來對比,或者我們店里提供的飛天你也可以買一點來直接做對比”。
“茅香”,在茅臺鎮上也是一個普遍的存在,是指將酒勾調至與茅臺酒的口感相似。
即使是這樣的高價酒,楊強往年銷售得也很好。但今年,在人流稀疏的楊柳灣街,他店里的生意不如往年。“外面來的人太少了,新客戶少,主要還是一些老客戶。”
以往,楊強每年的銷售會達到好幾百萬元,但預計今年可能“下滑百分之二十左右”。
在白酒街開門店的姚嘉郵,生意狀況跟楊強很像。去年鎮上來的外地人多,他店里的生意也很好,但今年,生意“差得多了”,主要還靠老客戶。
對茅臺鎮人流以及熱鬧程度感受明顯的,還有網約車司機。趙勇一邊跑滴滴,一邊跟家里人經營窖坑釀酒。他家里就一個窖坑,往年的酒不愁賣,邊烤邊就賣完了。今年,他還租了親戚家的三個窖坑,還專門請了勾調師。
沒想到的是,網約車生意大不如去年,酒也沒有去年那么好賣了。他說,今年的酒基本都賣給了海南、福建等地的老客戶,但還沒賣完。新客戶很難開發,“他們更愿意買那些貴但有名氣的酒”,即使品質跟他家的酒差不多,甚至還不如。
在寸土寸金的茅臺鎮,尤其是在白酒街和楊柳灣街,在茅臺鎮與醬香酒“正熱鬧”的時候,排著隊才能租到門店,現在有不少已關門,有的門上還貼著“轉讓”。
不管是白酒街還是楊柳灣街,以前,商鋪們的生意主要還是靠人流中的“老板”和“X總”拉動,但是,如今,“老客戶”成了他們的重要支撐。
今年,很多茅臺鎮的銷售轉戰短視頻平臺,發布一些酒廠車間的視頻,主動營銷攬客。
02、很多人都發了
對于茅臺鎮乃至仁懷市的本地人來說,從事跟酒相關的工作,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趙杰2007年就入行了,那時候是在茅臺鎮親戚家的酒廠上班,那家酒廠并不小,他一干就是很多年,后來又出來進了其他酒廠。十幾年來,他見證了茅臺鎮與醬酒市場的變化。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近十年。
2013年,白酒行業在“塑化劑事件”和限制“三公消費”的雙重打擊下,從“黃金十年”的頂峰驟然駛入低谷,高端白酒首當其沖,超越五糧液成為“酒王”的貴州茅臺遭遇重創,飛天茅臺價格線一度失守,其他醬香酒廠日子也不好過。
回頭看,從2013年到2015年,是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期。那幾年,茅臺鎮上不少酒廠都關了,很多人都選擇外出打工。
也正是貴州茅臺進入寒冬的那幾年,茅臺鎮正在變換容貌,發生著巨大變化——楊柳灣步行街、1915廣場、白酒一條街等相繼完成了改造、修建。
可能很難有人想到,在幾年后,這些景點、街區會有多么吸引人,會給茅臺鎮醬酒生意帶來什么故事。
趙杰說,從2016年開始,行業逐漸轉暖,生意開始好做了。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股價開始大步向上,2016年上漲超56%,2017年上漲近112%。在的引領下,醬酒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茅臺鎮也越來越熱鬧。
各種故事將茅臺酒的稀缺性不斷放大,也將醬香型白酒推向了“老板”們的心窩。作為醬酒的核心產區,茅臺鎮也前所未有的受到關注。
趙杰回憶道,茅臺鎮最熱鬧的時期是在2017年到2019年,甚至延續到了2021年。從業多年,接待過各種“老板”,久而久之,他記住了不少行業“金句”,比如,“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再如,“遇見醬香,再無他香”。
圖/2021年茅臺鎮賣酒場景,火星商業攝
2016年以來,一半以上本地人“都發了”。趙杰說,那幾年,大家都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賺。那時候,廣東、福建等很多地方的大小老板,雖然不懂醬酒,但是買走了很多,“有些人將本地幾十塊錢的酒以幾百塊錢甚至上千塊錢賣給了這些人”。
他所在的酒廠雖然名氣不很大,但是生意很好。在2018年與2019年的時候,他都不用出去攬客,光是待在店里接待都接待不過來,那時候,是一種“你要買就買,不買就算了,我要接待下一波客戶”的姿態。
趙杰記得,那些年,茅臺鎮大小酒廠的酒幾乎都不愁賣。
2018年1月,市值首次突破萬億。2020年7月,突破2萬億。2021年2月,春節前夕,總市值突破3萬億,將A股“股王”之位牢牢把住。
在駛向“股王”的時候,茅臺鎮處于狂熱之中,全國各地的資本紛紛進入茅臺鎮“染醬”。修正藥業、勁牌、水井坊、海南椰島、海銀系、巨人投資、金東集團、五葉神……都來了。
2021年夏天,有兩家上市公司——遠在天水,以種金針菇為主業的眾興菌業,位于廈門,做互聯網營銷、包裝的吉宏股份,先后發公告要遠赴茅臺鎮跨界收購酒廠,引發股價異動。
這似乎成了茅臺鎮“狂熱”時期的尾聲。
眾興菌業與吉宏股份的跨界收購,在幾個月后公告了終止,不了了之。茅臺鎮也經歷了一波兼并重組、整合關停、改造升級。
如今,茅臺鎮上如楊柳灣街與白酒街,沒有了往年的車來人往的熱鬧,有的店鋪已開始退租轉讓,但是有的店即使沒什么人流,也并不著急轉讓。
趙杰說,有些店的老板,前些年賺得足夠多,現在即使生意不太好也不在乎門店的開或關。
03、行至中場
“都在理性消費。我們好多經銷商都走不動貨。”這是姚嘉郵今年最明顯的感受。
熱鬧景象不復當年,很多酒商將其歸因于疫情,但是,醬酒行業經過一輪高增長之后,如今相較之下的“冷靜”,也不完全因為疫情。
從事醬酒銷售多年以來,趙杰覺得,以前市場比較亂,現在已經好多了。在他看來,現在大家對醬酒都有一定的認知,不會再輕易相信各種故事。
前兩年,“釀酒姑娘”人設、88元包郵的“茅臺神酒”,一度在網上很火。
“釀酒姑娘”多是一些放棄高薪回家釀酒的“創業型”“打拼型”的人設,還有美女“酒二代”賣酒的各種視頻。“茅臺神酒”則是88元或99元一箱包郵,打著“茅臺”字樣所謂的醬酒,在一些直播間大聲叫賣。
真真假假,都是這個行業曾經的“亂”。
趙杰稱,網上的“茅臺神酒”,基本上可以斷定是酒精勾兌的酒。光打包一箱酒用的酒瓶、膠帽、絲帶、標、泡沫、紙箱、膠帶這些成本至少都得18-20塊錢,還不包括酒水本身和郵費。平時,如果郵寄量大,一箱酒的郵費一般都得15塊到20塊,這還不包括人工成本。
“即使一箱賣99元或88元,商家肯定還要賺一些的。一箱是6瓶,平均算下來,一斤酒才幾塊錢。”
貴州茅臺曾提到,茅臺酒屬高糧耗白酒,約五公斤糧食釀一公斤酒,其中高粱占2.4公斤,小麥占2.6公斤。2021年,茅臺酒用高粱收購保護價為9.2元/公斤,2022年為11.2元/公斤。
大致算一下,即使其他醬香酒的成本遠不及茅臺酒,在茅臺鎮,99元或88元買到一箱品質有保證的真醬香酒,也是不大可能的。
現在,行業已經過了粗獷時期,但是,茅臺鎮醬酒的賺錢能力,依然很強。
趙杰所在的酒廠,有一款對標市場價超6000元的貴州茅臺酒15年陳釀。他說,如果客戶拿這款酒10件以上,可以向公司以每瓶900多元打款,客戶拿出去賣,最低要賣1500元/瓶。
“代理商拿去也要賺錢,這種模式下,代理商才愿意跟你做。”他說。
楊強店里的一款產品,出廠價198元,也就是他賣給客戶的價格。客戶在市場上賣的話,掃碼價是398元。而這款酒散酒的價格在150元左右。
有一組數據可以管窺近些年醬酒市場的吸金能力。
2021年,中國醬酒產能與2020年基本持平,約為60萬千升,占中國白酒產能的8.4%,但銷售收入為1900億元,同比增長22.6%,占白酒行業銷售收入的31.5%,同時,實現利潤約780億元,同比增長23.8%,占白酒行業利潤的45.8%。
醬酒仍風光,但正在趨于理性。
權圖醬酒產業報告稱,醬酒已行至中場,典型特征是,從品類擴充轉向品牌競爭——品牌型企業收割非品牌型企業、大型企業收割中小企業市場份額。
這意味著,醬酒企業的數量將會減少。
行業轉向的具體時間,是在2021年下半年。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向市界表示,醬酒市場經過從2016年開始的全國性爆發式擴張,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已經進入了以行業深化發展、平穩增長的新階段。
整個10月份,16個交易日,股價跌去28%,總市值蒸發了6564億元。自2001年上市以來,這樣的月跌幅極其罕見。但目前,其總市值仍超1.9萬億元。
在趙杰看來,“茅臺酒,三分是酒,七分是牌子”。
對于貴州茅臺擁有的風光,很多酒企夢想過,習酒、郎酒、國臺等都想成為“醬酒第二股”。只不過,后來沒了聲音。
無論醬酒行業如何風云變幻,茅臺鎮里的普通人都在努力而認真地生活著。
在原來的酒廠工作了14年后,2021年年初,趙杰選擇了離開。從離職到現在,他已換了兩份工作。
三個月前,他入職了如今所在的這家酒廠,并以一百萬元入股成了小股東。“多少入一點股,說話有分量,過年會分紅,認真上班,錢在哪里心在哪里。”
(文中楊強、姚嘉郵、趙勇、趙杰、王釗等為化名)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