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裁員潮下“抱團”找工作,硅谷華人開啟自救模式

    圖片來源:Pixabay

    曾經風光無限的硅谷精英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慮與恐慌中。

    裁員追蹤機構Layoffs.fyi的追蹤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12日,全球科技行業至少有12萬名員工在2022年的裁員潮中被解雇,涉及Meta、Twitter、Netflix等779家科技公司。

    “之前,我身邊好多人跑到夏威夷,一邊度假,一邊工作。” 剛剛經歷裁員的郭青向時代財經感慨到,之前硅谷程序員基本上是全美國最穩定、舒適的工種之一,如今他們的境遇極速反轉。

    據公開報道,蘋果、高通、亞馬遜等硅谷科技巨頭已陸續宣布凍結招聘。背負著房貸、車貸的夏捷告訴時代財經,自己沒有信心能在半年內找到工作,被Meta裁員后,她決定暫時不買大件商品了。

    時代財經觀察到,此前,在美國其他行業受疫情沖擊時,硅谷巨頭們一度保持增長態勢,一些頭部企業甚至瘋狂擴張。以Meta為例,截至裁員前,其員工規模是8.5萬人,而2020年底該數據是5.9萬人。

    然而,隨著今年第三季度業績的發布,巨頭們窘迫畢現。7-9月,Meta、英特爾收入分別同比下滑4%、20%,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52%、85%,高通則下調了第四季度業績指引。

    占薪水一半的股票,早已大幅縮水

    “那一刻很傷心,畢竟過去三年那么努力工作。”美國西部時間11月9日清晨,夏捷被寶寶吵醒,習慣性地查看個人郵箱,看到Meta的裁員通知,她懵了。

    據Meta發布的消息,此次公司將裁員超1.1萬人,約占員工總數的13%。

    裁員立即生效,被裁的人沒有心理準備,也沒有商量余地。夏捷告訴時代財經,自己全程在家里辦離職手續,甚至來不及回公司與熟悉的同事道別。

    夏捷把公司設備寄出歸還,公司把個人物品寄給她,等到賠償金到賬,她就徹底與Meta切割了。

    西裝革履的精英白領抱著小箱子,走出辦公大樓,融入城市人潮……這是不少好萊塢電影中的場景,而現實中,由于疫情,Meta大部分被裁職員是在居家辦公時收到消息,夏捷和郭青均是如此,這讓這場浩浩蕩蕩的裁員大潮顯得無聲無息。

    小公司也沒能幸免。此前,郭青在一家近百人規模的初創科技企業核心項目組工作,10月20日一早,她接到老板一對一視頻會議通知,隨后便收到裁員通知,賠償僅有兩個星期的工資。

    被裁后,郭青Slack(第三方協作平臺,類似飛書)和郵箱的權限立刻被關閉,不到一小時,她就像從公司蒸發了,沒留下一絲痕跡。

    夏捷可獲得的裁員賠償比郭青高,她對Meta裁員賠償標準還算滿意,但同時也認為管理層決策失誤不該由老員工承擔,這不公平。

    Meta公告顯示,將賠償被裁員工16周工資,員工每工作一年,可額外獲賠2周工資。夏捷可獲得的稅前賠償金是4萬多美元。

    “盲目擴招,暴露了管理層的腐敗和決策者的愚昧。”夏捷2019年進入Meta,當時她的經理旗下有9個職員,到了2022年,這個數據漲到了30人左右。

    另一Meta員工則對時代財經表示:“小扎是這幾大科技公司唯一創始人還在做ceo的,我尊敬他的野心和對員工的態度,但是他過于樂觀了”。其提到,公司一個80多人的部門,會有額外80多個open headcount(開放職位),招人完全不看是不是匹配,拉來加入就行。

    這兩天,夏捷在線上招聘平臺看招聘信息,向谷歌的三個遠程辦公職位投了簡歷,暫時還沒收到面試邀請。在硅谷大公司紛紛裁員、凍結招聘的環境下,她對半年內找到工作沒有信心。

    “我們家背著房貸、車貸,如果三四個月后還沒找到工作,精神壓力會很大。”夏捷稱。

    鄧禹曾在Meta工作5年多,今年初離職。他接受時代財經采訪表示,有老同事遭遇了此次裁員,可獲得至少7萬美元稅前賠償,但自己不后悔主動辭職,如果經歷Meta這波裁員,可能找不到合適的新工作。

    當前,他在硅谷一家中小型科技公司做程序員,公司大部分崗位也已凍結招聘。公司管理層還明確表示,明年員工規模不會擴大,有人離職,才能招新人。

    夏捷和鄧禹還在密切關注Meta股價波動,因為他們都持有不少Meta股票。據介紹,在該公司,普通職員的薪水中股票占一半。

    他們的股票資產經歷了大幅縮水。去年9月,Meta股價攀升至384.33美元/股后,便走起下坡路,本次裁員前一天,即當地時間11月8日,股價收報96.47美元/股,11月10日則大漲10.25%。夏捷哭笑不得:“Meta裁員,果然是救市的神藥。”

    鄧禹稱,自己的Meta股票賬面虧損二三十萬美元。他之所以離職,是不看好Meta押注元宇宙,“很多所謂的高優先級項目都是借著元宇宙的名頭,其實不少產品左右互博,沒啥實際影響力”。

    他還提到,每年二三月份是硅谷招工旺季,企業一般會在年底制定招聘計劃,但目前周圍的公司還沒有這種跡象。

    裁員前的狂歡:一邊環游世界,一邊打工

    “我完全感覺這一波程序員被裁,就是來還債的。”郭青向時代財經感慨到。疫情發生前期,硅谷科技巨頭們一度瘋狂擴招。

    截至今年9月底,谷歌員工總數達18.7萬人,同比增長24%。截至今年6月底,微軟員工總數達22.1萬人,同樣同比增長超20%。而亞馬遜人員規模,在2022年一季度也達到近三年的高峰,為162.2萬人。

    與此同時,這些巨頭開出的薪酬也極為慷慨。有留學生對時代財經表示,即便是剛畢業的應屆生,如果能進入Meta、谷歌等大廠,算上基礎工資、獎金和股票,拿下15萬美元以上的年薪并非難事。換算成人民幣,這意味著剛進入職場就能突破百萬年薪。

    時代財經了解到,哪怕在當地,這也屬于中上階層的收入。雖然硅谷當地的消費水平和房價遠高于美國平均水平,但程序員們收入足以支撐他們過上不錯的生活。

    據《財富》雜志報道,在美國,一個三口之家年收入在5.2萬美元到15.6萬美元區間內,就可以被視作中產階級。

    “疫情的后遺癥終于打擊到我們程序員了。”被裁之前,郭青朝十晚六、工作清閑。創業公司待遇雖沒有巨頭那么好,但工作5年的她,年薪也超過了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177萬元。

    這還不是最讓人羨慕的地方。美國調研機構Enterprise Technology Research調查發現,2021年,永久性遠程工作的員工占總員工的比例預測達34.4%,較疫情前的16.4%提高逾一倍。

    “你想,那個時候程序員多爽,大家根本不需要去公司,可以去全國任何地方工作。我身邊好多人跑到夏威夷,一邊度假一邊工作。”

    而她所在公司的福利也讓人艷羨。郭青告訴時代財經,他們公司還有一項政策,每個人每年都可以去國外待兩個月,遠程辦公。因此今年7、8月份,她全程在歐洲,一路從瑞士玩到荷蘭,一邊環球旅行,一邊遠程工作。

    不過,在一些硅谷程序員眼中,自己的生活和富裕階層并不沾邊。鄧禹認為,美國是高消費國家,這意味著較高的生活成本。他還提到,美國公立學校按片區分的,一線好學區、一家三四口人住起來不難受的房子,需要300萬美元以上,所以硅谷每月背著5000至1萬美元房貸的家庭不少,一般要還30年。

    鄧禹表示,硅谷聽起來科技感十足,實際上是個農村,科技公司比較分散,娛樂活動也很少,最典型的三個娛樂活動是:爬山、桌游、摘櫻桃。

    “小年輕沒房、沒家還好,但他們有的也有身份問題,被裁員了找不到工作,拿不到綠卡,可能就要被遣送回國了。”鄧禹稱。

    抱團找工作,硅谷華人開啟自救模式

    身處硅谷裁員潮,如何找到新工作,成為擺在被裁員工面前的一個首要難題。一些身處硅谷的華人很快意識到,大家必須一起努力,才能共渡難關。

    一位Meta被裁者向時代財經表示,現在已經有不少自發性的華人互助群,進群之后就能看到整理好的資源,包括仍在招聘的工作崗位,以及跟簽證相關的攻略。這為還在尋求內部轉崗的她,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當我把Linkedin狀態調整成‘Open to Work’(在找工作)后,有好多不認識的中國同胞私信跟我說,可以幫忙內推。”

    時代財經注意到,在小紅書以及海外華人論壇的一畝三分地上,也有不少中國人發帖表示,自己公司還有崗位,可以幫助需要的人內推。

    除了這些零零散散的互助群,一些更強力的華人互助組織也開始出現。11月9日,硅谷大廠程序員、華人社區載歌在谷創始人周載南決定要建立一個可以彼此幫忙的社群。

    “Meta裁員的數字真的非常大,雖然自己暫時沒受到影響,但身邊很多朋友都被裁了,而且現在是整個產業都出現了問題,唇亡齒寒,大家都休戚相關,保不齊哪一天自己也會受到影響。只要我們現在還有條件,就會幫助其他人。”周載南表示。

    只用了一個晚上,這一社群就立刻組織了起來。周載南拉來CareerUp、Layoff大作戰、Techie等求職社區,以及工作簽證相關的律師,搭建起可以幫助被裁員工解決工作、簽證等多方面問題的社群——“共克時艱”。

    目前,“共克時艱”已經組織起5個求職互助微信群,總人數超過2000多;數次關于移民簽證的Zoom線上講座;整理出超過1300條仍在招聘的企業信息,崗位從產品經理到交互設計師,公司從谷歌這樣的巨頭到創業團隊,其中不少還附上了相應華人招聘官的聯系方式。

    “我從沒有想過,短短一天時間,就可以搭建出這種大規模、積極氛圍的社區。”一位群內的工程師向時代財經表示。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硅谷華人圈曾流傳一種說法:盡管數量龐大,華人工程師們卻鮮有身居高位者。除去文化語言等原因,經常被提及的是缺乏抱團文化:華人之間沒有形成相互提攜幫助的氛圍,通常都是各自為戰。

    如今,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中,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

    (文中夏捷、郭青、鄧禹均為化名)

    來源:時代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裁員潮下“抱團”找工作,硅谷華人開啟自救模式
    中國“后廠村”裁員的風,吹到了美國硅谷
    18年歷史上首次大規模裁員!Meta預計本周啟動大裁員
    驚動聯合國!馬斯克“血洗”推特,創始人向員工道歉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