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從“流量時代”到“留量時代”,被刺激出來的商家直播

    相互成就,才能把量留下。

    文 | 華商韜略 王 雨

    電商是門流量生意。

    五年前,“私域”興起,大量商家靠著“加粉+拉群+發廣告”野蠻生長。隨著流量成本不斷走高,電商行業開始醞釀自我革新。

    五年后,2022年618前夕,阿里巴巴國內數字商業板塊總裁戴珊,則吹起了“留”量時代的集合號。

    “過去是‘流量時代’,到了今天‘流’將會變成留存的‘留’。”

    在流量時代,“私域”用來搶增量,大家比的是價格。在留量時代,“私域”意味著存量,核心看的是價值。

    與“私域”一路相伴成長的直播電商,要如何適應新的游戲規則,未來誰能留下呢?

    【被刺激出來的商家直播】

    以達人直播為代表的公域,和以商家直播為代表的私域,歷來是直播電商的兩大源頭活水。

    從入場時間來看,直播電商興起之初,主要是達人直播唱主角,商家直播則是后來者。幾年來,輿論場都有一種觀點,認為達人主播,尤其是頭部達人,占據了行業流量高地,壓抑了商家直播的發展,導致了“大樹底下不長草”。

    實際上,商家自播的興起,反而是頭部達人刺激的結果。

    讓我們以頭部達人主播李佳琦為例:

    在李佳琦剛成為第一批淘寶主播的2016年,很多品牌和商家壓根不相信直播電商能夠帶貨,看了斷貨王李佳琦的直播間幾年GMV不斷地增長,才震驚不已。要避免來不及,那只能趕快干。

    根據抖音數據,抖音店播在直播帶貨中的占比,近三年來大幅提升。從2019年的16-17%,增長到2020年的30%,到了2021年更是達到了58%左右。

    淘寶直播今年618開場數據,品牌直播成交額也是同比增長超100%,截至6月1日,成交超千萬元的店鋪直播間數量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2021年,有超過九成的大牌化妝品企業都已經開通了店播。

    不少品牌直播的增長幅度還遠超行業增速。2021年,上海家化年報顯示,其自播GMV同比增長超過了300%。

    ▲財報顯示,2021年上海家化線上營收32億元 收入占比達42.04%

    【拼價格搶增量的時代在遠去】

    作為后來者,品牌和商家入局直播電商之初,更多是關注到了直播帶貨驚人的效率。

    特別是2020年疫情爆發后,傳統的線下渠道停擺,不少企業將直播電商當成救命稻草,紛紛沉浸在“找達人帶貨”的節奏中。

    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導致業界開始唯“交易額”和“轉化率”論。很多品牌找達人合作,普遍將這些達人視為線上銷售的重要渠道。

    借助社交媒體和直播電商兩大利器,“小紅書、知乎發帖+頭部達人直播間出貨”的爆款公式,開始大行其道。

    有業內人士感嘆,很多品牌理解錯了與頭部達人主播的合作方式,過于看重短期GMV和轉化率,而沒有通過與達人主播的合作,不斷夯實消費者對自己的品牌認知,將達人主播的公域流量,轉化為自身的品牌私域流量。

    結果,一些企業患上了“投放依賴癥”,在營銷上過度消耗了企業資源,沒有辦法在供應鏈和研發上集中資源,實現產品突破。產品本身缺乏創新和競爭力,自然難以有效粘連用戶,只能飲鴆止渴,繼續通過大額投放,拉新促活,來維持聲量和銷量,形成了惡性循環。

    隨著留量時代的悄然到來,這類企業很快被打了個手足無措。

    據艾瑞咨詢及浦銀國際的測算,2021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突破2萬億元,市場增速從2020年的三位數增長邁入兩位數增長,逐步進入穩健發展期。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9次統計結果更容易看出關鍵。據其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直播電商用戶已突破4.64億,占網民整體的44.9%。

    除了市場增量的天花板已經抬頭可見外,對于品牌和商家而言,“私域”的建構環境也已經換了天地。

    【簡單粗暴的私域手段在失效】

    2021年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個人信息保護法》,釋放出國家下決心整頓數據治理亂象,全面加強個人信息隱私保護的強烈信號。

    阿里巴巴、抖音電商等各大電商平臺,均從當年8月起,對消費者敏感信息(包含收件人姓名、手機號、地址)進行加密保護和脫敏處理。加密后,商家無法通過系統軟件或者操作后臺,直接掌握消費者完整信息。

    到了今年八九月,阿里巴巴又進一步推出了全新的虛擬號碼解決方案,將切斷商家與消費者訂單上真實手機號之間的聯系。據億邦動力披露,此前加密后的用戶數據,開發者還可以按需申請解密,持續獲得三個月以內的訂單信息,但虛擬號政策上線后再也不能獲得真實電話。

    另外,之前只要是產生的訂單都可以按解密規則獲取信息。但虛擬號只支持‘已發貨’之后的訂單,未發貨、待付款等都不行。行業慣用的以“履約”為借口,尋求更多解密信息用于營銷的手段,全部失效。

    個人信息隱私保護的不斷強化,意味著以往“暴力加粉、粗放獲客”的方式,再也沒有用武之地了。短信引導、人工電話加粉、外呼機器人觸達這三大私域導流方式基本已經退出舞臺。僅存的包裹卡邀請加粉方式的前景很難說,未來國內電商是否會仿效亞馬遜,打擊快遞內的小卡片,也未可知。

    有業內人士分析,傳統粗放的私域獲客方式的解構,對于之前沒有私域沉淀的新品牌、新商家來說,意味著以后起盤的成本和難度大大增加。

    近日,艾瑞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商戶私域布局洞察報告》也介紹,超過80%的商家表示,私域布局成本較布局之初上漲、平均漲幅40%,很大程度上要歸結于精細化運營帶來的人工、營銷和新工具開發等方面的投入。

    這一切都決定了,燒錢買用戶換規模的流量時代打法已經不可避免地遠去。正如李佳琦所說的,手上拿著舊地圖,是找不到新大陸的。直播電商生態內正逐步形成留量時代的新活法。

    【“打”成共識的流量鐵三角】

    近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編的《直播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1-2022)》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正式發布。

    《藍皮書》就調研發現,“達人合作+商家自播”兩種形態相互補充,長期共存,已經逐步成為大部分品牌構建生態的標配。

    對于品牌和商家而言,他們希望通過與達人合作,憑借后者較深的用戶積累和較強的專業能力,快速打開消費市場,縮短溝通鏈路,實現公域品牌力的爆發。同時,大部分品牌都已經配備了直播團隊,持續開展常規性的商家直播,培養自身的優質私域流量。

    另外,達人內部,頭部達人與中小達人主播也找到了各自生態位,主播分散化態勢進一步加強,中小主播成為行業銷售額貢獻的主體。浙江省電商促進會數據顯示,2020年TOP10達人主播銷售額約為整體達人主播銷售額的7.5%,行業內九成以上銷售額為中小主播貢獻。

    各安其位的背后,是因為頭部達人、中小達人主播、商家直播,經過前幾年的流量爭奪,已經都明了了各自的優劣勢,并達成共識。

    以李佳琦為代表的頭部達人來看,其優勢是擁有龐大的消費者群體,能有效溝通和鏈接供需兩端,為消費者爭取購物優惠和福利,進行商品品質和交付體驗把關,成為消費者的“帶鹽人”。

    對于品牌和商家來說,頭部達人能提供高效率展示和交易渠道,讓消費者愛屋及烏,縮短新品牌、新產品的市場接受周期,并有極強的斷貨能力。

    特別是對于新品牌和從B端轉向C端的品牌而言,缺乏有效的私域用戶沉淀,在當前的流量環境下,李佳琦這樣的頭部達人提供的優質公域流量就更顯得彌足珍貴。

    但頭部達人的劣勢也很明顯,坑位有限,對品牌議價能力強,使得品牌要進入直播間往往要給出足夠有吸引力的OFFER,屬于戰略性武器,不能輕易動用,往往用于節點促銷和新品發售。

    以中小達人主播來看,其優勢是擁有細分受眾,上播相對容易,可以幫助品牌和商家有效輻射垂類人群,合作代價不會過高。

    劣勢就是缺乏全鏈路服務能力,供應鏈和交付體驗把控能力不強。另外,爆發力不足,沒辦法確保銷售效果,也很難對品牌進行強力的信任賦能。

    商家直播則是擁有供應鏈和交付服務優勢,對產品更為熟悉,缺點則是直播間商品較為單一,容易讓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需要不斷與達人、平臺等合作,持續引入流量。

    【留量時代,相互成就的時代】

    直播電商流量鐵三角“打”成共識,是整個行業生態,正在從流量時代的相互爭奪,到留量時代相互成就的縮影。

    正如《藍皮書》所言,目前,直播電商的經營模式正從野蠻生長轉向注重精細化、合規化發展。自2020年以來,國家多個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聯合發力,出臺超過20部針對直播電商的規范性文件和標準,同時直播平臺積極升級平臺規則,以美腕為代表的直播機構率先自律并出臺行業首個企業標準,形成了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直播平臺、頭部機構的規范共進模式。

    同時,進入留量時代后,直播電商看似增長變緩,但實際如上文所言,各方正在按照比較優勢,基于現實考量,逐步形成有序的生態分工,掀起精細化的大潮。

    所謂的貨找人,其實在當前的直播電商語境中,更多是海量的貨找到主播,主播過濾后,再介紹給其粉絲群體。

    那主播如何贏得消費者信任呢?在直播電商興起之初,消費者對主播也沒有太多認知,主要是盯著直播間的價格和實惠。但經過幾年的發展,消費者既要實惠,也要交付體驗,還要有趣的靈魂相伴。

    就像阿里巴巴淘寶直播事業群總經理程道放說的,“以前很多人對電商直播的印象是‘叫賣式’,我們已經明確淘寶內容化的新價值主張,就是‘專業有趣的人帶你買’。”

    面對消費者的既要又要還要,直播電商上下游如果不能形成協力,是基本沒辦法滿足消費者的。

    所有女生心目中的“李老頭”李佳琦,早早就明白了這一趨勢,開始了自我進化。去年雙11前夕,李佳琦推出了《所有女生的OFFER》,讓女生們看到他為直播間的消費者爭取福利背后的故事。借助這個綜藝節目,以往帶有神秘面紗的品牌們也借勢,在李佳琦直播間的消費者面前掀起蓋頭,踏出了私域運營的堅定一步。

    東方甄選更是直接,直接將作者請到了直播間,一邊開聊一邊賣。隨著梁曉聲、麥家、岳南等名人的相續到來,東方甄選直播間更火熱了,聲量和銷量雙豐收。

    通過各方協作,不斷強化內容,增強自然流量引流能力的同時,直播電商也在密切與供應鏈合作,提升消費者的交付體驗,構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李佳琦就是品牌方的“編外”產品經理,他會根據直播間用戶反饋和自己的觀察,向花西子、元氣森林等合作企業提供產品建議,同時通過其強大的號召力,為合作企業提供銷量保證,穩定其上游供應鏈,降低庫存,實現多番的共贏。

    如今已經名聲鵲起的東方甄選,近來也是不斷傳出布局供應鏈的消息,利用內容優勢,加快構建供應鏈優勢。

    對于平臺、品牌、商家來說,也是一樣,通過協作,從交易走向消費,都是大勢所趨。

    “最好的關系是,相互成就,一起變得更好,一起把量留下。”

    ——END——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從“流量時代”到“留量時代”,被刺激出來的商家直播
    “內容+成交”雙輪驅動,直播電商迎來新紅利期
    月薪3萬內!頭部主播 “造福神話”,直播電商進入黃金期
    虛擬主播也帶貨?直播1.7小時,營收111萬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