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頂帽子引發的風波,李寧冤不冤?
作者 | 張夢依
編輯 | 劉楊
一頂帽子,將李寧卷入了輿論風波。
10月19日,李寧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公開致歉,稱“逐夢行”秀款產品中的飛行帽設計給大家帶來了困惑和疑慮,對此表示誠摯的歉意。
李寧表示,本次逐夢行秀款產品的設計以“飛行”為主題,從飛行員裝備中汲取靈感,展現人類不斷探索天空的夢想。其中,大家討論最多的飛行帽設計源自中國古代頭盔、戶外防護帽及棉帽,具有保暖防風等專業功能。
李寧還表示,此次大家討論最多的飛行帽目前并未生產和銷售,未來也不會生產和銷售。
據了解,此次輿論危機的主角是李寧新品大秀中的一款新品飛行帽。不少網有認為其軍綠色的設計、圓形登山帽兩側的垂布,很像抗日劇中的日軍軍帽。
這已經不是李寧第一次因產品問題登上熱搜了,去年9月,奧運冠軍陳雨菲在穿著李寧運動鞋時大腳趾被割傷,一度引發網絡爭議。
在行業人士看來,李寧產品多次曝出負面輿情,既反映內部嚴重的管理問題,也說明產品在研發、品控上多有不足。事實上,近年來依靠國潮狂飆突進的李寧,業績已經逐漸放緩。李寧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的毛利率、凈利潤增速、庫存等多個關鍵數據均不盡如人意。
1、失守“品牌紅線”
此次引發爭議的飛行帽新品源自李寧“逐夢行”主題大秀。該大秀9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舉辦,以飛行為主線,分為“御風飛行”“神工天物”“宇行飛天”3個主題板塊,將從古代、現代到未來的飛行元素一網打盡。
大秀圖片微博曝光后迅速引發網友批評。多名網友認為,李寧新品圓形登山帽兩側的垂布設計,很像抗日劇中日軍的軍帽,令人感到不適。
網絡輿情升級后,李寧高管相繼發聲辯解。一則網傳圖片顯示,李寧電商總經理馮曄在朋友圈評論道,“我們的消費者,對于中國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識的傳承還是少了”,并為該文案配上了古代笠型盔帽子的圖片。
隨后,李寧集團執行董事、非凡中國體育CEO李麒麟也在微博上發布了五張明代類似帽子的設計圖片,但該微博不久被刪除。高管略帶教育的口吻再度激化了網友的不滿,還有人沖進了李寧直播間留言吐槽。
而姍姍來遲的致歉聲明,沒能挽回這次口碑危機。10月19日收盤,李寧股價下跌6.45%,當天市值蒸發了95.65億港元。10月20日,李寧股價繼續下跌4.06%,只用了兩個交易日,市值就蒸發了大約152億港元。
交銀國際研報顯示,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其在最近的新品發布時裝秀上展示的服裝設計受到批評。
因設計不當,引發輿論爭議的服裝品牌也曾有過先例。
此前,有消費者質疑拉夏貝爾的一款童裝刺繡圖案疑似大麻葉,隨后公司澄清該產品設計初衷是宣傳綠色清新的理念,不存在將大麻作為設計元素的主觀考慮,輿論壓力下,拉夏貝爾最終將該產品下架。去年9月,江南布衣童裝品牌也因存在不雅和驚悚引發批評,官微為此兩度致歉,并表示已下架相關貨品。
對于李寧的這次公關危機,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認為,此次輿論風波在于內部管理出現了問題,設計之初的審版是品牌很重要的工作,出現引發爭議的設計卻沒有審核出來,暴露出商品企劃、設計管理的問題。
他還表示,產品往往代表的是企業對大眾市場的理解,對用戶的理解,對本土文化的理解,服裝品牌企業一定要把握好設計符號的內涵,明確哪些基本符號是紅線,哪些是絕對不能打擦邊的,不能忽視消費者的基本需求。
2、營銷褪色,增長急剎車?
李寧近幾年的崛起,和國潮風密不可分。
2018年,由于耐克和阿迪沒有檔期參加紐約時裝周,李寧臨時撿漏。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以“悟道”作為時裝周主題的李寧一夜成名。
這之后,李寧影響力和熱度迅速上漲,“李寧悟道2-ACE-韋德之道”球鞋從899元上漲至1700元。這款鞋一度躋身2018年4月球鞋銷量第十一名。
搭乘國潮風的李寧也在營銷方面越來越向年輕人靠攏,2018年李寧先后簽約EDG、Newbee、QGHappy等電競俱樂部,隨后又在2020年和2021年簽約華晨宇和肖戰作為品牌代言人。
2021年4月,鞋圈盛行的潮鞋熱輪到了李寧,在潮鞋交易平臺得物上,一雙李寧韋德之道4球鞋,9天時間內價格逼近10萬元,漲幅高達66倍。彼時,李寧線下門店人潮涌動,大排長龍,線上店鋪產品則被搶購到缺貨、漲價。
國潮熱助推李寧業績的高漲。截至2021年底,李寧營收已經突破200億。但伴隨著國潮消費趨于理性,李寧的業績增長也急踩剎車。
在2021年年底,李寧經銷商電話會上,公司高管表示,中國李寧比較大的壓力是沒有太多運動屬性,更多偏潮流,對品牌造成了一定壓力。李寧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中也調低了業績預期,稱2022年要保持謹慎,目標是達到中高至低雙位數增長,凈利率則調至百分之十幾左右。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李寧營收為124.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7%,凈利潤達到21.89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與去年同期的187.18%相比,下滑了175.61%。
毛利率數據同樣難言樂觀,今年上半年,李寧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55.9%下降至50%,凈利率則由19.2%下降至17.6%,與此同時,李寧的直營和電商業務增長也逐漸放緩,庫存壓力卻越來越大。
“從某些角度講,李寧是成功的,勝在營銷,但從另一個角度講,李寧輸在產品研發的投入,以及對專業和品質的重視,無論是此次新品引發危機,還是運動員受傷,都反映了李寧在產品管理上的不足,李寧似乎成為了一家只會營銷的公司。”鞋服行業分析師馬崗表示。
在馬崗看來,李寧的研發科技和品質方面還多有欠缺,不能一味投機取巧,用單一的營銷方式討好目前的新興消費群體。在經銷商管理方面,例如店鋪巡查、商品結構的管理、區域促銷的規劃,李寧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市場占有率方面,歐睿數據統計,2021年運動品牌的市占率榜單上,耐克以和阿迪達斯分別以25.6%和17.4%的市場占有率排在前兩名,安踏以15.4%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李寧、特步和361度分別為6.7%、4.7%和2.6%。而在2009年,李寧還以84億元的年銷售額超過阿迪達斯,成為中國市場第二大體育運動品牌。
另一方面,花樣不斷的炒作也令李寧口碑蒙上一層陰影。去年4月的炒鞋風波,就被不少人認為是在割消費者韭菜,還有消費者對李寧借著國潮熱漲價感到不滿。
業績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李寧一面跨界賣起了咖啡,一面收購子品牌做大營收。2020 年,李寧通過非凡中國收購了運動休閑品牌獅龍,并在次年推出潮牌“bossini.X”,布局休閑服飾版圖。2021年,非凡中國聯手萊恩資本獲得英倫鞋履品牌Clarks的控制權,隨后又將Sitoy AT以及意大利奢侈皮具品牌“鐵獅東尼”收入囊中。
但目前這些業務并未為李寧增色,財報顯示,2022 年上半年,李寧的國際市場收入占比僅為1.5%。
3、越來越貴的李寧,到底值不值?
李寧買不起了,已經成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事實上,李寧高端系列“中國李寧”的定價令人咋舌,一件衛衣價格高達2500元,鞋子則在千元左右。11月4日,李寧發布全新高級運動時尚品牌LI-NING 1990.主打高端輕奢風。一件套頭衫的售價就接近900元,令不少網友直呼買不起。
據官方統計,LI-NING 1990的產品價位,約為中國李寧產品線的1.3倍-1.5倍,將李寧的售價拉到一個新的高峰。而李寧收購Clarks,也被業內人士解讀為拉高價格帶的手段,Clarks精品皮鞋的定位,可以將李寧千元左右的價格帶進一步拉升至2000元。
但與日益高貴的售價相對應的,卻是頻頻翻車的產品質量。
2016年CBA聯賽上,運動員易建聯因腳痛脫下李寧籃球鞋,并換上其他品牌的運動鞋。盡管易建聯后來在微博澄清“沒有運動員因為穿李寧球鞋受傷”,但賽后周琦、王哲林仍認為,李寧不該限制運動員穿什么球鞋,并呼吁“需要一雙合適的球鞋去保護我”。
受傷事件又在2021年再度上演,羽毛球運動員陳雨菲被李寧運動鞋弄傷腳趾。該款運動鞋“鶻鷹Ⅳ女子羽毛球專業比賽鞋”官網售價1099元,在其介紹中,曾自稱“使用了一種名為‘TUFF TIP’的鞋頭耐磨材料,應用于鞋面腳趾處,可以防止鞋面過早磨損,從而延長鞋的使用壽命。”
在黑貓投訴上,也可以看到有關李寧品控差,質量不好的投訴。一位用戶投訴稱,一雙羽毛球鞋,穿了不到7次,每次不超過2個小時,鞋子就出現了斷裂,“現在手里還有雙貼地飛行棉花糖。這種不是特別便宜鞋子,是怎么能把價格抬這么高,然后把品控做這么差的呢?”
另一位用戶則在10月2日反映,三月份從李寧京東旗艦店買了閃擊8代,一共穿著打了3次球,就斷底了。后來自己得知李寧閃擊8斷底是通病,存在明顯硬傷,并要求店家按照三包規則予以賠償。
與此同時,李寧雖然在中高端路線上越走越遠,但產品的科技感卻并不領先。伴隨著體育需求的上漲,消費者對運動鞋的專業性和細分場景要求越來越高,國產品牌對研發和產品力日益重視。
安踏日前宣布,計劃在未來五年投入40億元研發投入,在中國、日本、韓國、意大利、美國等地開設研發設計中心,特步也在2021年9月發布新五年戰略,建立覆蓋精英跑者、大眾跑者、潛在跑者的差異化產品矩陣。
相比之下,昔日在國產運動鞋研發上走在前列的李寧,顯得有些不思進取。數據顯示,2014年以前李寧的研發投入占比遠高于安踏和特步,但2020年開始,李寧的研發占比開始下降,品牌產品力存在弱化的潛在風險,現如今,安踏的研發投入不僅趕超李寧,增速也遠超后者。
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大牌相比,李寧在球鞋的研發數量、研發深度等關鍵數據上都處于落后位置,而品牌的科技創新能力直接體現在產品定價上。以籃球為例,阿迪和耐克的核心產品售價均在千元以上,耐克的高端籃球鞋高達2799元,而李寧和安踏核心產品售價在700-1600元之間。
對李寧來說,要想業績持續增長,僅僅依靠國潮標簽遠遠不夠,深耕產品力,用好的產品為消費者帶來價值,才能跨越周期,戴穩“國貨之光”的王冠。
來源:豹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