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進軍海外,中國互聯網“重倉”新加坡

    信息技術之發明被譽為強大的工業變革,對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實上,正是有了互聯網技術,我們才能做到真“天涯若比鄰”,地球村的概念得以從古人哀傷的詩詞中,脫穎成現實世界。過去20年,我們經常用互聯網結交朋友,網絡直播,翻墻看新聞等等,天下之事可謂盡收眼底?,F在,跨國公司發展迅猛,常常是總部在北京、上海,分部散落于全球各地,而在海外工作的人員,也被稱之為in-region team(區域團隊)。如此情況,意味著大多數的應屆畢業生,要去海外工作。前些年,印度、越南因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大,很多互聯網公司高管攜帶員工奔赴之,開疆拓土,但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各國家政策調整,新的互聯網征地開始涌現,新加坡就是優選之一。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獲得新加坡居住權的海外居民達到3.34萬,獲批人數是12年以來的Peak水位。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新加坡就一直處于人才流入狀態,而自疫情政策放寬以來,熙熙攘攘的人流開始恢復,大有“朗朗乾坤、欣欣向榮”之趨勢。

    中國互聯網為何重倉新加坡?

    大概是因坐擁巨大的市場,中國互聯網雖然缺乏底層算法,但也都成長為跨國企業,且獨樹一幟。事實上,縱觀全球,包括歐美、日韓、印度、非洲等地,都很難找出類似BAT、字節跳動如此大規模且高密度的互聯網企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的野心,向海外進軍陸續成為其經營戰略。如前文所述,早期大家看好印度、越南、日本、韓國等市場,如今新加坡憑借獨特的地理、人文、政策優勢,成為中國互聯網的新征地。

    自2020年以來,國內的互聯網巨頭開始重倉新加坡:阿里巴巴投資84億元,收購新加坡安生保險大廈50%股權,將其作為Lazada總部;字節跳動花費400萬元,租下萊佛士碼頭一號三層樓,而騰訊、愛奇藝也有不小的投資。

    其實,巨頭們都是“胸懷地球村”的狠角色,重倉新加坡肯定已經過詳細的評估和考察。拋開具體的細節不談,單就新加坡目前的地理、人文、政策環境,就值得中國互聯網人萬里奔赴而去?!度蚪鹑谥笖怠穲蟾骘@示,新加坡已然成為亞洲首要的金融重鎮,在新的排名中已經超越香港、上海、北京、深圳等老牌金融之地,屬于高速發展的上升期。如此狀況早就有跡可循,比如他們把基本工資從4500新元提高到5000新元,同時,積極鼓勵消費,商場、景區、酒吧、大馬路上,熙熙攘攘全是人流,這其中就包括來自中國的互聯網人。顯然,相比于印度、越南等地,新加坡的人文環境之于中國企業更加友好,在語言、飲食、文化風俗方面,都更加雷同,加之,地理毗鄰,出海員工更容易回家。

    一些歐美海歸坦言更喜歡新加坡的工作環境,就是不想那么卷。眾所周知,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地方,996和007早已成常態,且大有渲染成“福報”之趨勢,而新加坡的員工則能在6點之前下班,而且在非緊急的狀態下,主管一般不會打擾員工,很少有人在微信群里玩命@員工,這才是真福報。另外,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思想的國家,年輕人在這里能夠看到更廣泛的世界,形成更好的價值觀。據說因為疫情原因,蘋果員工無法親臨中國供應商腹地,但又不想因時差而在夜班工作,于是,他們選擇駐扎新加坡,可見其地理優渥。

    卷了卷了,中國文化會席卷世界嗎?

    中國互聯網重倉新加坡,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當地租金和消費水漲船高,競爭壓力開始加大。新加坡工作節奏,雖然沒有996和007.但相比于北歐一些高福利國家還是快很多,而且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開始指派中國管理者常駐新加坡,他們會在不經意間帶來“勤奮”之文化。那么問題來了,中國管理者會改變新加坡,還是被其同化呢?

    中國人天生勤奮,來自于泱泱大國5000年文化,我們甚至可以把自己變成機器、奴隸和牲口,可以在不快樂的情緒中完成一生。

    事實上,前期出海新加坡的員工正在享受“拓荒成功”的果實,他們或夫妻雙方都拿到居住權,或薪資待遇高,一言不合就購買商品房,但后來者正慢慢感受到壓力。受疫情影響,新加坡的經濟也難以幸免,開始衰退,于是,管理者只希望企業入駐,同時,提高外國人來新加坡工作的門檻。其中,主要手段就是在住房上的待遇差別:本地人可以申請管理者修建的廉價房,大約300萬RMB,就能購買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依當地的收入水平,負擔并不大。而外地人則只能購買商品房,售價在15萬元/平方米,還要額外繳納30%的稅,綜合算下來,已屬于天文數字。此外,新加坡管理者還提高了“居住權”的審批門檻,需要達到很高的薪水,才有望獲批,而居住權又決定了房屋的購買權利。

    相比于國內,新加坡在本土缺乏計算機、互聯網、科技等領域的人才,更沒有“黃牛般”的吃苦精神。如果沒有門檻設置,騰訊、字節跳動等企業會優先從國內挖人,以便能快速完成績效。但國家力量的干預使得華人常駐新加坡的難度越來越大,自然地,也沒有太多機會“改造”新加坡文化。不過平心而論,中國如此艱苦的加班文化,如此卷的文化,推廣的意義并不大,畢竟,這些操作都是反人性的。創業卷不起來,就永遠卷不起來了。(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來源:康斯坦丁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進軍海外,中國互聯網“重倉”新加坡
    騰訊云顧偉:全覆蓋數字化場景,建筑產業互聯網進入深水區
    Web 3.0的大廳里,人頭攢動
    百度智能云開物工業互聯網平臺:為跨行業、跨領域場景帶來轉型成效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