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文娛Talk,作者|鄭容和,編輯|朱婷
“小范大人要回來了”
11月3日,2023騰訊在線視頻V視界大會發布騰訊視頻2023年片單。
如果說,騰訊視頻的劇集,背靠著家底深厚的IP庫,在《慶余年》第二部、《西出玉門》《藏海花》等熱門項目的加持下,熱搜話題漫天,一片繁榮。
那么綜藝賽道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盡管這并非騰訊視頻一家在面臨的問題,但11個年頭了,氣勢這么“弱”,騰訊視頻似乎還是頭一回。
現場,節目內容制作部總監理韓志杰以對用戶特征及其“愛交流、伴成長、共生活”的三大核心需求為洞察,對騰訊在線視頻2023年的綜藝、紀錄片、體育類內容布局進行了詳盡闡釋。
一句“情緒價值是第一生產力”概述了騰訊2023綜藝版塊的主題。聽起來沒什么異常,但給出的片單卻沒有那么有說服力了。
沒有s+
沒有S+?
這是kk看完11月3日2023騰訊發布的綜藝片單傳之后最直接的想法。
“作為內容生產者,用戶的需求和變化一直是我們最關注的。當‘解壓’成為綜藝用戶需求的最大公約數,任何類型的綜藝節目都可以滿足這個基本需求。而如何提供多樣的情緒價值,滿足大家對解壓的需求,這將是我們未來對綜藝內容制作的最大抓手。”
韓志杰在2023騰訊在線視頻V視界大會提出騰訊綜藝2023的發展方向和內容抓手。從“情緒價值”出發滿足用戶需求,將綜藝領域分為了“青春舞臺”、“輕松解壓”、“文化勢能”、“情感共振”四大版塊。
從已經發布的整體片單不難看出,2023年的騰訊綜藝,以觀察類綜N代為主;新品類上,“青春舞臺”推出《舞臺2023》《1+1 live》《街舞大會》等幾檔音樂舞臺類節目;解壓板塊則主推解迷闖關節目《按任意鍵開始游戲》;此外,還將繼續聯手笑果文化,推出推出全新的喜劇綜藝《喜劇大會》。(馬東看了有表示些頭疼)
一言蔽之:騰訊綜藝2023.對新題材的開發力度全面收縮,頭部項目在減少,頗有一種地主家也在節衣縮食的頹感。
細細數一下,距離上一輪騰訊綜藝鋪天蓋地氣勢滔天的“工作室裂變”,提出“新戰略方向”,貼上“垂類深耕”的屬性,到如今找不到重點項目的“爆款有待挖掘”,也不過兩年而已。
彼時,選秀賽道聲勢雖然減弱,但充足的內容供給始終給足了騰訊視頻底氣。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甚至直接調侃過,“我們沒有別的……有錢”。
如今,去年還提出“三個好好”的馬延琨(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此前負責騰訊綜藝業務),已經不出現在今年V視界大會綜藝板塊的新片單發布中作為負責人發言了,換上了一直負責劇集版塊的韓志杰。
變換的當然不只是站在臺上的發言負責人,根據行業內人士透露,下到市場營銷部門的對接人,2022年以來騰訊綜藝內部人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換血。
對于內容行業而言,這樣的變換,往往也意味內容方向與策略的變化和調整。眾所周知,創作者團隊的穩定,往往才能帶來源源不斷且扎實的內容輸出。
擺在騰訊視頻面前的,還有廣告業務下滑,內容支撐無力。曾經撐起半邊天的選秀兩字也成為了不可說,想做,也只能類似《在下鮮衣少年》一般,套上一層層令人看了摸不清頭腦的概念。
啞火的,還有去年花了大心思琢磨的《開始推理吧》,挖來的“民偵”王牌團隊沒能如預期般發揮作用,這也讓今年再推的解謎題材《按任意鍵開始游戲》的概念都顯得概念模糊起來。
盤一盤騰訊視頻在綜藝上的布局,kk突然發現,原本腰部定位的戀綜、觀察類綜N代,居然成了撐起騰訊綜藝大盤的主力。甚至還重啟了《幸福三重奏4》,這檔被網友冠之有分(li)手(hun)魔力的節目。能靠誰盤活?鹿晗關曉彤?
既然提起了騰訊的綜N代,就免不了要說說《脫口秀大會5》的境況,畢竟赤裸裸的現實擺在眼前——口碑下滑,語言節目邊界緊縮,多期都有觀眾反饋“被剪掉”,可見輸出之困難。同為語言類節目,原定11月3日起每周四中午12點的《這是可以說的》,也沒能如時上線。
至于戀綜,模式重復,素人嘉賓萬里挑一,觀眾審美疲勞,情況如何,幾乎全看運氣(需要強調的是,這不是騰訊綜藝一家戀綜如此)。職場類倒是一家獨秀,賣點與熱點都算齊全,新一季《令人心動的offer》聚焦建筑行業,淺淺期待一下。
雖然這些不能直接說明騰訊綜藝內容創新頹勢,但也一定程度上顯現出了騰訊視頻在綜藝版塊的無力。
這讓kk不免要想起騰訊集團COO任宇昕在2022年初的PCG員工大會上曾說過的,對于老產品來說,最重要的是控制資源投入,提高資源利用率,要把節約出來的資源投入面向未來的新趨勢中,為下一個互聯網周期做好準備。
控制資源投入加上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不盲目追求S+,專注內容情緒價值,或許是個正確的方向,但更多是無奈之舉。
中視頻綜藝,到底有沒有未來?
除了頭部大投入項目的顯著減少,騰訊視頻在小鮮綜上的探索與關注也很顯著。
一方面,經過一年多的嘗試,毛不易&李雪琴的《毛雪汪》播出了31期,給到了騰訊視頻一些相當積極的反饋。比如,一檔節目生死存活的最重要參考指標——播放數據和招商。
根據公開信息,截至冬番結束,《毛雪汪》共收獲全網熱搜共152個,其中最高單期收獲23個熱搜。宜家、百事可樂、Nespresso、瑞幸咖啡和綠箭等等品牌都成為了《毛雪汪》的客戶。
騰訊視頻節目內容制作部天相工作室群高級總監邱越也曾透露,《毛雪汪》是騰訊視頻首檔內容和商業邏輯都跑通的中視頻綜藝。
另一方面,從模式上來看,也意味著,30分鐘左右的棚內年番綜藝的投入產出比對平臺而言是站得住腳的。
雖然《毛雪汪》情況不錯,kk本人對這檔節目也是喜愛萬分。但依然免不了要對節目的商業模式產生疑惑。首先,就最為表層的植入而言,《毛雪汪》的首要賣點是“中視頻”,也就是說,受到節目時長的限制,植入注定是個難題。
而廣告商們熱愛口播,顯然不滿足于簡單的場景植入,毛不易和李雪琴時不時介紹一下空氣炸鍋、拿一下可樂,總給人一種“這不會是《脫口秀大會》中毛不易搭配李雪琴的廣告中插吧”的錯覺。如果商業植入再增加,內容勢必會受到影響。即便是常規長度都沒少被詬病植入過多,更何況時長僅半個多少小時的中視頻。
其次,這一類節目高度依賴主嘉賓與邀約嘉賓的火花,它的模式需要用時間來驗證,但時間也是消磨它獨特性、賣點的一大利器。
粗暴點來說,縱向來看,節目內容上,楊冪是否上熱搜,與節目本身模式、設置,有多大的關系?
橫向對比來看,那些一開始口碑良好的慢綜藝就是kk這些疑問最好的來源。如《向往的生活》,主嘉賓何炅,口碑良好,形象良好,一樣也無法挽救節目做了幾季之后因植入過多、內容模式重復之后飽受詬病,口碑播放雙雙下滑的現實。
差不多模式的《大伙之家》情況也遠不及《毛雪汪》。這檔節目嘉賓都來自騰訊視頻的其他綜藝,從這一點來看,kk認為成本低或許是此類節目最大的優勢。只可惜,選秀、流量藝人管理趨嚴,騰訊自家綜藝人選又多是此類型,真可謂是雪上加霜。
但需要強調的是,此類綜藝節目能長久一季又一季的出現,自然有其獨特的賣點——招商良好!本著能賺一季是一季的思路,倒也是可行。
這也就不難理解騰訊視頻對這個方向的執著探索了。
回到2023年最新片單,在以“個人特色鮮明的藝人”為中心的中視頻綜藝這條路上,騰訊視頻似乎也有更多期待。
比如,以大張偉為主導的歌曲安利節目《大咧咧的歌》,圍繞著楊超越和她的朋友們展開的室內社交游戲《洋洋得意游戲廳》等等,均是如此。至于,最終是否能達到《毛雪汪》的效果,也只能等等看了。
與此同時,騰訊V視界還提出了“小鮮綜社區”的玩法,意在瞄準當下年輕人最有共鳴的四個領域:社交、情感、潮流和運動。
具體操作上,官方介紹是:在各個領域,騰訊視頻會與藝人共創IP,與用戶互動共建社區。讓一大批年輕用戶,通過追看陪伴式的節目長期活躍在騰訊視頻。
聽著非常抽象,但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利用線上內容的熱度開拓線下業務的衍生。
比如即將開啟的電音節目《野生潮音》,據說會邀請一群年輕的潮流音樂人,在海邊經營livehouse,并通過節目和營銷,將該livehouse打造成網紅地標,吸引游客打卡。
這個模式,其實并不陌生,即所謂的打通線上線下,這么說是不是熟悉多了。
不是kk要唱衰,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沒那么聽話。
串聯起線上線下,是這些年內容行業一直想完成,但同時這也是一條各家各熱門IP嘗試過后,幾乎都效果平平的理想路徑。橫亙在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難以捉摸的玄學,在內容產業尤其明顯。無數的案例證明了想要打通這條鏈路的難度。
線上數據可以通過多方位的指標包裝出爆款,但到了線下,一切都將變得真切起來。騰訊的中視頻綜藝會是例外嗎?不好說。
以上。
市場復雜多變,用戶需求、喜好從來沒有固定指標,作為長視頻公認的“有錢人”騰訊視頻綜藝內容換“帥”出發,能否帶來新的解題思路?難,但還是祝福。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