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15屆西普會上,中康科技商用大數據事業部總經理廖洪惠分享了《洞察藥品市場二元軌跡,跨越發展危機》數據報告,多維度解析了2022年藥品市場二元分化。
廖洪惠認為,零售藥店在健康生態中的價值日益突顯,未來藥店需在藥事服務及慢病管理方面提升能力,而醫藥企業要在藥品供給、診療服務、終端購藥渠道,甚至宣傳渠道有所創新。在大健康市場,未被滿足的市場空間仍巨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市場、醫美市場、大健康領域、口腔護理、眼科健康、母嬰服務仍是藍海洼地。
以下為報告主要內容,36氪經編輯發布。
健康產業進入新業態
經濟、人口等宏觀環境變化,人們對于生命質量的要求提升,追求全新高質量生活狀態使得健康產業進入新生態。另一方面,經營者在2022年普遍直觀感到消費動能疲軟,深層次來看或是人口結構發展拐點在2022年到來。國家統計局權威數據,我國人口已呈現負增長,整體深度老齡化,局部超老齡化的人口結構,2021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達14.2%。
當前國民疾病譜也發生顯著變化,2017年以來慢病和惡性重癥成為TOP 5疾病種類,相關藥品全渠道年度增長市場規模達到4.691億元占比33%(MAT2022年3月),慢病市場急速擴容。當務之急,要構建院內院外一體的以慢病及惡性重癥為中心的防控體系。
在此背景下,零售藥店在健康生態中的價值日益突顯,截至2021年Q3藥店門店數已達到58.7萬家,連鎖率提升至57%,每十萬人擁有藥店數提升至4.16家,藥店數量攀升覆蓋更多人群,滿足了下沉市場的藥品可及性,未來藥店需在藥事服務及慢病管理方面提升能力。醫藥分離、醫??刭M、雙通道、門診統籌等政策頻出,多維度影響醫藥終端市場發展,一些主要矛盾得到長足發展,在終端格局、藥品供給、支付方式、患者需求、創新發展等方面,引領藥品市場逐漸形成二元格局。
八大矛盾對立融合
標外市場重要性不斷提升,各渠道份額占比逐年增長。中康CMH數據顯示,預測2022年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基層醫療(城市+農村)的藥品銷售額占比進一步萎縮至57%,標外市場實體藥店、電商B2C、院內自費藥房在2020年收獲疫情紅利的基礎上持續發力。
數據來源:中康科技CMH
線上&線下
隨著患者消費習慣改變,線上渠道繼續保持高增速放量。其中OTC消費品快速發展,在維礦/胃腸道/皮膚/眼科領域,B2C增速超50%。2021年4月網售處方藥全面解禁,B2C呈快速增長狀態,在泌尿/神經/肝膽/皮膚院外B2C占比超20%,慢病三高B2C增量追趕藥店銷量的一半以上。
數據來源:中康科技CMH
數據來源:中康科技CMH
中成藥&西藥
今年,中醫藥再迎政策大年,各種產業利好消息頻出,但從市場角度來看,中成藥與西藥在不同渠道呈現不同的增長格局,醫院端化藥受集采降價影響銷售額有所下滑,中成藥增長向好,驅動品類為感冒/止咳/口腔咽喉/肌肉骨骼,零售端化藥快速增長,驅動品類為維礦/腫瘤品類,B2C市場藥品齊聚發力。
數據來源:中康科技CMH
創新藥&仿制藥
未來十年“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發展方向明確,在醫改“騰籠換鳥”的背景下,腫瘤藥、新特藥、兒童用藥、罕見病藥、孤兒藥等創新藥驅動藥品增量市場。集采后,原研替代加速,國產仿制藥占比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重要性愈加提升,尤其在標外市場,通過創新引領和成本導向獲得增長的藥品,唯有提高自身產品的品牌效應,搶占患者心智,才能讓競爭力得以最大化釋放。
高收入&低收入
從需求端來看,也呈現明顯分化。品牌用戶健康支付意愿高,高客單水平、用戶人均花費最高并且持續提升,關注健康服務和質量大于價格敏感。
對于慢病患者來說,最希望在藥店獲得的TOP 3幫助,分別為藥品的服用指導(70%)、對癥的藥品建議(69.3%)、后續的養護建議(51.5%)。
數據來源:中康科技CMH
醫保&商保
2020年,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達8173億元,市場進一步擴容,商保熱度不減。在醫保控費大趨勢下,?;九c保健康的目標均需在保險配置上雙管齊下,才能有效覆蓋健康需求。
商品&服務
商品&服務:單純商品交易已無法獨立支持日益變化的需求,商品創新及醫療服務的催生意味著大健康產業進入快速發展和迭代升級階段。
以患者為中心
license in/out
產業將迎來高質量轉型階段,隨著中國醫藥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二元道路創新發展成為趨勢。引入創新藥品倒逼國內醫藥生產企業轉型升級,國內新一批生物藥企也將更自信走出國門參加國際競爭。
通過解構八大矛盾,藥品二元市場中的機遇與危機也具體呈現,醫藥企業需有的放矢針對不同特點制定差異化經營策略,這也對產業各界帶來巨大挑戰。
舊生態鏈被打破 藥品二元市場應對之道
從消費需求來看,原本患者對嚴肅醫療、安全性關注、身體健康、療效要求的單邊需要已逐漸更換為了與消費醫療、便利性關注、心理健康、體驗要求并重的高質量提升。這意味著,醫藥企業要在藥品供給、診療服務、終端購藥渠道,甚至宣傳渠道有所創新。
廖洪惠認為未來短時間內,產業在兩方面會有顯著變化。首先,產業升級創新藥、罕見用藥的需求將被盡快滿足,以往缺醫少藥的市場低水平發展的窘境會被改善。
在我國老齡化、新疾病圖譜變化趨勢下,創新藥、罕見病藥將帶來市場增量。而在大健康市場,未被滿足的市場空間仍巨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市場、醫美市場、大健康領域、口腔護理、眼科健康、母嬰服務仍是藍海洼地。
另一方面則是數字化浪潮下的新興渠道帶來的增長,互聯網醫院、自媒體帶貨、私域流量、傳統醫藥電商等渠道利用仍在中前期探索時期,全渠道覆蓋整合將使藥品進一步可及,釋放巨大當量。
來源:36氪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