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IT時代網編者按】甲骨文CEO larry表示,未來不排除將90%的業務都進行云端部署。但是很多人都會疑惑,如果全部搬到云端,是不是意味著甲骨文要放棄傳統業務,隨之而來商業模式,銷售模式和運營模式都會發生相應的調整?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廠商在做嘗試免費,但事實證明免費也不是傳統軟件廠商的靈丹妙藥。
傳企業軟件走上云端,未來商業模式到底怎么走?最近 T哥也被多次問道,包括昨晚發布Oracle的文章的時候就有人提出質疑,連SAP,Oracle這樣的IT巨頭也曾為此苦惱,將傳統業務轉到云端到底意味著什么?難道僅僅是一次搬遷這么簡單嗎?接下來我們就共同來探討一下。
這個問題我以前認為很簡單,傳統軟件轉型云端一定會用全新思維和全新的運營模式迎接新的時代,包括商業模式、運營模式、銷售模式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絕不簡簡單單的是你從本地改造成了一個云部署方式,因為有一個啟叫轉型而不叫搬遷。但往往很多IT巨頭都沒有想出一個很好的辦法。
傳統模式太成功 思維很難轉變
記得在美國OOW大會上,甲骨文CEO larry表示,未來不排除將90%的業務都進行云端部署。但是很多人都會疑惑,如果全部搬到云端,是不是意味著甲骨文要放棄傳統業務,隨之而來商業模式,銷售模式和運營模式都會發生相應的調整?針對這個疑惑,T哥昨天也特意問了一下甲骨文副總裁及中國區管理軟件業務總經理潘杰君,他示不會發生什么變化,傳統業務也不會丟掉,而我們關心的商業模式問題,只不過是從一次性付款變成了分期付款,在云端仍然采取licence收費模式。
而另一家被傳統軟件公司SAP,在云端也做了多種嘗試,包括前不久推出一款面向中小企業的全新的云端產品,但是在中國的推廣并不成功,因為沒有伙伴可以幫助他們實施落地,一是實施這樣的項目伙伴收入會銳減,傳統的伙伴實施商不樂意接手該項目,另外一個學習成本,實施伙伴要單獨拿出一個團隊來實施,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導致伙伴的積極性不高,而SAP自身又不具備規模化實施的能力,最后SAP也只能暫緩對該產品推廣。
SAP也不得不將原來的云端業務采用licence的商業模式,從一次性付款變成分期付款,從原來買房變成租房,那么用戶是否買賬呢?
為此,T哥也對CIO做了一個小的調研,沒想到廠商們的自以為是用戶并不接受。下面是客戶對于不接受提出理由:
第一、 增加了企業長期擁有成本
第二、 增加了企業替換成本和難度
第三、 無法解決個性化定制的問題
第四、 轉型云端最直接的原因是降低用戶負擔,可是這樣的商業模式只會增加企業的實際投入,且增加了安全風險,顯然這與云計算象自來水一樣可以讓用戶盡情使用的愿景不相符。
第五、 自主性太差,不可控性增加,還受制于平臺牽制
第六、 分期付款的模式對于中小企業接受度會好一些,也是一個促進,但是對于一些規模型企業,自已有能力構建這樣的平臺。
顯然,這樣的模式并沒有得到用戶的認可,我不知道Oracle和SAP是否針對中國的用戶調研過,就像中國人喜歡存錢和購房一樣,外國人喜歡信用卡和租房,在業務系統上,至少中大型的中國用戶的反應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所以云方案落地中國企業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用戶期待云的到來,但絕對不是從平房換到樓房這么簡單,用戶需要享受云帶來的最大紅利,而不是負擔。
我們廠商就沒有一種好的商業模式讓用戶的價值最大化嗎?正像有位同仁所言,只能說這些廠商的傳統模式過于成功,導致徹底轉變思維一時間很難轉變,在商業模式上依然跳脫不出licence怪圈。
免費也不是傳統軟件廠商的靈丹妙藥
即然licence收費模式不通,那么能否效仿互聯網公司的運營模式采取免費策略,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廠商在做嘗試,比如主打移動辦公的今目標和金蝶云之家,都采取永久免費的策略,而他們同樣面臨如何營利的壓力,他們明年最大困局就是如何在免費的地界之外找到收費藍海,今目標雖然推出了智能考勤機,將軟硬一體化進行有機結合,暫時T哥還沒有收到相關的營收反饋,云之家準備通過向第三方和增值服務伸手要錢,但是這些模式都僅僅是在探索中。而這一塊也僅僅限于小微型企業市場,大中型企業市場免費是萬萬不能的。
下面是移動信息化研究中心CIO調研數據也許會有一些參考,在【2015年中國CIO IT決策采購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關于企業采用云端服務的種類,用戶更傾向于PaaS平臺,這也說明一些規模化的中大型企業有這個能力構建自已平臺系統,而市場火熱的SaaS在中大型企業用戶并未大面積采用。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一組圖在云架構的采用上,混合云成為企業的首選,這一點已經成為未來必然趨的話那么輕。
在公有云的選擇上,企業更傾向協同、財務、供應鏈等非核心數據走上云端,而對于核心數據和業務系統用戶還是有所保留。
到底是應該定制化和還是標準化?
另外,就是定制化和標準化的問題也值得探討,其實我們要明白一個事情,是不是所有的云都是標準化,就無法定制化了呢?雖然云的到來解決了便捷、成本和高效的問題,但并不意味著有了云就沒有了定制化。其實我一直欣賞同行們的一句話,無論是云如何發展721的原則到什么時候都適用,70%標準,20%行業化,10%定制化,云解決了過度定制化的問題,所以在中大型企業中沒有完全的標準化和完全的定制化。
今天T哥只是拋磚引玉,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也希望廠商和CIO能夠重視用戶的想法,想出一條適合用戶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把原來系統從平房做成樓房就完事兒了,廠商還需要思維模式和產品上進行更多的創新。【責任編輯/吳夢雄】
來源:人稱T客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